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水的电解、净化练习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电解、净化练习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水和水资源的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很少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8
2.化学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电解水(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b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a、b两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3.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管中产生氧气
B.电源负极与乙管电极相连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D.电解的实质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4.苏轼有诗:“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5.小硼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取100g3%Na2SO4溶液(Na2SO4显中性,在水通电分解前后质量不变)进行电解。
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为了身体健康坚持长期饮用蒸馏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7.水是人类生命之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加入肥皂水有泡沫多的是软水
D.在水中投入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8.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A.沉淀B.吸附C.消毒D.蒸馏
9.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生活中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10.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过滤、吸附能降低水的硬度
B.明矾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
C.电解水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工业废水无色透明可直接排放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2.由陡河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陡河水和自来水都是混合物
B.通过过滤池能够滤除水中的难溶性的细小颗粒
C.在吸附池中主要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在“吸附”之后还有投药消毒和蒸馏等过程
13.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来水生产中用胆矾杀菌消毒
B.为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
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
D.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14.直饮水机内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步骤③紫外线灯管照射作用是杀菌消毒,属于物理变化
C.直饮水机处理得到的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
D.直饮水机处理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15.我国将每年3月22日至28日设为“中国水周”,目的是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是纯净物
B.可用明矾对自来水杀菌消毒
C.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异味
D.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1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反应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形容器内液面下降
B.液体中硫酸钠的浓度不变
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约为负极的八倍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8.河北雄安新区成立以后,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质从当年的劣V提升至Ⅲ类,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下列举措对水质改善不能起到作用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科学使用农药,推广新肥料新技术
C.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医疗废物管理
D.严格管控汽柴油动力船舶进淀
19.自来水生产中,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过程是()
A.加入明矾B.沉降过滤C.通入氯气D.加压供水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鉴别软水和硬水时,分别滴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B.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1.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分析:水是由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分析:图1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填写图示编号)。
(3)从资源角度分析: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2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这个净化水的装置可以把硬水软化
B.此装置中活性炭只起到过滤的作用
C.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还不能作为直接饮用水
(4)从变化的角度看: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mL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mL。
水通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进行验证。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填字母代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序号)。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23.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和氧气。
电解时需要接通(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是。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3)青海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水可通过: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蒸馏、④自然沉降、
⑤过滤,要转变为可饮用的水,较合理的顺序为。
2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4)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固体颗粒可选用(填物质名称),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
(2)区分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中国空间站通过“水电解系统”制得氧气。
电解水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电极应接在电源的(填“正”或“负”)极,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4)写出防治水污染的一条措施。
26.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小明取了一些河水和同学们一起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1)操作Ⅰ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活性炭的作用是,滤液到清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图中方框内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4)利用制取的蒸馏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是水电解过程中微观粒子变化示意图。
①上述变化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②若正极收集到4mL气体,负极收集到的气体为m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三.实验题(共4小题)
27.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通过氢气燃烧验证水的元素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2)如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①A池中通过(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
②生活中用检验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2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b中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净水器中含有石英砂、活性炭和过滤棉等,其中活性炭在净水器中的作用是。
(5)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振荡后产生大量浮渣、泡沫很少的是。
(6)生活中软化硬水的常用方法是。
29.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日常生活用的自来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可用检验a中气体,检验b中气体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3)部分农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病毒与细菌。
3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1)未来黑科技——空气取水净水器,可收集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高效过滤冷凝成液态水,再通过净化处理得到高品质的生活饮用水。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图。
①取水过程,活性炭的作用是。
②RO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细菌、病毒以及(填离子符号)等多种金属离子,
而降低水的硬度。
可用检验得到的水是软水。
(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
①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注射器Ⅰ活塞移动至4mL刻
度处,则理论上注射器Ⅱ活塞应移动至mL刻度处。
②电解水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水和水资源的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很少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8
【分析】A、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B、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
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C、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很少,大约占总水量的3%;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解答】解:A、为防治水体污染,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产生泡沫较
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很少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质量比为1:8,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硬水与软水的区分、电解水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化学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空间站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电解水(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a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b管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a、b两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a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说法正确;
B、b管中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法正确;
C、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a、b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
说法错误;
D、纯水的导电性较差,该实验所用水中加入了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管中产生氧气
B.电源负极与乙管电极相连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D.电解的实质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A、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该选项不正确。
B、负极产生氢气,故电源负极与甲管电极相连,该选项不正确。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该选项不正确。
D、电解的实质是水分子破坏变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再重新构成氢分子,氧原子
构成氧分子,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
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苏轼有诗:“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水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
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小硼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分解速率,取100g3%Na2SO4溶液(Na2SO4显中性,在水通电分解前后质量不变)进行电解。
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根据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Na2SO4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图中A气体和B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2:1,故选项图像正确。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错误。
C、硫酸钠溶液显中性,pH=7,电解水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D、Na2SO4在水通电分解前后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
变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Na2SO4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B.为了身体健康坚持长期饮用蒸馏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分析】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蒸馏水几乎不含杂质分析;
C、根据水资源污染分析;
D、根据淡水资源的现状分析。
【解答】解:A、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A正确;
B、蒸馏水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生活污水不能任意排放,故C错误;
D、淡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水的知识,掌握水资源保护、硬水软化、蒸馏水不含杂质等是解题的关键。
7.水是人类生命之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C.加入肥皂水有泡沫多的是软水
D.在水中投入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分析】A、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入肥皂水有泡沫多的是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但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降低水
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的组成、软水的检验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A.沉淀B.吸附C.消毒D.蒸馏
【分析】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以及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D。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
9.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C.生活中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分析】A、虽然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水,但能被人们使用的淡水却是有限的。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
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答】解:A、虽然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水,但能被人们使用的淡水却是有限的,因此,淡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该选项不正确。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该选项不正确。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该选
项不正确。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加强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10.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过滤、吸附能降低水的硬度
B.明矾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
C.电解水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工业废水无色透明可直接排放
【分析】A、根据常见降低水硬度的方法进行解答;
B、根据明矾溶于水生成物的特性分析进行解答;
C、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进行解答;
D、根据工业废水的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而通过过滤、吸附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说法错误;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而沉降,故B说法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错误;
D、工业废水无色透明,但其中可能含有毒性物质,不可直接排放,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水的净化和软化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收集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了消耗掉所有的氧气,红磷一定要过量,该选项正确。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连续、均匀的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
不纯,该选项不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该选项正确。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
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由陡河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陡河水和自来水都是混合物
B.通过过滤池能够滤除水中的难溶性的细小颗粒
C.在吸附池中主要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在“吸附”之后还有投药消毒和蒸馏等过程
【分析】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