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总体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结语:扼要陈述哈军工在中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中里 程碑的意义及哈军工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的当代价值,表达
8
哈军工精神永放光芒之意。 2、主题展览: 主题展览展览面积约为 427.40 平方米,分为六校厅、陈
赓院长厅、院士厅、将军厅、杰出校友厅五个部分,紧紧围 绕哈军工的后继者,陈赓院长,哈军工培养出来的院士、将 军和各条战线的杰出人物等主题,表现哈军工对我国高等教 育及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贡献,展现陈赓院长军事教育家的 独特风采。
4
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最终都要服务并 服从于哈军工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育人。因此, 我们筹建“哈军工纪念馆”要始终坚持育人这个第一要务不 动摇。
1、文化功能 50 多年来,哈军工文化得到哈军工人及哈军工后继者以 各种方式的不断继承和弘扬。建成以后的“哈军工纪念馆” 无疑会成为追溯哈军工文化的有效手段,成为传承哈军工文 化的物质载体,成为向世人深度展示哈军工优良传统、可贵 经验以及体现在办学、育人、科研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和作 风这些哈军工文化核心要素的重要基地,成为学校文化建设 的重要标志性成果。通过建馆记录哈军工的历史、再现哈军 工的辉煌、传承哈军工的文化,引起参观者对哈军工的深切 怀念,勾起广大校友对哈军工生活的无限追忆,将已经淡出 历史舞台的哈军工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 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史册上。 2、研究功能 如果说“哈军工纪念馆”将散落于各处的有关哈军工的 史料、照片、实物等珍贵资料收集起来,在纪念馆中收藏、 展陈可以使哈军工留给后人资源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的话, 那么充分的利用馆藏资源,对哈军工的历史在更深的层面进 行研究则是使哈军工史料价值实现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是对 哈军工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哈军工纪念馆”不仅应该成为全 面展览哈军工历史的机构,成为研究哈军工历史的资料库, 更应该成为哈军工历史的权威研究机构,成为哈军工史料研
6
富、结语六个部分。上篇主要以哈军工筹建、初创、发展、 分建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侧重于对基本史实的展示,真 实的再现哈军工的历史;下篇主要以哈军工的办学实践、历 史贡献、成功经验为展示重点,侧重于对哈军工基本史实的 总结、凝练和升华,传承哈军工的精神,凝练哈军工的文化, 挖掘哈军工办学 17 年为我国做出的突出贡献、留给后人的历 史经验,给人以启迪。
2
件而建立的专题类校史馆。“哈军工纪念馆”当属此类。因为 展馆所表现的哈军工是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所 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是“哈军工纪念馆”的建设应该秉 承的首要原则。
此外,针对“哈军工纪念馆”筹建过程中的专项建设工 作,我们还应坚持如下原则:1、针对馆舍维修工作源自应坚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 的原则
2、针对文本策划工作,应坚持“深度挖掘、高度凝练” 的原则
纪念馆的展陈重在展示史料。在“哈军工纪念馆”文本 策划中,我们既要保证搜集到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 要注意对史料的深度挖掘和高度凝练。通过挖掘史料背后所 蕴含的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辉煌办学成就的支撑作用,实现 文本叙述的由表及里;通过凝练哈军工精神的实质,保证文 本表现的重点突出,从文本方案的策划上使哈军工的历史得 到准确延伸,哈军工的精神得到充分传承。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军工纪念馆”总体设计方案
按照学校“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指 示精神,为切实做好“哈军工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使后续 筹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则可依,结合“哈军工纪念馆”建设 项目实际,特起草此总体设计方案。
一、“哈军工纪念馆”建设项目概述 为了弘扬哈军工精神,使哈军工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 承、创新和发展,学校党委决定在校园内依托哈军工原有建 筑物——哈军工一食堂(现助学超市),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工程学院纪念馆,即“哈军工纪念馆”。 “哈军工纪念馆”的筹建工作已列入《哈军工文化园 2008-2012 年建设规划》和 2011 年度学校工作要点,从 2011 年 5 月 13 日学校党委下发《关于成立“哈军工纪念馆”建设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文件时起,正式启动。筹建工 作由“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筹建办 公室负责具体推进实施,预计在 2013 年 60 周年校庆前完成 建设任务,正式开馆。 该建筑共一层,结合图纸与实地粗略测量,总使用面积 约为 1135.60 平方米,屋顶及门窗为木质结构,外墙立面为 砖混结构,位于世昌路东侧、校园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受 命群雕”后,毗邻美食广场、12 公寓、奥列霍夫广场。
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特别是历经时 间洗礼的历史建筑,更是校园历史生动的记录者。馆舍的维 修要本着“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满足展陈需要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恢复哈军工一食堂的历史原貌,将建 筑本身作为“哈军工纪念馆”中一个独特的展品,从而使历 史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挖掘。
7
从哈军工育人、科研、办学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哈军工的办学 实践及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念、做法、成效,使参观者 体会其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哈军工文化,进一步认识哈军 工为国防科技事业及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独特贡 献;
