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4运动图像分析和计算(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运动图像分析和计算(原卷版)
1.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2.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3.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小华同学经常骑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骑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华0∼3min做加速运动
B. 小华3∼5min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2.25m/s
D. 小华0∼3min的速度大于5∼10min的速度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北运动
C. 3s时甲比乙的速度快
D. 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6.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ℎ
C. BC段汽车处于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D. 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22.5km/ℎ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 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8.(双选)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A. 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B. 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乙的速度均为20m/s
D. 在0.4s时两车相遇
9.(双选)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大小v A<v B
B. 在30s~40s内,两车速度大小v A>v B
C. 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 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10.如图所示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
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________(填“东”或“西”)做直线运动;
(3)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车,它距后面的车的距离是________m.
12.一只兔子和一只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
则小狗的运动速度为m/s;在前3s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运动(选填“东”或“西”),全程的平均速度大(选
填“兔子”、“小狗”或“一样”).
13.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AB段描述物体做________运动,BC段描述物体做________运动,前5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m,前5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4.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左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
左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右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即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可以描述上述的物理量。
根据图像可知小车在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15.图像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
如图:
(1)此图像中表示匀速运动的是为______ (填“甲”或“乙”)。
(2)若甲乙记录了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向左运动的过程,则在0−3s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m,乙相对于甲______ (选填“向左”“向右”或“保持静止”),乙与甲之间的距离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
(3)聪明的小燕发现: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图
形的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
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16.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
17.百米赛跑过程中“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a)所示。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b)是甲、乙两运动员不同位置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_________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选填“甲”或“乙”)
(2)若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速度是_________km/ℎ.
(3)如图(c)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_________图象.由图象可知:图像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__.第4S末,跑在前面的是_________.(选填
“甲”或“乙”)
18.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某飞机从甲地飞到相距1500km的乙地的s−t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AB段的平均速度为8km/ℎ
B.BC段为起飞加速阶段,速度为250m/s
C.CD段为减速降落阶段,速度为420km/ℎ
D. 飞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750km/ℎ
19.A、B、C三个物体分别从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a、b、c三点沿该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
a、c之间的距离为90m,a、b之间的距离为40m。
其中,B、C两物体同时出发并开始计时,
物体A向右运动,其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B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C运动的v−t 图像如图丙所示,前2s物体C通过的路程为3m,从开始计时到10s时,A、C相距23m,A、B 相距10m。
则:
(1)物体A前2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 m;2s后的运动速度是______ m/s;10s内A通过的路程是______ m。
(2)物体C向______ 运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3)10s时,B、C两物体相距______ m或______ m。
20.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
时间,即v=s
t
.初
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作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Δ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
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 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Δv=m/
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大小a=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0到v 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
出s的表达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