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4月
第4期总第230期
理论学刊
T heor y Jour nal
A pr.2013
N O.4Ser.N o.230
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
唐月民,阮南燕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三者之问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产业手段,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的繁荣最终促成了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必将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基础之上,通过文化产业绽放其活力,向世界展示出积极、健康、充满生机的形象。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4—0112—0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加速了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强大支撑力必然来自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无本之木,它需要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文化资源。

可见,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文化强国建设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

一、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何为文化资源,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也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标准。

实际上,对文化资源的认知不能从狭义的理解出发,而狭义的理解正是使人误以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无甚关联甚至是反向关系的主要症结所在。

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强调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的时候,基本上是把文化资源作为历史文化资源来理解的。

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联中,文化创意资源占据核心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文化创意资源是一种智力资源,是人所特有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创性文化资源,即人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文化资源;二是创新性文化资源,是指人们在原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从而对原有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的一种文化资源。

概括起来说,文化创意资源有三个鲜明的特征:首先,文化创意资源的内容是文化的;其次,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创造力上;最后,文化创意资源是一种智能活动,具有无限发展和利用的空间。

由上可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不过,我们在强调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不要忽视文化创意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要素:创意、技术与渠道
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变为文化产品,并为消费者所购买和消费,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之处,在于其不但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非实用性是其突出的特性。

因而与一般产品的生产相比,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对创意、技术、渠道的要求更高,这三点也恰是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要素。

1.创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灵魂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并能创造巨大产值,创意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因素。

从生产者来讲,创意可以把文化资源变成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俘获消费者的心;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购买文化产品,看重的是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核。

文化产品的魅力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C J Y006)的阶段性成果。

112
是消费者持续购买和消费的最大动力,而消费者的持续购买和消费反过来又会促使文化企业加大投入,从而生产出更多且具有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如此便形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文化产品中的创意因素愈显著,文化附加值就愈高,市场前景就愈光明。

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其文化价值实现的,具体说是由内含在产品中的创意决定的。

就电视剧生产而言,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生产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但就电视剧创造的产值和影响而言,美国却依然控制着全球约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160多个国家出售的节目高达几十万小时,基本垄断了世界的节目市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60%_80%的电视节目来自美国,而在美国本土,外国电视节目的占有率仅有1%_2%…‘唧’。

对比可知,我国电视剧产量虽然最高,但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市场回报,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电视剧产品缺乏创意。

只有正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我们的创意含金量,从而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创意并不是无限的,而是稀缺的。

创意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的文化需求是无限的,而能够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文化产品的文化创意人才则是稀缺的;第二,文化创意的无限性是从人类发展的总体历史上来讲的,具体到个体身上,则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文化创意是有限的,也即具有稀缺性;第三,从文化创意到文化产品需要一个转换过程,而这一过程是由多个链条完成的,这需要一种整合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稀缺的。

2.技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直接条件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只有创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技术支撑,这样才能把创意变成实际的文化产品,并激发消费者的兴趣点。

技术和文化联姻,不但使文化企业生产出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而且还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比如,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使用户永远处于在线状态。

在我国,腾讯、盛大、360、新浪等传统互联网公司纷纷进驻移动互联网,各种手机应用软件捆绑用户,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无论对于传统文化产业还是新兴文化产业,皆是如此。

传统文化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

新兴文化产业更是新技术革命下的产物,离开科技创新,新兴文化产业只能停滞不前,在世界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3.渠道: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关键环节
文化企业生产出文化产品后,必须通过一定渠道才能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也就是说,离开渠道,文化产品就无法实现经济价值。

可以说,渠道是否顺畅,直接决定着一个文化企业的生死。

世界文化企业巨头在重视内容生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渠道的建设。

在这方面,维亚康姆的电影产业就是一个典型。

其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分别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和派拉蒙家庭娱乐公司,前者做内容,后者侧重于发行渠道。

派拉蒙电影公司在兼并前就在美国本土拥有庞大的电影发行网络,其故事片在国际上的发行则常常由派拉蒙占33%股份的联合国际电影公司操作。

派拉蒙家庭娱乐公司则主要承担制作成录像带和D V D的派拉蒙电影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发行任务。

当然,这一产业渠道是为整个集团的利益服务的,派拉蒙家庭娱乐公司还负责集团其它业务的发行,比如M TV和N I C K LO D EO N的经典片段。

正是通过不断的扩张和并购,维亚康姆把内容和渠道建设紧密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了世界级的传媒帝国旧J。

