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大二(上)论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大二(上)论述题
1、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收缩原理)
①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入N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入接头间隙-------Ach与终极膜受体结合-------终极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产生终极电位---------终极电位引起肌细胞膜AP
②兴奋—收缩。

(肌丝滑行)耦联肌细胞膜AP沿横小管传至三联管---------终末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末池内Ca2+进入肌细胞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释放能量-------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M线中央滑行-----肌小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2、如何运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①血红蛋白(Hb)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Fe2+)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和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氧分压低时(组织内)与氧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的需要,血红蛋白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在组织内(二氧化碳分压高)与二氧化碳结合,到肺内(二氧化碳分压低)放出二氧化碳,血红蛋白如此不断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吐故纳新。

此外血红蛋白还有缓冲酸碱的作用。

②由于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又能较敏感的反应身体机能状态,所以运动训练中经常用这一指标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

③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积压也必然增多。

保持血红蛋白值在最适程度范围,可使运动员达到最佳技能状态,这也是科学地进行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

④由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存在个别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来评定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应针对每一个体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

3、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及影响因素,特征
氧离曲线:描述PO2与Hb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反映氧与Hb结合与解离的情况呈“S”型,这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

①“S”型氧离曲线的上段显示,当PO2在60--100mmHg时,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即使PO2从100mmHg 降至80mmHg时,血氧饱和度发生的变化不大,这种特点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对人体肺换气有利。

②“S”型氧离曲线的下段显示,当PO2在0--60mmHg时,曲线坡度变陡,意味着PO2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PO2为10---40mmHg时,曲线更陡,此时PO2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释放出大量的O2,保证组织换气,对人体的组织换气有利。

4、运动员身体各系统机能评定指标及方法
①运动系统测试指标:肌力(最大肌力、爆发力、肌肉耐久力等)、肌电图、关节的伸展度
②心血管系统测试指标:心率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有基础心率、安静时的心率、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后心率)、血压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心电图监测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③呼吸系统测试指标:肺活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④能量代谢系统测试指标: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最大摄氧量、DWC170实验、)、磷酸原代谢能力的评定、糖酵解代谢能力测定
⑤神经系统反应及感觉机能测试指标:两点辨别阈、闪光融合频率、主观体力、脑电图检测
⑥身体形态学指标测定:体重测试、身体成分测试(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体重指数法、超声测定法、核磁共振测定法、双光子X射线扫描法)、其他形态指标测试(身高、坐高、胸围、腰围、臀围等)
⑦其他技能评定指标:血乳酸、尿蛋白、血红蛋白、血尿素、睾丸等相关激素与代谢有关的酶类活性
5、试述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人体由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所组成。

它们的生理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称为一个统一整体,要使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就必须靠体内的各种调节活动而得以实现。

这些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等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中枢;中枢对各种刺激进行分析判断,传出神经则将中枢对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信息传递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体液调是通过体液而实现的一种调节活动。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通路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一般来说,自身调节的幅度较小,也不十分灵敏,但对于生理功能的调节仍有一定意义,是神经体液调节的补充。

生物节律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要生理意义:首先,由于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节律性变化,使生物体对内,外环境的程序性变化,产生了更完善的适应过程;其次;可利用生理功能活动的节律性变化特征提高防治疾病的效果;第三,生物节律的存在有助于促进人类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效率和质量。

6、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①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②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③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通道开放,使NA+内流,K+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④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7、何谓内环境,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及意义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和组织液都是细胞外液,它们的化学成分理化特征,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因此,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人体的外界环境经常变化,而内环境变化甚小,这是由于人体内有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或称自稳态。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得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时,人体组织细胞才有正常的兴奋和生理活动,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才有可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

8、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主要作用是什么?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环节外呼吸是在肺部实现的外界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是气体由血液运载,血液在肺部获得的O2,经循环将O2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CO2运送到肺部,内呼吸是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
9、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工作能力,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的长期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窦性心动徐缓2 运动性心脏增大3心血管机能改善
10、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质网对CA2+
11、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变化,把肌肉收缩分为四种基本形式,即1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运动。

而且,肌肉张力增加出现在前,长度缩短发生在后,但肌
肉张力在肌肉开始缩短后即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

这种收缩可分为等张收缩和等动收缩,肌肉向心收缩时,是做功的,其数值为负荷重量与负荷移动距离的乘积。

在向心收缩过程中,往往是通过骨的杠杆作用克服阻力做功,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以同样的力量收缩是不可能的。

2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又称静力收缩。

肌肉等长收缩时由于长度不变,因而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

等长收缩有两种情况,其一肌肉收缩时对抗不能克服的负荷。

其二当其他关节由于肌肉离心收缩或向心收缩发生运动时,等长收缩可使某些关节保持一定的位置,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要保持一定的体位,某些肌肉就必须做等长收缩。

3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也称退让工作,肌肉离心收缩可防止运动损伤。

离心收缩时肌肉做负功。

4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由于在整个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是恒定的,有时也称等速收缩,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具有本质的不同,肌肉进行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等张收缩则不能,此外等动收缩的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理论和实践证明,等动练习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