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反思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要让他们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学生数学能力
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有人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对于新授课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建立初步的表象,为学习后继内容打下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我便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并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通过独立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对这些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目标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但由于是第二次接触这种形式的教学了,在整个环节设置以及学生参与程度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最终教学效果不甚满意,如下面两点:1.课前调查环节老师设置的任务过于简单,只需画几幅图即可完成。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平日里画几幅简笔画的方法顺利完成这项工作,而且也能从中看出学生平时在美术课上积累的丰富想象力,因此用电脑展示一些特别精美或者说有创意的绘画图片就没必要了。
其次老师应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探索、协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独立思考。
2.学生发言交流环节的提问语气过于强硬、态度过于急躁,显得有些不尊重学生。
由于时间紧迫,刚才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呈现的每张图片仅供学生浏览欣赏,无须深入思考,学生很快便能理解老师
设置的问题,然后依葫芦画瓢,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对图片的理解,但这种囫囵吞枣似的倾听方式却暴露了学生未经严谨逻辑训练的弊端。
对此,今后的课堂教学还应当借助更多辅助工具加强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训练。
总之,今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