④名垂青史:主要从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开展 科学研究诞生的诸多“共和国第一”,高起点创建、跨越式发 展的成功之路,对哈军工历史地位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展示哈 军工为中国高等教育及国防事业、为国防科技的发展、为我 国高层次各类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使 参观者认识到哈军工对自己所服务的国防科技事业以及自己 在国防科技事业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渝的高度自觉, 认识到哈军工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起到的奠 基性的作用,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篇: ①序言:以提出问题的形式,“为什么短短的 17 年能够 打造出一所一流的大学”,阐释我校党委决策筹建“哈军工纪 念馆”的初衷和建设该馆的意义; ②青檐碧瓦:按照哈军工筹建、初创、发展、分建的历 史脉络,以办学、育人、科研为核心线索,主要展示 1952 年 3 月至 1970 年 1 月间,哈军工决定创建的背景、筹备建设的 艰辛、初创开学的难忘、跨越发展的辉煌、分建改建的大气、 被迫解体的遗憾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 基本史实,使参观者感受到哈军工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独 立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 一起的民族主义精神,感受到哈军工人以对党和祖国的高度 忠诚、身肩强国使命、“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感受到哈军工“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 使命”的精神境界,并受到以“忠诚”为核心的哈军工精神 的鼓舞。 下篇: ③丹心铸剑:结合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哈军工成立 60 周年为契机,以哈军工历史为基础,以 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线索,以弘扬哈军工文化 为主题,以史料、实物的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为主要形式, 展示哈军工筹建、发展、分建改建的历史,揭示哈军工作为 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科学技术学府为我国国防科技 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 深远影响,挖掘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所取得辉煌办学成就的 支撑作用,传承哈军工精神,为学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创 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文化支撑,为我国高等 军事技术教育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三、“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目标 按照学校《哈军工文化园 2008-2012 年建设规划》,用 2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哈军工纪念馆”。 总体目标: ①追忆展示哈军工历史、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的物质载体; ②凝聚哈军工校友及关心向往哈军工人士的情感纽带; ③收藏哈军工史料实物、研究哈军工历史文化的权威机构。 具体目标: ①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基地; ②哈尔滨市红色旅游线路的特色一站; ③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④工信部推进军工文化建设的优秀示范。 四、“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原则 高校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
4、针对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设计工作,应坚持“虚实结 合、人事平衡”的原则
任何历史都是由精神和物质、人和事组成。“哈军工纪念 馆”的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设计要充分关注哈军工的文化、 办学成就、重要代表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这四个设计要素, 做到文化与成就的结合,人物与事件的平衡,紧紧围绕纪念 馆表现的主题,基于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做出符合大学特 征风貌的设计,从而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5
究成果的编辑和出版机构,最终成为推动哈军工文化在当代 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此外,“哈军工纪念馆”建成以后, 还应担负继续面向校友、社会征集有关哈军工史料的职责, 不断丰富馆藏,使“哈军工纪念馆”成为一个国内收藏哈军 工史料最为全面的机构,稳定支撑对哈军工文化的深入研究。
3、育人功能 优秀的大学文化对于大学“育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影响 是无形的、巨大的。“哈军工纪念馆”不仅是哈军工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更是哈军工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坚持 在哈军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育人:通过建成“哈军工纪念 馆”,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建设有工程大学特色的校园 文化,锻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引导广大师生正确价 值取向的确立,激励崇高理想信念的凝聚,培育健康行为准 则的形成,促进远大奋斗目标的实现。 六、“哈军工纪念馆”的结构分区与表现内容 根据纪念馆的构成要素及“哈军工纪念馆”的功能设计, 将“哈军工纪念馆”在内部结构上分为主体展区、补充展区 和非展览区三个部分。 (一)“哈军工纪念馆”主体展区结构及表现内容 “哈军工纪念馆”的主体展区分为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 两个部分。主体展区展览面积约为 881.40 平方米,约占该馆 总使用面积的 77.62%。 1、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展览面积约为 454.00 平方米,分为上、下两个 篇章,包括序言、青檐碧瓦、丹心铸剑、名垂青史、宝贵财