现代文化产业的勃兴,对渠道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之外,需要加入新的营销方式。

在这方面,2011年的国产电影《失恋33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该影片总投资不到1500万,在几部好莱坞大片围追堵截之下,斩获3.5亿票房,是当初预估票房数的10倍多,一举创造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神话。

从某种程度上讲,“黑马”的缔造是由网络营销策略创造的,其中微博营销策略最令人称道。

《失恋33天》打造了官方微博粉丝近l o 万,同时还打造了大量“失恋33天”的微博号码,像失恋33天经典语录、失恋33天心语等微博号粉丝都在10万以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微博矩阵,由这一矩阵加上话题再加上各大排名靠前的草根微博转播和推荐,便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量∞J,其直接结果,就是无数观众走进影院,拉动了票房的直线上升。

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转化的结果,其最终指向
113
则是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根本目标。

为扭转我国“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业小国”的尴尬境况,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之路。

1.整合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在推动文化产业开发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上,而是要打开思路,把文化资源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认真分析文化资源系统中的各个要素。

以系统论观点来看,文化资源开发不是对某一资源的单一开发,而是要对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统一开发。

世界发达国家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全球文化产业霸主美国以“大片”向全世界输送美国精神,然而其生产却不是局限于美国本土,“好莱坞”也从一个地理概念变为文化概念,这主要是由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生产的全球化所导致的。

从好莱坞影片的内容来看,欧洲文化、亚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可以成为其主题。

如迪斯尼出品的《白雪公主》取材于欧洲童话,《M ul an))则是中国木兰从军故事的重新演绎。

从生产过程来看,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创意、投资、制作、音乐、营销等环节多在世界各地分期进行。

这是一种全球文化资源整合战略。

这种战略不仅降低了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成本,同时还为跨越文化壁垒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但实现了高额的全球票房收入,还提高了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由此看来,全球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代表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这也应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然而,文化资源的整合需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冒进。

在现实条件下,寻求可操作性的整合策略是较为恰当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差异较大,其整合应站在国家高度,通过整合发挥出合力效应,比如人才的流动、资源的集聚等。

就地方而言,文化产业发展也应站在区域布局的高度,进行文化资源整合。

具体而言,文化资源整合可分为同质文化资源整合和异质文化资源整合两类。

同质文化资源的整合是指同一类型文化遗产的整合开发,山东对水浒文化资源的开发就属于此类情况。

具备水浒文化资源的梁山、东平、郓城、阳谷、高唐等地就可整合水浒文化资源,联合开发,以避免同质竞争所造成的文化资源开发的浪费。

异质文化资源整合是指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就是对
114唐代文化资源的一种异质整合。

此外,区域内文化资源整合和跨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也应是实际工作中需认真考虑的问题,如运河文化资源、道教文化资源等的整合就不是某一个区域所能解决的。

2.创新文化资源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创新,否则只能处于文化资源的粗开发阶段,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文化资源的创新可从内容和开发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文化资源的内容创新是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涵,不断丰富其内容。

孔子的诞生地——曲阜就通过对儒家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连续举办孔子文化节,推出了祭孔大典、尼山春季祭孔等文化产品,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资源的开发形式创新是指对同一文化主题进行多形式的开发。

比如,我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不但有传统图书开发,还有影视剧、主题公园、网络游戏、漫画、动漫等形式的开发。

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是相互连接的,不可分割。

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去开发,同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

比如,故宫这一文化资源既可以通过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纪录片、邮票、明信片、书籍、D V D、饰物等多种形式开发出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

演艺这种形式既可以表达《封禅大典》这样的历史题材,也可以通过刘老根大舞台展示东北二人转的现代转型。

当前,在文化立国成为世界普遍共识的前提下,我国的文化强国之路并不平坦。

可以断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将会日趋激烈。

中国成为文化强国,必将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基石之上,通过文化产业绽放其活力,向世界传递出一个积极、健康、充满生机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昊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李群.威亚康姆成功经验探析[J].新闻传播,2007,(7).
[3]冯利芳,熊莉.《失恋33天》:电影新营销的新胜利[J].
成功营销,2012,(2).
作者简介:唐月民(197l一),男,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文化学院副教授;阮南燕(1970一),女,浙
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
业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裴传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