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代数电子教案
抽象代数基础第一章1.6 群的同构与同态
证明:(1)易知HN是G的子群,又由于N是G的正规子群,自然有N也是HN的正规子群,因而有商群 。令
则f是一个群同态。易知f是满同态,又 ,由同态基本定理有 。
(2)令 ,若aN=bN,则 ,而 ,所以 ,即 ,因而g的定义是合理的,易见g是一个满同态且 ,所以有同态基本定理,
《 抽象代数基础 》教案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课本P28 1、4、6、9、10
下次课预习要点
有限群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对 若 则 ,于是
,因而 ,故 ,所以 是单射,从而 是双射,
又由于,对 有
所以 是群 到 的一个同构,因而 。
10、定理5设G是循环群,如果G的阶无限,则 ;如果G的阶为n,则 。
由同态基本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同构
11、定理6设G是一个群,N是G的正规 和 是两个群,f是集合G到 的一个映射,如果对 都有
,则称f是群G到 的一个同态。
5、命题1 f是群G到 的一个同态,e和 分别是G和 的单位元,则
(1)
(2)对 有 。
6、命题2 f是群G到 的一个同态,则
(1)Ker(f)是群G的正规子群
(2)Im(f)是群 的子群。
7、定理2 f是群G到 的一个同态,则
(1)如果H是G的子群,则f(H)是 的子群
(2)如果 是 的子群,则 是G的子群;如果 是 的正规子群,则 也是G的正规子群。
8、定理3设f是群G到 的一个满同态,如果H是G的正规子群,则f(H)是 的正规子群。
9、定理4(群的同态基本定理)设f是群G到 的一个满同态,则
抽象代数基本教程第七版教学设计
抽象代数基本教程第七版教学设计介绍抽象代数是一门基础数学课程,也是数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本教学设计中,将介绍如何教授抽象代数基本教程第七版。
该教材是经典的代数教材,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学习。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群、环、域等基本概念;2.熟悉代数运算规律,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3.掌握代数结构的分类和特征;4.能够解决基本的抽象代数问题。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中将涵盖以下教学内容:1.群的概念及相关性质;2.群的子群和商群;3.群同构和同态;4.环的概念及相关性质;5.等价关系和商环;6.域的概念及相关性质;7.扩域和代数闭包。
在教学过程中,将使用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学习内容。
在本教学设计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和解释教材内容;2.举例说明概念和定理;3.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4.课堂互动和讨论。
教学评估在本教学设计中,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估方式:1.作业评分;2.小组讨论和展示;3.期中和期末考试;4.口头问答和课堂练习。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绩效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在本教学设计中,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抽象代数基本教程第七版》;2.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3.PPT演示;4.手写板;5.教师编写的课堂讲义;6.学生笔记和教学演示视频。
本教学设计将分为以下五个模块进行:1.群的概念和相关性质;2.群的子群和商群;3.群同构和同态;4.环的概念和相关性质;5.域的概念和相关性质。
在每个模块中,将涵盖该模块内教材的所有内容,并加入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总结抽象代数基本教程第七版是一本优秀的代数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完整,适合初学者和进阶者学习。
在本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代数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求解代数问题的能力。
抽象代数第二册教学设计
抽象代数第二册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抽象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分支,也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抽象代数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数学课程,其教学难度较大,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分析、数学思维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在抽象代数第一册的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基本的代数结构和相关定理,并掌握了代数基本分组结构、同构等概念。
在第二册教学中,将继续深入学习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系统掌握群的基本定义、定理和操作方法;2.熟悉群的同态映射和同态基本定理;3.熟悉环的基本定义、定理和操作方法;4.掌握欧几里得整环、唯一分解环、多项式环等环的应用;5.能够通过运用抽象代数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群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1 群的定义群是一个数学结构,由一个集合和其上的一个二元运算组成,满足四个基本关系: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和逆元。
在群的基础上,我们将学习群的同构、群的结构定理、Sylow定理等知识。
1.2 群操作方法我们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题目,掌握群的操作方法,包括:1.群的乘法口诀、幂与逆元的运算方法;2.子群和循环群的定义和操作方法;3.群的生成元和阶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
2. 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1 环的定义在第一册中,我们已经接触了一些环的基本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练习来深入学习环的定义、性质、环同态和环理想等概念的内容。
2.2 环的应用我们将着重研究欧几里得整环、唯一分解环、多项式环等应用。
通过这些环的实际问题和计算,来加深我们对环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3. 抽象代数的应用我们将通过抽象代数的知识,实际运用到一些数学问题上。
