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本卷共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xùn )热忱(chén)窸窣(sū)狭隘(ài)
B.干涸(hè)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哄笑(hòng)尴尬(gǎ)嬉戏(xī)
D.吆喝(yāo )诀别(jüé)扒窃(pá)恍惚(huǎng)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抽噎闲情逸志惊慌失错踉踉跄跄
B.绵延心旷神怡获益匪浅骇人听闻
C.颤动更胜一愁豪不犹豫随声附和
D.愕然恍然大悟各得奇所鸦雀无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

B. 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

C. 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 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 出光彩。

(2)传统书信_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________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
B.焕发承载凝聚
C.焕发承担凝结
D.散发承担凝聚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纪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B.《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C.《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童年的经历感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艰难险阻时,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大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D.《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书中。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有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8、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太丘舍去.(离开)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去后乃.至(仍然)
9、下列各项中,“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其邻人之父亦云
C、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10、下列各项中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小的陈元方虽小却明白事理。

B、“门外戏”,故与客相遇,是与客对话的由来,也点明了对话的地点。

C、陈元方与客人争锋相对,说明陈元方目无尊长,其父无信,其子自然也无礼。

D、本文写人叙事详略得当,语言十分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15分)
11、名句默写填空。

(任选两句,每空1分,共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淫慢则不能精,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6)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12、古诗词鉴赏。

(4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如何运用比喻描绘大漠月色的?(2 分)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 35分)
(一)阅读《咬人草小记》,完成14- 17题。

(共12分)
①在x疆,有一次到山里访问哈萨克牧人,很偶然地认识了一种奇怪的植物。

②如果不是x疆友人介绍,我决不会注意它们的。

那是在爬坡的路上,前面的人突然大声叫起来:
③“小心!咬人草!”
④咬人草?草会咬人,我有点不相信。

这是生在路一样边的一种普普通通的草本植物,叶色暗绿,有点像深秋经霜后的菊,没什么可怕的地方。

⑤“可别轻视它,碰它一下,就像被毒蜂蜇,手上要肿痛好几天呢!”友人正儿八经地关照我,绝无开玩笑的意思。

⑥这愈发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俯下身子,绕着一丛咬人草仔细看了半天,除了发现叶瓣上有些细小的透明的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我掏出随身带的旅行

用摊开的笔记本接着,小心翼翼地剪下两片叶瓣。

我要把它们带回去,让上海的朋友也能见识一下这种奇怪的草。

⑦“算了吧,它会咬你的。

”友人笑着劝我。

⑧“不怕。

”我很自信地回答。

⑨咬人草夹进了我的笔记本,我却安然无恙。

这叶瓣似乎有些桀骜不驯,硬硬的,不肯平伏,那些尖尖的小刺竟戳穿了两页纸。

,但不管怎么样,它们是我的俘虏了。

这种小草会咬人,a如同河豚的有毒,如同海胆的有刺,如同贝类的有壳,只是它在同其他生物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⑩几天之后,我几乎淡忘了这小草。

一次,我翻开笔记本准备记一些什么,还没来得及写一个字,只觉得手指上猛地一阵剧痛,就像被尖利的牙齿狠狠咬了一口。

我一下子把笔记本摔得老远,那咬人草的干叶从本子里掉出来,落在我的脚边——b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
⑾啊!咬人草,它终于咬了我!
⑿咬是被咬了,我却并没有记恨,相反,倒生成一种敬佩的心情来——这任人践踏的、可怜的小草,性格的刚强不屈竟一至于此!它似乎要提醒我一些什么……⒀我没有再把草叶夹进笔记本,而是任它们在沙土中躺着。

因为我确信,假如带着它们,我一定还会被咬的,我不可能老是警觉地惦记着它们,防着它们,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性格,与其强迫它们耿耿于怀地跟我,不如让它们在自己的泥土中找到归宿。

⒁然而,关于这咬人草的故事,我是很难忘记了。

14.用文中两个词语概括咬人草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咬人草成了“我的俘虏”后,作者接着写了“河豚的有毒”“海胆的有刺”“贝类的有壳”,作用何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依然是硬硬的,一副倔强的模样,仿佛一对暗绿色的眼睛,冷冷地嘲笑着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如让它们在自己的母土中找到归宿”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8——21题。

(12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老舍《济南的冬天》
18、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字数不多于5个字)(2分)
【甲】
【乙】
19、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文阅读(11分)
2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尊君在不.()(2)下车引.之()(3)去后乃.至()(4)相委.而去()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当客人骂元方父亲时,元方的回答很有技巧。

请品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句话秒在何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5、成长路上,父母的一声叮咛,老师的一丝关怀,同学的一句慰问,温暖着我们的心窝。

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
(3)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要写出真情实感;
(4)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Ⅰ、选择题
1---5 A B D B D 6---10 C A D A C
Ⅱ、非选择题
11、(1)学而不思则罔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随君直到夜郎西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风正一帆悬
(6)山岛竦峙
12、(1)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的写出了大漠的荒凉和月色的凄冷,表现了边地的辽阔和苦寒。

(2)这首诗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诗的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和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13、(1)(写出与“热爱读书”有关的名句即可,不写作者不扣分。

2分)
例: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2)(结合原句1分;联系实际谈谈体会2分。

共3分)
14、坚强不屈,桀骜不驯(2分)
15、意在说明咬人草咬人不是有意害人,而是出于自卫,同其他生物一样是生存莞争中形成的一种自卫本领。

(3分)
16、拟人。

(2分)歌颁了咬人草刚强不屈的性格。

(2分)
17、表达了作者对咬人草坚强性格的敬佩、喜爱之情。

(3分)
18、甲:春花图乙:雪后的小山
19、都用了空间顺序。

(2分)
甲文:树上——花下——遍地(1分)
乙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分)
20、(1)蜜蜂忙碌的热闹景象,侧面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作者内心无尽的喜悦。

(2分)
(2)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尖连接着蓝天的秀美景象,表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2分)
21、(3分)①妙在雪之小,例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②妙在雪之色,例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③妙在雪之态,例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2、(1)同“否”(2)拉(3)才(4)舍弃、丢失
23、(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2)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4、从客人“无信”“无礼”两方面批驳,有理有据,义正词严。

五.作文按中考要求作文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