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株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8株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当阳市的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分离到的358株粪肠球菌的耐药情况。
结果分离到的358株粪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标本,分别占:30.5%和26.4%,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 粪肠
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和
1.0%。
结论粪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重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流行。
【关键词】粪肠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48-02
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浸入性操作的增加,肠球菌属作
为条件致病菌所致医院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肠球菌属中尢以粪肠球菌所所
致感染为最常见,近年来其耐药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耐
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药物肠球菌(HLAR)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
粪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状况,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1月
至2013年3月分离到358株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358株粪肠球菌分离来自当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住院患
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脓液等各类标本,药敏试验质控菌株为粪肠球菌
ATCC29212,购自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
1.2 仪器与试剂
菌株鉴定用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革兰阳性菌鉴定/药敏板条及
配套试剂均购自美国BD公司。
1.3 方法
各类临床标本经常规培养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为感染病原菌后分纯培养后放
置到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上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高浓度庆大
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耐药情况由仪器直接测定。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
粪肠球菌主要来自于泌尿道、呼吸道以及菌群失调患者的粪便标本,其中尿
液标本109株,占30.5%;痰液标本95株,占26.4%;粪便标本39株,占10.9%,具体见表1。
表1 358株粪肠球菌的标本分布构成比
3.2 菌株临床科室分布
粪肠球菌的院内分布较广,多个病房都分离到该菌,其中分离最多的是重症
监护病房(ICU)73株(20.3%),其次呼吸内科69株(19.2%),具体分布见表2。
表2 358株粪肠球菌临床各科室分布构成比(%)
2.3 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358株粪肠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及利
福平的耐药率均>80%,而对四环素及左氧氟沙星均>60%以上,只有糖肽类的万
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和1.0%,见表3。
表3 358株粪肠球菌对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
3 讨论
近年来,肠球菌引起院内感染的比例增多,尤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如术后、免
疫抑制、器官移植以及心、肺、肝、肾等疾病的患者,容易侵入体内或易位,导
致局部或全身感染[2]由于肠球菌属中以粪肠球菌的感染为最常见,所以对其的临
床分布及其耐药率回顾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我院的粪肠球菌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神经内
科以及神经外科,从分离株的标本来源看,处于1、2位的为尿液和痰液标本,
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3, 4],值得注意的是,分离株中10. 9%的粪肠球菌来源于菌
群失调患者的粪便标本,这可能与临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尤其第三、四代头
孢菌素的广泛使用所致菌群失调有关。
肠球菌属多重耐药和高耐药相当严重,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天然耐药性,几乎
所有肠球菌对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高水平除外) 抗菌药
物天然耐药[5]。
根据表3可以看出,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利
福平的耐药率达80%以上,基本上失去了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只有糖肽类的
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比较低,分别只有1.1%和1.0%,提示糖肽类抗菌
药物仍是临床治疗粪肠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
但是随着糖肽类药物的大量使用,VRE感染逐渐增多,近年来常见对VRE的报道[6]。
因此临床上对于粪肠球菌感染
治疗时要慎用糖肽类药物以免诱发耐药菌株的流行,避免其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
流行。
对于粪肠球菌所引起的感染,采用联合氨基糖苷类用药是临床常用的手段,
本试验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链霉素耐药率分别达20.6%和
35.1%,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达57.2%。
因此, 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治疗更具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刘亚力,赵月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临床微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0,10(5):399-400.
[2]周铁丽,郑佳音,王忠永,等.282株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
学,2004,16(12):10-11.
[3]杨敬芳,时东彦,李继红,等.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4,14(9):1060-1063.
[4]陈瑜,严建平,吕火祥.肠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医学,2007,29(5):458-459.
[5]张媛,张鹏,吴尚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7,17(9):1178-1180.
[6]KolarM, UrbanekK, Vagnerova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antibioticuseon the occurrence of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J]. ClinpharmTher,2006, 31( 1): 6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