例如:1.应用群的同构和Sylow定理推导FS_p的公式;2.用环的应用解决关于元素交错和时间调度的问题;3.应用容斥原理和Pascal定理计算一些数学问题。
四、教材与评价1. 教材•《抽象代数(第二版)》(美)丹尼尔·A.松本, Edward J.基弗奇著,邱明等译,高教出版社。
抽象代数教案
抽象代数教案一、引言抽象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代数结构及其性质,并通过一种抽象的方式对代数对象进行分类和理解。
本教案旨在介绍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抽象代数的思想和方法。
二、基本概念1. 代数系统代数系统是指具有一组运算和一些运算规则的集合。
常见的代数系统包括群、环和域等。
2. 群群是一种代数结构,它包括一个集合和一个二元运算,满足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存在性和逆元存在性等性质。
群可以分为交换群和非交换群。
3. 环环是一种代数结构,它包括一个集合和两个二元运算,满足加法和乘法封闭性、结合律、分配律等性质。
环可以分为交换环和非交换环。
4. 域域是一种代数结构,它包括一个集合和两个二元运算,满足加法和乘法封闭性、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存在加法单位元和乘法单位元等性质。
三、主要内容1. 群论1.1 群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2 子群和陪集1.3 同态和同构1.4 群的分类2. 环论2.1 环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2 理想和商环2.3 同态和同构2.4 环的分类3. 域论3.1 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3.2 子域和扩域3.3 代数元和超越元3.4 域的分类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示例,介绍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代数结构的抽象思维。
2. 经典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的代数问题或定理,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代数的思想和方法。
3. 计算实践设计一些计算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代数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思考,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思路,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 作业评价布置适量的作业,注重学生对代数概念和性质的运用,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平时成绩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等因素,给予综合评价和成绩打分。
《抽象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抽象代数》课程教学大纲Abstract Algebra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适用专业:开课学期:4总学时数:56总学分数:3.5编写年月:2004年7月修订年月:2007年7月执笔:陈建新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抽象代数是信息安全方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群,环,域(以及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和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们将受到良好的代数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得到一个扎实的代数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 基本概念(12学时)了解变换的概念,区分变换与映射的不同。
理解代数运算的概念,会判断给定的运算是否代数运算。
对于给定的代数运算,会验证是否满足结合律,交换律以及左右分配律。
给定两个不同的代数系统,会判断二者是否同态或者同构。
最后,在这一部分还要求理解等价关系和集合分类之间的关系,对给定的等价关系,如何确定一个集合的分类,反之,给定一个集合的分类又掌握确定怎样的一个等价关系的方法。
2.群(12学时)理解群和交换群的定义,群的一些简单的性质以及逆元和单位元在群中的作用。
了解同群有密切关系但比群更广泛的代数系统半群。
掌握群中元素的阶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会求一些简单群中的指定元素的阶。
理解子群的概念,和群的分类:平凡子群及真子群。
知道给定群的子群的单位元和逆元与该群的关系。
掌握非空子集做成子群的充要条件。
知道中心元素的概念,会找一些简单群的中心。
理解循环群的生成,循环群的子群和循环群的关系。
会判断n阶循环群中的一个元素是否可以生成这个循环群。
了解变换群的概念,理解抽象群和变化群之间的联系。
理解置换群,循环和对换的定义,会用循环和循环的乘积来表示置换。
了解奇置换和偶置换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置换的简单运算:置换间的相乘,置换逆的求法和置换的阶。
理解陪集,指数的定义和Lagrange定理的内容。
了解Lagrange定理所给出的陪集和指数与群的阶之间的关系。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介绍抽象代数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地位解释抽象代数与其他数学分支的关系1.2 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定义集合、元素和运算举例说明一些基本的抽象代数结构1.3 抽象代数的历史发展回顾代数的发展历程介绍抽象代数的起源和发展趋势第二章:群论基础2.1 群的定义与性质引入群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探讨群的性质,如封闭性、结合律等2.2 子群与陪集定义子群和陪集的概念研究子群与原群的关系以及陪集的性质2.3 群的同态与同构引入群同态和同构的概念探讨同态和同构的性质和条件第三章:环与域3.1 环的定义与性质引入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探讨环的性质,如加法封闭性、乘法结合律等3.2 素环与最大素环定义素环和最大素环的概念探讨素环和最大素环的性质和判定条件3.3 域的概念与性质引入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探讨域的性质,如乘法封闭性和零因子性等第四章:域扩张与伽罗瓦理论4.1 域扩张的定义与性质引入域扩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探讨域扩张的性质和条件4.2 伽罗瓦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入伽罗瓦理论的基本概念,如伽罗瓦群、伽罗瓦扩展等探讨伽罗瓦理论的应用和意义4.3 域扩张的判定定理介绍判定域扩张的一些重要定理,如伽罗瓦定理等举例说明这些定理的应用和证明过程第五章:线性代数基础5.1 线性空间与线性映射引入线性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概念探讨线性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性质和运算5.2 矩阵与行列式引入矩阵和行列式的概念探讨矩阵和行列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5.