3、针对实物展陈工作,应坚持“适度展陈、动态选取” 的原则
3
“哈军工纪念馆”不能将所有实物都放在馆内陈列,因 此需要适度;也不是所有实物都适合放在“哈军工纪念馆” 内陈列,因此需要选取。馆内陈列的实物数量是由展馆性质 和展厅面积共同决定,展陈的实物数量要充分考虑与文字、 照片的比例关系,适度展陈,基于重点实物足够的展示空间。 而在实物的选取上,我们要做到动态选取。换而言之,就是 选取那些有故事的实物,使静态的实物动态化,将实物内部 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信息被开发出来,引人入胜。
⑤宝贵财富:主要从哈军工的成功经验、历史经验的启 迪与借鉴意义、哈军工后继者对哈军工精神的继承发展与创 新三个方面展示哈军工以“高起点创建、跨越式发展”为基 本模式的发展战略,以“尖端集中、常规分散”为核心的特 色学科理念,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根本的办学 观念,以“两老办院”为主要标志的人才建设思想,以“一 切为了学员”为根本宗旨的学生工作思想等哈军工在管理、 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的经验,揭示哈军工留给后人的宝 贵精神财富的深刻内涵与现代价值;
五、“哈军工纪念馆”的功能 “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建成后的该馆应具 有“用纪念传承文化、借收藏支撑研究、以开放服务育人” 这样一种功能模式。换而言之,“哈军工纪念馆”应具有文化、 研究、育人三大功能。其中,文化功能是对哈军工历史的记 录、哈军工文化的传承;研究功能是对哈军工文化的保护、 创新和发展;育人功能则是哈军工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最高 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对哈军工历史的记录,还是 对哈军工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发展,都只是哈军工文
①六校厅:展览面积约为 60.00 平方米。通过对哈军工 分建后六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成就的展示,重点挖掘六校对 哈军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参观者感受到哈军工这颗种子 具有的生命力,进一步体会哈军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 的贡献。
另外,考虑到 2013 年校庆这个因素,六校的展示比例上 会着重向我校倾斜,把我校作为展示重点。
2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哈军工成立60周年为契机以哈军工历史为基础以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线索以弘扬哈军工文化为主题以史料实物的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为主要形式展示哈军工筹建发展分建改建的历史揭示哈军工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科学技术学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挖掘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所取得辉煌办学成就的支撑作用传承哈军工精神为学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文化支撑为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8
哈军工精神永放光芒之意。 2、主题展览: 主题展览展览面积约为 427.40 平方米,分为六校厅、陈
赓院长厅、院士厅、将军厅、杰出校友厅五个部分,紧紧围 绕哈军工的后继者,陈赓院长,哈军工培养出来的院士、将 军和各条战线的杰出人物等主题,表现哈军工对我国高等教 育及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贡献,展现陈赓院长军事教育家的 独特风采。
4
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最终都要服务并 服从于哈军工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育人。因此, 我们筹建“哈军工纪念馆”要始终坚持育人这个第一要务不 动摇。
1、文化功能 50 多年来,哈军工文化得到哈军工人及哈军工后继者以 各种方式的不断继承和弘扬。建成以后的“哈军工纪念馆” 无疑会成为追溯哈军工文化的有效手段,成为传承哈军工文 化的物质载体,成为向世人深度展示哈军工优良传统、可贵 经验以及体现在办学、育人、科研等方面的思想、理念和作 风这些哈军工文化核心要素的重要基地,成为学校文化建设 的重要标志性成果。通过建馆记录哈军工的历史、再现哈军 工的辉煌、传承哈军工的文化,引起参观者对哈军工的深切 怀念,勾起广大校友对哈军工生活的无限追忆,将已经淡出 历史舞台的哈军工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 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史册上。 2、研究功能 如果说“哈军工纪念馆”将散落于各处的有关哈军工的 史料、照片、实物等珍贵资料收集起来,在纪念馆中收藏、 展陈可以使哈军工留给后人资源的价值得到有效实现的话, 那么充分的利用馆藏资源,对哈军工的历史在更深的层面进 行研究则是使哈军工史料价值实现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是对 哈军工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哈军工纪念馆”不仅应该成为全 面展览哈军工历史的机构,成为研究哈军工历史的资料库, 更应该成为哈军工历史的权威研究机构,成为哈军工史料研
6
富、结语六个部分。上篇主要以哈军工筹建、初创、发展、 分建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侧重于对基本史实的展示,真 实的再现哈军工的历史;下篇主要以哈军工的办学实践、历 史贡献、成功经验为展示重点,侧重于对哈军工基本史实的 总结、凝练和升华,传承哈军工的精神,凝练哈军工的文化, 挖掘哈军工办学 17 年为我国做出的突出贡献、留给后人的历 史经验,给人以启迪。
2
件而建立的专题类校史馆。“哈军工纪念馆”当属此类。因为 展馆所表现的哈军工是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所 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是“哈军工纪念馆”的建设应该秉 承的首要原则。
此外,针对“哈军工纪念馆”筹建过程中的专项建设工 作,我们还应坚持如下原则:1、针对馆舍维修工作源自应坚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 的原则
2、针对文本策划工作,应坚持“深度挖掘、高度凝练” 的原则
纪念馆的展陈重在展示史料。在“哈军工纪念馆”文本 策划中,我们既要保证搜集到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 要注意对史料的深度挖掘和高度凝练。通过挖掘史料背后所 蕴含的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辉煌办学成就的支撑作用,实现 文本叙述的由表及里;通过凝练哈军工精神的实质,保证文 本表现的重点突出,从文本方案的策划上使哈军工的历史得 到准确延伸,哈军工的精神得到充分传承。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军工纪念馆”总体设计方案
