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语言文字运用》学案:第一课第一节《认识汉语》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汉外”比较进一步认识汉语。

2.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几个主要特点。

3.激发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普通话?
答:
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
答:
3.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什么?语序的变化对句意的表达有何作用?
答:
4.汉语句子中的形态变化主要是通过虚词来表示的,试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分析。

答:
5.比尔闹的三个笑话分别反映了汉语的什么特点?
6.你是怎样理解方言的?
7.这是比尔的一次作业,老师给他只打了2分,比尔很困惑,他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一直对战争片没感兴趣。

(3)你用汉语还是用英语讲都可以。

(4)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二、巩固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就是指普通话。

B.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因为北方话听起来最好听。

C.粤语没有轻声、儿化音之类的现象。

D.普通话也是一种普通的方言。

2.下列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大多数,只不过在日常口语中,单音节词(主要是动词)还较常用。

B.复合构词在其他语言中很少,在汉语中却最多,而且内部的构造类型也多种多样。

C.派生构词,即由一个有实在意义的词根加一个意义比较虚的词缀构成词,如“老虎”,这种形式在汉语中是非常多见的。

D.现代汉语有着独特的量词。

现代汉语在说明事物时不能直接用“数词+名词”的说法,一定要在中间加上一个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

3.下列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

唐代诗人是一群深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漫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试修改下面这些病句,并说说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我还把今天的家庭作业没做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小偷儿被警察已经抓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我们不非常同意你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我的汉语水平好一点儿比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我们来到了中国为了学习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同学们练习打排球在操场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知识运用
1.优秀电视节目的开场白,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导语就是“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下面是湖南卫视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故事为主题的专题节目“背后的故事”的一则导语:我们目击的事实,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冰山下面的巨大事实,更排山倒海穿透视听。

我们直面的人生舞台,也许只是化蝶幻影,层层垂帘般幕后的故事,更震撼世道人心。

请你仿照示例为“背后的故事”栏目再设计一则导语,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栏目特点,语言富有韵律,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高中毕业在即,同窗三年的学友常常用赠言表达彼此的情思。

请根据下列情景,各拟写一条赠言,每条不超过40字。

①给一位性格内向但却颇有才情的女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②给一位曾在你困难时给予了真诚帮助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王宏给张老师留了一张便条,有四处用词不得体。

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张老师:
惊闻您生病的噩耗,我悲痛欲绝,希望您竭尽所能、早日康复,光顾我们的身边。

(1)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一、答案:1.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2.(1)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①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汤(t ānɡ)、糖(tánɡ)、躺(tǎnɡ)、烫(tànɡ)”,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

②章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2)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①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②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③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例如现代汉语可说“五支笔、三辆汽车”而不能说成“五笔、三汽车”,英语中可说成“five pens、three cars”。

汉语的句子表示语气,除了句调外,常常要在句子末尾加上一定的语气词。

例如:“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了。


(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①词没有形态变化。

不像英语的单、复数,进行时和过去时,主
格和宾格等要有变化。

例如动词加“­inɡ”或“­ed”分别表示进行时、过去时。

②虚词重要而丰富。

例如“他正在写一封信”“他写了一封信”中的“正在”“了”都是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虚词。

③语序的作用重要。

例如“老鼠捉猫”和“猫捉老鼠”语序相反,意思也正好相反。

3.汉语语序固定,语序不同,句意不同。

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定语、状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语序变动,结构意义和关系也随之改变。

一般来说,一句话中,某个地方的句子成分发生了变化,则是为了强调变化的部分。

例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一句中,“空的”的正常语序应在“破碗”前,把它放在后面则是为了强调祥林嫂在年三十都未要到饭,表明鲁镇人的冷漠和麻木。

当然,语序变化必须得当,否则就成为病句。

4.汉语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独立的虚词来表示的,不同的虚词表示不同的意义或关系。

例如助词“着”“了”“过”分别表示不同的动态,连词“或者”“还是”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

(1)“着”“了”“过”三个动态助词的使用。

①“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如:A.门开着,灯亮着。

B.他的心,鼓着风,张着帆,正向那绿荫蔽天的王国腾飞。

②“了”表示动作或性质已经成为事实。

如:A.上个星期他被表扬了两次。

B.老师想起了那个活泼的学生,不由得笑出了声。

③“过”表示曾经发生的动作或曾经具有的状态。

如:A.他提醒过你,但你一直没放在心上。

B.这儿前几天冷过一阵。

(2)“或者”和“还是”都表选择,用在“不管”“无论”一类词后,二者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互换。

但“还是”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或者”不能。

如:
5.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6.“比尔买被子”被误解的例子揭示了汉语声调变化的重要性;“比尔对狗的性别称谓”不得体的事例揭示的是汉语词语的搭配问题——对不同事物要有不同的称谓;“比尔说‘我给了他一刀’”这一事例揭示了汉语中量词的重要性。

7.方言有两类:一种是地域方言,另一种是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特别是在异地他乡,一张口就知道你是山东人还是东北人等等,所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社会方言带有职业性和身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也走进人们的生活。

二、答案:1.C [A项汉语还包括纷繁复杂的方言;B项普通话之所以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是因为北京近千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全国影响最大;D项普通话虽然也是一种方言,但它是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
2.C [派生构词在英语等语言中很多见,而在汉语中很少见。

]
3.A [汉语语序的变化可能带来意思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汉语运用的规范意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假设关系复句,语序调整后,复句关系未变,但假设的条件和结果颠倒,表意完全相反。

]
4.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

解析“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

5.(1)我还没把今天的家庭作业做完。

(“没”“不”等词只能放在“把”前面)
(2)小偷儿已经被警察抓到了。

(副词“已经”应放在“被”前面)
(3)我们不很同意你的意见。

(“不”不能加在“非常”前面,但可以加在“很”前面)
(4)我的汉语水平比他好一点儿。

(汉语比较句的格式是“名词
1+比+名词
2

形容词”,即介词结构要放在谓语前面)
(5)我们为了学习汉语来到了中国。

(“为了学习汉语”是表示目的的状语,要放在谓语前面)
(6)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打排球。

(作状语的介词结构要放在谓语前面)
三、答案:1.情感的穿越,心灵的震撼,那些新闻背后,那些人生背后,那些爱情背后,那些生死背后,有无言的大震撼,有拈花的大感动,有自孤峰顶上坐起观灯的大境界,有泪水欢颜、酣畅淋漓的大世界。

解析本题从拟写导语的角度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生动的能力。

考生在解答时要抓住“背后的故事”栏目的特点,分析例句的句式与修辞手法,在拟写时既可以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也可以使用其他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反复、对偶等。

2.(示例)①你,温文尔雅,让我魂牵梦绕;你,秀外慧中,让我心驰神往。

祝一路顺风,一生平安!
②有人说您是蜡烛,我说您是融融春风,让我在风雨后看到了彩虹。

祝您越活越年轻!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得体。

答题时要把握特定的情景——高中毕业前夕,符合赠言的特点,表达惜别情和对未来的祝福,符合对象的身份。

3.(1)噩耗消息(2)悲痛欲绝十分不安(3)竭尽所能安心养病(4)光顾回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