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引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探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和应用第六章: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6.1 向量空间的概念与性质定义向量空间和子空间探讨向量空间的性质,如基的概念和维数6.2 线性变换与线性映射引入线性变换和线性映射的概念探讨线性变换的性质和运算规则6.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进一步探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应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解决线性变换的问题第七章:特征值问题的应用7.1 特征值问题的解法介绍特征值问题的解法,如幂法和特征值算法探讨解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条件7.2 特征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特征值在物理学、工程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分析特征值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的解法和效果7.3 特征值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介绍特征值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如谱理论和解的存在性等探讨特征值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性第八章:向量空间的同构与对偶性8.1 向量空间的同构定义向量空间的同构和等价探讨同构的性质和判定条件8.2 向量空间的对偶性引入向量空间的对偶性和对偶空间探讨对偶性的性质和应用8.3 对偶性与共轭性探讨对偶性与共轭性的关系和联系应用对偶性和共轭性解决向量空间的问题第九章:张量分析基础9.1 张量的定义与运算引入张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探讨张量的运算规则和性质9.2 张量空间与张量映射定义张量空间和张量映射探讨张量空间和张量映射的性质和运算9.3 张量分析的应用举例说明张量分析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分析张量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解法和效果回顾本课程的主要概念、定理和方法10.2 抽象代数的进一步研究介绍抽象代数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热点问题探讨抽象代数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前景和挑战10.3 课程学习评价与反思分析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和收获提出学生应如何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抽象代数方面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群的定义与性质群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是理解抽象代数结构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
抽象代数应用
抽象代数应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如群、环、域等,并掌握其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抽象代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如编码理论、密码学等。
3. 培养学生运用抽象代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抽象代数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求解,提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抽象代数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3.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数学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抽象代数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课程设计需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抽象代数基本概念:群、环、域的定义及性质,相关定理和推论。
- 教材章节:第二章“群的初步概念”,第三章“环与域的基本理论”。
2. 抽象代数运算规律:群的运算规律,环与域的运算规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群的运算规律”,第五章“环与域的运算规律”。
3. 抽象代数应用实例:编码理论、密码学、图论等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抽象代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抽象代数问题求解:运用抽象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七章“抽象代数问题求解方法与实践”。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集合、映射、二元运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抽象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抽象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映射的定义和性质3. 二元运算的定义和性质4. 抽象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5. 应用抽象代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映射的定义和性质、二元运算的定义和性质、抽象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映射的性质、二元运算的性质、抽象代数运算规则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教案、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抽象代数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映射的定义和性质,二元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抽象代数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抽象代数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技巧。