按照学校“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指 示精神,为切实做好“哈军工纪念馆”的筹建工作,使后续 筹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则可依,结合“哈军工纪念馆”建设 项目实际,特起草此总体设计方案。
一、“哈军工纪念馆”建设项目概述 为了弘扬哈军工精神,使哈军工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 承、创新和发展,学校党委决定在校园内依托哈军工原有建 筑物——哈军工一食堂(现助学超市),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工程学院纪念馆,即“哈军工纪念馆”。 “哈军工纪念馆”的筹建工作已列入《哈军工文化园 2008-2012 年建设规划》和 2011 年度学校工作要点,从 2011 年 5 月 13 日学校党委下发《关于成立“哈军工纪念馆”建设 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文件时起,正式启动。筹建工 作由“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筹建办 公室负责具体推进实施,预计在 2013 年 60 周年校庆前完成 建设任务,正式开馆。 该建筑共一层,结合图纸与实地粗略测量,总使用面积 约为 1135.60 平方米,屋顶及门窗为木质结构,外墙立面为 砖混结构,位于世昌路东侧、校园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受 命群雕”后,毗邻美食广场、12 公寓、奥列霍夫广场。
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特别是历经时 间洗礼的历史建筑,更是校园历史生动的记录者。馆舍的维 修要本着“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满足展陈需要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恢复哈军工一食堂的历史原貌,将建 筑本身作为“哈军工纪念馆”中一个独特的展品,从而使历 史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挖掘。
7
从哈军工育人、科研、办学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哈军工的办学 实践及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理念、做法、成效,使参观者 体会其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哈军工文化,进一步认识哈军 工为国防科技事业及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独特贡 献;
④名垂青史:主要从哈军工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开展 科学研究诞生的诸多“共和国第一”,高起点创建、跨越式发 展的成功之路,对哈军工历史地位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展示哈 军工为中国高等教育及国防事业、为国防科技的发展、为我 国高层次各类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使 参观者认识到哈军工对自己所服务的国防科技事业以及自己 在国防科技事业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渝的高度自觉, 认识到哈军工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体系的形成起到的奠 基性的作用,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上篇: ①序言:以提出问题的形式,“为什么短短的 17 年能够 打造出一所一流的大学”,阐释我校党委决策筹建“哈军工纪 念馆”的初衷和建设该馆的意义; ②青檐碧瓦:按照哈军工筹建、初创、发展、分建的历 史脉络,以办学、育人、科研为核心线索,主要展示 1952 年 3 月至 1970 年 1 月间,哈军工决定创建的背景、筹备建设的 艰辛、初创开学的难忘、跨越发展的辉煌、分建改建的大气、 被迫解体的遗憾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 基本史实,使参观者感受到哈军工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独 立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 一起的民族主义精神,感受到哈军工人以对党和祖国的高度 忠诚、身肩强国使命、“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感受到哈军工“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 使命”的精神境界,并受到以“忠诚”为核心的哈军工精神 的鼓舞。 下篇: ③丹心铸剑:结合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及其背后的故事,
1
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哈军工成立 60 周年为契机,以哈军工历史为基础,以 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线索,以弘扬哈军工文化 为主题,以史料、实物的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为主要形式, 展示哈军工筹建、发展、分建改建的历史,揭示哈军工作为 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科学技术学府为我国国防科技 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 深远影响,挖掘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所取得辉煌办学成就的 支撑作用,传承哈军工精神,为学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创 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文化支撑,为我国高等 军事技术教育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三、“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目标 按照学校《哈军工文化园 2008-2012 年建设规划》,用 2 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哈军工纪念馆”。 总体目标: ①追忆展示哈军工历史、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的物质载体; ②凝聚哈军工校友及关心向往哈军工人士的情感纽带; ③收藏哈军工史料实物、研究哈军工历史文化的权威机构。 具体目标: ①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基地; ②哈尔滨市红色旅游线路的特色一站; ③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④工信部推进军工文化建设的优秀示范。 四、“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原则 高校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在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或事
