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18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祝第18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
程
莲山
庆祝第18个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1.现在有很多人唱衰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但我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比翼齐飞,各有所长,只要我们找准定位和方向,传统媒体同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办媒体其实和精准扶贫一样,也要“精准”,精准服务好你的受众群。
有句话叫“思路决定出路”,但对我们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来说,这句话可以改成“思路决定厚度”,厚度决定新闻的品质。
我们要注重策划先行,把一个个小的策划整合起来,搞顶级策划,才能出新闻精品。
此外,在新闻报道中还要注重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一定要能够打动人心。
广播、电视、报纸这些传统媒体怎样才能增强各自的感染力?广播要靠语言来打动人,电视要靠画面,报纸则要依靠细节。
只有在感染力上下功夫,做出来的新闻报道才能打动人。
2.作为县区宣传部门,在党的十九大
召开后的对外宣传工作中,要坚持三个注重,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注重新闻策划。
围绕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挖掘新闻线索,策划系列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讲好大武口故事。
注重拓展渠道。
努力加快“走出去”和“请进来”步伐,加强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合作,拓展对外宣传渠道。
注重媒体融合。
推进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资源共享,构建形成报纸、电视、网络、新媒体、微博微信五大平台互为支撑、互动宣传的新格局。
3.今天,我市召开庆祝第18个记者节座谈会,我代表平罗县委宣传部向辛勤工作的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谈几点感受:一是记者的敬业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媒体记者以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工作状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平罗的政治、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宣传报道和舆论支持,为平罗县营造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对记者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2018年,各媒体记者围绕平罗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报道,成绩显著。
截至目前,区级媒体刊登稿件300余篇,《石嘴山日报》刊登稿件1000余篇……进一步提升了平罗县对外影响力。
希望各位记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平罗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是宣传部门将继续做好媒体记者的“娘家人”。
切实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多关心记者朋友的生活。
今后,我们将继续找准、找活新闻线索,为记者朋友们做好宣传报道打好前站、做好服务。
4.石嘴山共青团今年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办公室,紧紧围绕服务党政大局、服务本地青年,开展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
团市委官
方微博“青春石嘴山”发布了“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喜迎十九大”等网络互动话题活动32次,活动累计传播阅读26.7万人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我为石嘴山打call》《石嘴山吸引人才新政策》等图文,并开设了“创城在行动”“本地政策解读”“创业石嘴山”等窗口,最高一则图文的阅读量达到18万人次。
今年五四期间,“石嘴山共青团”公众微信号在全国地市级团组织排行榜中名列第二位,单篇文章阅读量排名第一。
下一步,我们还将更加注重选题策划的深度,开展专题采编,打造新媒体栏目品牌。
5.全媒体时代,纸媒在传播中的劣势不言自明:时效性与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渠道相比,明显处于下风。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纸媒要想在全媒体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就要重视策划,对新闻内容进行再度开发,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增加新闻报道的宽度和厚度,让纸媒可以做深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作为媒体人,要掌握策划这项技能,善于发现哪些“浅”新闻可以做“深”,哪些“微”新闻要做“大”,紧跟新媒体的发展节奏,积极对重大新闻、热点新闻进行有效策划,让一个新闻事件综合、立体、动态、开放地展示出来,满足读者不仅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希望了解相关原因、背景的阅读需求。
6.作为传媒人,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怎样做事?我觉得首先要尚于品,做新闻“匠人”,不做新闻“搬运工”。
“尚于品”,就要做热爱事业的人,做有品质的人。
坚守信仰,以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和职业操守朝着新闻“匠人”的方向奋进。
其次要匠于心:有创意创新,精益求精,不抱陈守旧,食言而肥。
“匠于心”,就要善于策划和研习,
这是媒体人追求品质的思想动力,是一种不将就的格调和气质。
“匠于心”,前提在思,重点在“心”。
这种“心”是创新,是精益求精,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
最后就是要践于行:在基层摸爬滚打锻造,不在办公室闭门造车。
我们只有俯下身,倾听百姓的声音;沉下心,感受自然、社会的韵律;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和人民心连心,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会有品质、有思想、有温度,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7.新闻工作这个职业在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就是“责任”。
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本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强化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我们的脚步就应该走到哪里。
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把握社会脉搏的律动;只有深入基层,思考问题才能深入;只有深入基层,写出的新闻作品才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
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做媒体创新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8.新闻事业离不开每一名从业者的努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找准定位,才能立足岗位。
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主持人,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将自己最大的优势在工作中发挥出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其次,要牢记一句话“不是会了才干,是干了才会”。
媒体工作挑战性、流动性很强,我们往往面对的都是未知或不熟悉的任务。
但媒体人就得要有一种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面对新任务、新岗位,大胆干,用心学,
越干才会越有经验。
最后一点是要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
媒体工作是一个学习型的工作,我们要破除“等靠要”的懒惰思维,不要以为单位组织了才去学,而是要把学习习惯、学习精神融入日常,以“未雨绸缪”的状态为自己做好储备,才能在变革到来时从容面对新的事业要求。
9.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只有做好“内容为王”,才能守住传统党媒的阵地。
可以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坚持党媒的专业性,围绕重大题材,做有深度的报道。
例如对重大政策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捕捉社会热点的延伸新闻等。
二是坚持权威性,针对公众困惑,做有高度的报道。
网络信息庞杂,鱼目混珠,甚至谣传泛滥,经常令受众不知所措。
这时候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就显现出来了。
主动辟谣,正本清源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三是坚持贴近性,深入群众生活,做有温度的报道。
我们要立足本土新闻,做有用的本土新闻,给受众以指导;做耐看的本土新闻,从群众生活中发掘新闻;做能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本土新闻,替老百姓说话;做为百姓提供便利的本土新闻,百姓可以通过我们享受一站式服务,自然更受欢迎。
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