七、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八、教学资源1. 教案: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
2. 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抽象代数概念和运算规则。
3.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参考资料: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方便学生深入学习。
抽象代数II-结合代数教学设计
抽象代数II-结合代数教学设计简介在抽象代数的学习中,结合代数作为必修内容之一,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难以运用。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结合、环、域等基本概念。
2.掌握结合代数的基础性质、定理和证明方法。
3.能够解决结合代数相关的问题和应用。
教学内容1.结合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1.二元代数结构和三元代数结构2.结合律、幺元和反元素3.子代数和理想2.结合代数的基础性质1.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2.幺元和反元素的唯一性3.子代数和理想的基本性质3.环和域的定义和性质1.环和域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整环、域和整体域的差异3.基本的数论定理和代数几何基本性质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抽象代数的教学很容易被孩子们认为是一种严肃的学科,但是让他们从实际进行学习是更好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二元操作、三元操作,可以呈现给学生们有趣的示例,让学习更容易。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如“这个操作是否具有交换律?””如何证明这个操作符合结合律?”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3.通过几何和图形运用代数思想。
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图形和几何的方法,例如构造几何体来解决代数问题,以此诱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代数理论。
教学评估1.口头赞扬或惩罚。
通过口头激励、鼓励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独立性。
2.考试成绩的评估。
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考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及时帮助识别问题和继续性地教育引导。
3.课堂小测试。
制定一些小测试,直接在课堂上进行,及时、实时的检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技能使用能力。
总结本文探讨了在抽象代数学习中,针对结合代数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更有趣、实用的教学方案,从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结合代数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抽象代数》教学大纲
《抽象代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61112B中文名称:抽象代数英文名称:AbstractA1gebra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48(理论40,实践8)总学分:3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先修课程:高等代数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抽象代数(或近世代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是高等代数的继续和提高,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代数系统一-群、环、域等的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抽象代数基础知识,受到代数方法的初步训练,提高辩证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授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板书配以多媒体的方式。
2、习题课:进行典型问题分析,方法总结,难题讲解,与学生黑板演题相结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严密性。
3、作业:每次课后配以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按学院统一要求每周批改一次。
4、辅导:每周进行答疑辅导。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本概念(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理解代数运算,同态与同构等概念。
2、掌握等价关系,集合的分类等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代数运算、同态与同构。
2、教学难点:等价关系与集合分类的内在联系。
【教学内容】1.1集合1.2映射与变换1.3代数运算14运算律1.5同态与同构1.6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第二章群(1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群和半群的定义,熟知群和半群的一些典型实例;理解元素阶的定义和性质。
2、理解并掌握循环群的概念和表示。
3、了解变换群,理解置换群。
4、理解陪集、指数的概念和Iagrange定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群的概念,子群、循环群、置换群、陪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变换群。
【教学内容】2.1群的定义和初步性质2.2群中元素的阶2.3子群2.4循环群2.5变换群2.6置换群3.7陪集、指数和1agrange定理第三章正规子群和群的同态与同构(14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正规子群和商群的定义和性质。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第一章基本概念在普通代数里,我们计算的对象是数,计算的方法是加、减、乘、除。
数学渐渐进步,我们发现,可以对于若干不是数的事物,用类似普通计算的方法加以计算。