4、针对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设计工作,应坚持“虚实结 合、人事平衡”的原则
任何历史都是由精神和物质、人和事组成。“哈军工纪念 馆”的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设计要充分关注哈军工的文化、 办学成就、重要代表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这四个设计要素, 做到文化与成就的结合,人物与事件的平衡,紧紧围绕纪念 馆表现的主题,基于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做出符合大学特 征风貌的设计,从而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
5
究成果的编辑和出版机构,最终成为推动哈军工文化在当代 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此外,“哈军工纪念馆”建成以后, 还应担负继续面向校友、社会征集有关哈军工史料的职责, 不断丰富馆藏,使“哈军工纪念馆”成为一个国内收藏哈军 工史料最为全面的机构,稳定支撑对哈军工文化的深入研究。
3、育人功能 优秀的大学文化对于大学“育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影响 是无形的、巨大的。“哈军工纪念馆”不仅是哈军工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更是哈军工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坚持 在哈军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育人:通过建成“哈军工纪念 馆”,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建设有工程大学特色的校园 文化,锻造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引导广大师生正确价 值取向的确立,激励崇高理想信念的凝聚,培育健康行为准 则的形成,促进远大奋斗目标的实现。 六、“哈军工纪念馆”的结构分区与表现内容 根据纪念馆的构成要素及“哈军工纪念馆”的功能设计, 将“哈军工纪念馆”在内部结构上分为主体展区、补充展区 和非展览区三个部分。 (一)“哈军工纪念馆”主体展区结构及表现内容 “哈军工纪念馆”的主体展区分为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 两个部分。主体展区展览面积约为 881.40 平方米,约占该馆 总使用面积的 77.62%。 1、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展览面积约为 454.00 平方米,分为上、下两个 篇章,包括序言、青檐碧瓦、丹心铸剑、名垂青史、宝贵财
3、针对实物展陈工作,应坚持“适度展陈、动态选取” 的原则
3
“哈军工纪念馆”不能将所有实物都放在馆内陈列,因 此需要适度;也不是所有实物都适合放在“哈军工纪念馆” 内陈列,因此需要选取。馆内陈列的实物数量是由展馆性质 和展厅面积共同决定,展陈的实物数量要充分考虑与文字、 照片的比例关系,适度展陈,基于重点实物足够的展示空间。 而在实物的选取上,我们要做到动态选取。换而言之,就是 选取那些有故事的实物,使静态的实物动态化,将实物内部 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信息被开发出来,引人入胜。
⑤宝贵财富:主要从哈军工的成功经验、历史经验的启 迪与借鉴意义、哈军工后继者对哈军工精神的继承发展与创 新三个方面展示哈军工以“高起点创建、跨越式发展”为基 本模式的发展战略,以“尖端集中、常规分散”为核心的特 色学科理念,以“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为根本的办学 观念,以“两老办院”为主要标志的人才建设思想,以“一 切为了学员”为根本宗旨的学生工作思想等哈军工在管理、 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的经验,揭示哈军工留给后人的宝 贵精神财富的深刻内涵与现代价值;
五、“哈军工纪念馆”的功能 “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目标决定了建成后的该馆应具 有“用纪念传承文化、借收藏支撑研究、以开放服务育人” 这样一种功能模式。换而言之,“哈军工纪念馆”应具有文化、 研究、育人三大功能。其中,文化功能是对哈军工历史的记 录、哈军工文化的传承;研究功能是对哈军工文化的保护、 创新和发展;育人功能则是哈军工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最高 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对哈军工历史的记录,还是 对哈军工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发展,都只是哈军工文
①六校厅:展览面积约为 60.00 平方米。通过对哈军工 分建后六校的发展历史与办学成就的展示,重点挖掘六校对 哈军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参观者感受到哈军工这颗种子 具有的生命力,进一步体会哈军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 的贡献。
另外,考虑到 2013 年校庆这个因素,六校的展示比例上 会着重向我校倾斜,把我校作为展示重点。
2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二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哈军工成立60周年为契机以哈军工历史为基础以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线索以弘扬哈军工文化为主题以史料实物的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为主要形式展示哈军工筹建发展分建改建的历史揭示哈军工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科学技术学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对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挖掘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所取得辉煌办学成就的支撑作用传承哈军工精神为学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文化支撑为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军工文化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