这种例子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看到很多,例如对于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就都可以进行运算。
近世代数(抽象代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
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里都有重要的应用。
近二十多年来,它的一些成果更被直接应用于某些新兴的技术。
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初步接融到的群、环、域是三个最基本的代数系统。
在本书里我们要对这三个代数系统做略进一步的介绍。
在这一章里,我们先把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介绍一下。
这些基本概念中的某一些,例如集合和影射,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出现过。
但是为了完整起见,我们不得不有所重复。
§1.1 集合●课时安排约1课时●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集合的概念,元素,空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交、并、积,子集的概念例题:例1 A={1.2.3} B={2.5.6} 那么A∩B={2}A={1.2.3} B={4.5.6} 那么A∩B=空集合例2 A={1.2.3} B={2.4.6} 那么A∪B={1.2.3.4.6}A={1.2.3} B={4.5.6} 那么A∪B={1.2.3.4.5.6}习题选讲P4 1●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
集合的交、并、积概念●布置作业P4 2●教学辅导精选习题:(侧重概念性、技巧性的基本问题)1.B A,但B不是A的真子集,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1.2 映射●课时安排约1课时●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映射,象,原象,映射相同的定义及映射的表示方法例 1:A1=A2=....=AN=D=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φ:(a1,a2,……,a n)→ a12+a22+……+a n2=φ(a1,a2,…,a n)是一个A 1×A 2×…×A N 到D 的映射例 2 :A 1={东西},A 2={南},D={高低}φ1:(西南)→高=φ1(西南)不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φ2(西南)→高,(东南)→低,则φ2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例 3: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φ:a →a 若a ≠1→b 这里b 2=1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例 4: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φ:a →a-1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例 5:A=D=所有正整数的集合φ1:a →1=φ1(a )φ2: a →a 0=φ2(a ) 则φ1与φ2是相同的●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
抽象代数第二册教学设计 (2)
抽象代数第二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抽象代数的同时,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理解和应用置换群、循环群、等价类、拉格朗日定理等基本概念•掌握群的子群、共轭类、正规子群、商群等重要概念和结论•理解有限群的分类定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群论问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教学内容1. 置换群•定义:置换群、置换的阶、置换的逆、置换的积、置换群的阶•循环格、轮换、素循环群、对称群和交错群•应用:排列问题2. 等价关系与等价类•等价关系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价类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应用:等价关系在集合划分、定理证明中的应用3. 子群•子群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生成子群、递归群、循环群•应用:群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 共轭类和正规子群•共轭类和共轭子群•正规子群的定义和性质•应用:解决正规子群相关问题5. 商群和同态•商群和商映射•满同态和同构•应用:解决商群和同态相关问题6. 有限群的分类定理•指数和阶的概念•群的分类定理•应用:解决群的分类问题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 + 互动:传授知识和技能,并通过问题解决能力训练进行互动和辅助教学•实例解析:通过实例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准确度、互动交流的程度等•作业和测验: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项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形式来展示五、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可以对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深入理解,并掌握针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通过实例分析和项目训练,学生还可以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研究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抽象代数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它不仅涉及到纯数学的理论研究,还广泛应用于物理、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抽象代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抽象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考能力。
二、基本概念与术语2.1 集合与映射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映射的定义和性质。
2.2 群与环群的定义和性质;环的定义和性质。
2.3 域与域扩张域的定义和性质;域扩张的定义和性质。
三、基本定理与性质3.1 集合的性质集合的子集和幂集;集合的势和阿恩特数。
3.2 映射的性质映射的连续性和可逆性;映射的反射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3.3 群、环和域的性质群的子群和同态;环的理想和商环;域的分裂性和素域。
四、抽象代数的应用4.1 线性代数中的应用矩阵的群运算;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
4.2 数论中的应用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素数的分布和二次互反律。
4.3 密码学中的应用加密算法和安全模型;公钥密码和私钥密码。
五、练习与讨论5.1 练习题根据所学内容,编写相关的练习题;题目难度要适中,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5.2 讨论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抽象代数的高级概念6.1 同态与同构同态的定义与性质;同构的概念与重要性。
6.2 群的作用群在数学中的应用;群的分类与典型例子。
6.3 环与域的扩张环与域的扩张概念;伽罗瓦理论的基本思想。
七、线性代数与抽象代数7.1 向量空间与线性映射向量空间的概念;线性映射的性质。
7.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它们的性质与应用。
7.3 对称矩阵与正定矩阵对称矩阵的特征值;正定矩阵的性质与应用。
八、数论中的抽象代数方法8.1 整数环与域整数的抽象代数结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
《抽象代数基础》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抽象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代数结构及其性质。
抽象代数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代数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后续高级代数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代数基本概念,如群、环、域等;熟练掌握代数运算和结构性质;运用抽象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概念2.1 集合与映射集合的基本运算映射的定义和性质2.2 群与环群的定义和性质环的定义和性质2.3 域与域扩张域的定义和性质域扩张的定义和性质三、代数运算3.1 群的运算群的乘法运算群的单位元和逆元3.2 环的运算环的加法运算环的乘法运算3.3 域的运算域的加法运算域的乘法运算四、代数结构4.1 群的结构群的子群和同态群的直积和半直积4.2 环的结构环的子环和同态环的理想和商环4.3 域的结构域的子域和同态域的分裂和扩张五、应用实例5.1 线性代数的应用线性方程组的解矩阵的运算和性质5.2 数理逻辑的应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代数逻辑和自动机理论5.3 编码理论的应用线性码和非线性码编码译码算法和性能分析六、线性代数基础6.1 向量空间向量的定义和性质向量空间的基本概念6.2 线性映射线性映射的定义和性质线性映射的图像和核6.3 矩阵矩阵的定义和运算矩阵的行列式和特征值七、群论深入7.1 群的作用群的群作用和群代表群的分类和计数7.2 群表示论群表示的基本概念群表示的构造和性质7.3 群扩张和分类群扩张的性质和分类群的饱和性和分类定理八、环与域的高级主题8.1 非交换环和域非交换环和域的性质非交换环和域的分类8.2 域的扩张和伽罗瓦理论域扩张的伽罗瓦理论伽罗瓦扩张和伽罗瓦群8.3 环和域的代数几何环和域的代数几何基础环和域的代数曲线和曲面九、抽象代数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9.1 密码学密码体制和加密算法公钥密码学和椭圆曲线密码学9.2 计算复杂性计算复杂性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复杂性和时间复杂度9.3 程序正确性验证程序正确性验证的方法代数方法在程序验证中的应用10.1 抽象代数的主要成就抽象代数的历史和发展抽象代数的重要成就和贡献10.2 抽象代数的未来趋势抽象代数的研究热点抽象代数在数学和应用领域的未来趋势拓展阅读和学习资源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集合与映射集合的基本运算:理解集合的并、交、补集等基本运算至关重要。
高中数学抽象的实例教案
高中数学抽象的实例教案
教学内容:引入集合、映射、代数结构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思想。
教学目标:
1. 了解集合、映射、代数结构等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实例理解抽象代数的基本思想;
3. 能够运用抽象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映射、代数结构的基本概念;
难点:如何将抽象代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班级白板、彩色粉笔;
3. 练习题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例子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基本定义及表示方法。
二、讲解(15分钟)
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法;
2. 映射的定义和分类;
3. 代数结构的概念及常见代数结构(群、环、域)的介绍。
三、实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代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加深他们对抽象代数的理解。
四、练习(10分钟)
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抽象代数的基本概念。
五、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加深理解。
以上是一份抽象代数的实例教案范本,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抽象代数基础第一章 1.3子群 1.4循环群教案
子群的判定;循环群的性质。
教学内容:
1.3子群
1、定义1 设G是一个群,H是G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H关于G上的代数运算也构成一个群,则称H是G的子群。
显然,{e}和G是子群,称为G的平凡子群,G的不同于自身的子群称为真子群。
2、命题1 设H是群G的子群,则
1)H的单位元就是G的单位元;
2)对任意的a属于H,a在H中的逆元就是a在G中的逆元。
3、定理1 设G是一个群,H是G的一个非空子集,则H是G的子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对任意的a,b属于H,都有ab属于H
2)对任意的a属于H,都有
证明:一方面,假设H是G的子群,则G上的代数运算 “. ”也是H上的代数运算,于是1)成立,从而又有 。
另一方面,G上的代数运算“. ”也是H上的代数运算,而“. ”在G上适合结合律,从而在H上也适合结合律。任取a属于G,由2)知 ,于是由1)得 ,故H中有单位元e,又由2)得 且在H中有 ,因而,H中每个元素在H中都有逆元,所以H关于G上的代数运算“. ”也构成一个群,从而H是G得一个子群。
4、命题2 设G是一个群, 是G的一族子群,则 也是G的子群。
课本P16 2群与商群
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
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5、命题3 设G是一个群,S是G的一个子集,令 是G的包含S的所有子群,则 是G的包含S的最小子群。
6、定义2 1)设G是一个群,S是G的一个子集,G的包含S的最小子群称为是G的由S生成的子群,记为<S>.
2) 设H是群G的一个子群,如果存在子集 使得 ,则称H由集合S生成,也称S是由H的一个生成元素,如果存在有限多个元素生成H,则称H是有限生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代数》课程教案第一章 基本概念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
集合的交、并、积概念;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重点: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等价关系,模n 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模n 的剩余类。
教学措施:黑板板书与口授教学法。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过程:§1 集合定义:若干个(有限或无限多个)固定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
集合中的每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定义:一个没有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且∅是任一集合的子集。
(1)集合的要素:确定性、相异性、无序性。
(2)集合表示:习惯上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习惯上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记为A a A a ∉∈否则记为,。
表示集合通常有三种方法: 1、枚举法(列举法): 例:A ={1,2,3,4},B ={1,2,3,…,100}。
2、描述法:{})(,)(x p x p x A =—元素x 具有的性质。
例:{}41≤≤∈=a Z a a A 且。
显然例6中的A 就是例5的A 。
3、绘图法:用文氏图(Diagram Venn )可形象地表现出集合的特征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3)集合的蕴含(包含)定义:若集B 中每个元素都属于集A ,则称B 是A 的子集,记为A B ⊂,否则说B 是A 的子集,记为A B ⊄. 定义:设A B ⊂,且存在B a A a ∉∈但,那么称B 是A 的真子集,否则称B 不是A 的真子集。
定义:若集合A 和B 含有完全一样的元素,那么称A 与B 相等,记为A =B . 结论:显然,A B B A B A ⊂⊂⇔=且. (4)集合的运算①集合的并:{}B x A x x B A ∈∈=或 ②集合的交:{}B x A x x B A ∈∈=且 ③集合的差:{}B x A x x B A ∉∈=-且 ④集合在全集内的补:{}A x E x x A ∉∈=且 ⑤集合的布尔和(对称差):{})()()()( B A B A A B B A B A x B x A x x B A -=--=∉∈∈=⊕但或 ⑥集合的卡氏积:{}B b A a b a B A ∈∈=⨯且),(注:B A ⨯中的元素可看成由A 和B 坐标轴所张成的平面上的点。
卡氏积的推广:{}m i A a a a a A A A A m A A A i i m m mi i m ,,2,1,),,,( ,,,2121121 =∈=⨯⨯⨯=∏=:成的卡氏积为个集合,那么由它们做是令对上述集合运算,可以得到一批基本公式:AB A A A B A A A A A A A A A E E A A A E A A A E A A A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B AC B A C B A C B A A B B A A B B A ================)(;)()6(;;;)5(.;;;)4()()()();()()()3()()(;)()()2(.;)1( 吸收律:φφφφ例题:例1 A={1.2.3} B={2.5.6} 那么A ∩B={2}A={1.2.3} B={4.5.6} 那么A ∩B=空集合.例2 A={1.2.3} B={2.4.6} 那么A ∪B={1.2.3.4.6} A={1.2.3} B={4.5.6} 那么A ∪B={1.2.3.4.5.6}§2 映射定义:设φ是集合A 到B 的一个对应法则:对于任何一个12n A A A ⨯⨯⨯的元12()()n i i a a a a A ⨯⨯⨯∈,都能够得到一个唯一的D 的元d ,那么这个法则φ叫做集合12n A A A ⨯⨯⨯到集合D 的一个映射。
其中,元d 是12()n a a a ⨯⨯⨯在映射φ的象,a 是b 在φ下的逆象。
例1:A1=A2=....=An=D=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 φ:(a 1,a 2,……,a n )→ a 12+a 22+……+a n 2=φ(a 1,a 2,…,a n )是一个 A 1×A 2×…×A N 到D 的映射.例2 :A 1={东,西},A 2={南},D={高,低}φ1:(西,南)→高=φ1(西,南)不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 φ2:(西,南)→高,(东,南)→低,则φ2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例3: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 →a 若a ≠1 1→b 这里b 2=1 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例4: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φ:a →a-1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 定义:我们说,12n A A A ⨯⨯⨯到集合D 的两个映射φ1与φ2是相同的,假如对任何一个元12()n a a a ⨯⨯⨯来说,φ112()n a a a ⨯⨯⨯=φ212()n a a a ⨯⨯⨯。
例5:A=D=所有正整数的集合. φ1:a →1=φ1(a )φ2: a →0a =φ2(a ) 则φ1与φ2是相同的.§3 代数运算设给定D A A A f D A A A m m →⨯⨯⨯⨯⨯⨯ 2121:的映射到, 如果n=2时,f 就叫做代数运算。
一般地有定义:任一个D B A 到⨯的映射都叫做D B A 到⨯的一个代数运算。
例1:A={所有整数},B={所有不等于零的整数}。
D={所有有理数}0:(a.b ) ba=a b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即普通的除法.例2:令V 是数域F 上一个向量空间,那么F 的数与V 的向量空间的乘法是一个F×V 到V 的代数运算.例3:A={1},B={2},D={奇,偶} 0:(1.2)→奇=1 2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例4 A={1.2},B={1.2},D={奇,偶} 0:(1.1)→奇 (2.2)→奇 (1.2)→奇 (2.1)→偶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代数运算表:当B A ,都是有限集时,那么D B A 到⨯的每一个代数运算都可以用运算表表示。
设{}{}m n b b b B a a a A ,,,,,,,2121 ==,则运算表为:注:对于代数运算D A B →⨯的运算表,要求B A 与中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互换。
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D B A ==的情形,这时,有如下定义: 定义:若A A A 到是⨯ 的代数运算,则可称 是A 的代数运算或二元运算。
§4 结合律例题:A={所有整数},代数运算是普通减法 那么(a-b )-c ≠a-(b-c) 除非c=0.定义:设 是集合A 的一个代数运算,如果A c b a ∈∀,,都有)()(c b a c b a =,则称 满足结合律。
定义:设A 中的代数运算为 ,任取)2(>n n 个元素n a a a ,,,21 ,如果所有加括号的步骤最后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这个结果就用n a a a 21来表示。
定理:如果A 的代数运算 满足结合律,那么对于A 的任意)2(≥n n 个元素n a a a ,,,21 来说,所有加括号的步骤运算的结果总是唯一的,因此,这一唯一的结果就可用n a a a 21来表示。
[论证思路] •因n 是有限数,所以加括号的步骤必是有限的。
•任取一种加括号的步骤)(21n a a a π,往证:)()(2121n n a a a a a a =π•对n 用数学归纳法。
①2121)(b b a a a n =π②1b 和2b 分别是i 和i n -个元素经加括号而运算的结果. ③1,1-≤--≤n i n n i ,由归纳假设释之.§5交换律定义:设 是集合A 的一个代数运算,如果A b a ∈∀,都有a b b a =,则称 满足交换律。
定理:设A 的代数运算 同时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那么n a a a 21中的元的次序可以任意掉换。
[论证思路] •采用数学归纳法,归纳假设1-n 时命题成立.•对n 的情形,任掉换i a 的位置,使之成为n i i i a a a 21.•注意n i i i ,,,21 是n ,,2,1 的一个排列. 令n i k =. •用结合律和归纳法假设证明之.§6分配律代数运算⊗与⊕的第一分配律和第二分配律的定义,以及⊕的结合律与这两种分配律的综合运用定义:设B A ,都是集合,而⊗是A A B →⨯的代数运算,而⊕是A 的代数运算,如果A a a B b ∈∀∈∀21,,,都有)()()(2121a b a b a a b ⊗⊕⊗=⊕⊗那么称⊕⊗,适合第一分配律。
例. 假如B 与A 都是全体实数的集合,⊗和⊕就是普通的乘法和加法,则 b ⊗ (a 1⊕a 2)=(b ⊗a 1) ⊕ (b ⊗a 2)就变为b(a 1+a 2)=(ba 1)+(ba 2) 定理1:设B A ,和⊕⊗,如上,如果⊕满足结合律,且⊕⊗,满足第一分配律,那么A a a aB b n ∈∀∈∀,,,,21 ,都有)()()()(2121n n a b a b a b a a a b ⊗⊕⊕⊗⊕⊗=⊕⊕⊕⊗[论证思路] •采用数学归纳法,归纳假设1-n 时命题成立。
•先后利用:结合律——2=n 的归纳假设——1-n 的归纳假设直至完成证明。
定义:设B A ,和⊕⊗,同上,若A a a B b ∈∀∈∀21,,,若有)()()(2121b a b a b a a ⊗⊕⊗=⊗⊕,那么称⊕⊗,满足第二分配律.定理2:设B A ,和⊕⊗,同上,若⊕适合结合律,而⊕⊗,适合第二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