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有关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有关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祭祀圈与信仰圈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的研究方向以及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做了简要的综述,希望为以后学者做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反思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祭祀圈;信仰圈;研究方向

有关祭祀圈与信仰圈的概念,日本与台湾方面的学者研究较多。最早给祭祀圈下定义的是日本学者冈田谦,他在《村落与家族——台湾北部的村落生活》(日本社会学会年报,1937年)中认为祭祀圈是“共同奉祀一个主神的民众所居住之地域”。在冈田谦提出祭祀圈概念之后, 台湾学者刘之万、王世庆、许嘉明的研究也涉及到了祭祀圈这个问题。其中,许嘉明在《祭祀圈之于居台汉人社会的独特性》(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8年)中认为,地域组织的基石有三:移民历史;共同聚居的地域范围;共同的祖籍。施振民在《祭祀圈与社会组织:彰化平原聚落发展模式的探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3年)给祭祀圈的概念下定义指出,祭祀圈是以主神为经、以宗教活动为纬、建立在地域组织上的模式。这样,施振民的研究突破了祭祀圈是宗教信仰的地域范围的单纯指涉,延伸到地域组织、宗族组织、人群分布等领域。同时,他引入了历时性思考,认为祭祀圈也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过程的重要参照点。庄英章在《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的研究中虽没有明确地提出祭祀圈的概

念,但是他认为祭祀圈是基于自然系统、水利系统与交通要素形成的,应该以“地”而非“人”为因素来理解祭祀圈。八十年代,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林美容在《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7年)通过考察草屯镇的实地田野经验认为:祭祀圈是为了共神信仰而共同举行祭祀的居民所属的地域单位。祭祀圈的最根本标准在于收丁钱,在划定神明祭祀圈的诸多标准中依照其重要性可依次表述为:(1)建庙或修庙居民共同出资;(2)有收丁钱或募捐;(3)有头家灯主;(4)有演公戏;(5)有巡境;(6)有其它的祭祀活动。在这六条标准中,满足一条以上才可以认定为祭祀圈。

林美容在祭祀圈理论之后提出了信仰圈的概念,她在《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台湾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认为信仰圈是某一神明或其分身之信仰为中心,通常历史上大的庙宇,其主神较有可能发展出信仰圈,不过信仰圈的主神也可能是没有庙宇的,信仰圈即是以一神为中心,其信仰的对象就只包括该神及其分身,若该神是某一庙的主神,信徒的祭祀并不包括庙宇中其它的配祀神、从祀神等,它是志愿性宗教组织。信仰圈涵盖一定的地域范围,其范围通常超越最大的地方社区范围。然后她又提出了认识信仰圈的三条标准:(1)有独立于庙宇之管理组织与祭祀组织之外的大型神明会的信徒组织(2)有公庙性质的分香子庙;(3)有很多来自外地的群体性请神。以上三

者任一都可以标示是否有信仰圈的存在及信仰圈的范围。

对于祭祀圈和信仰圈与地方社会文化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取向,第一是将祭祀圈置于地域组织研究的框架下,通过对祭祀圈的考察,来探究族群关系、生态环境以及语言文化等因素对特定地域关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钱杭的《忠义传说、祭祀圈与祭祀组织》(选自《史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年第1期)先梳理了薛昌宋父子的相关传说与历史记载,认为以忠义传说而建立的神庙,其功能是满足民众在灵魂关怀方面的宗教需求。然后通过对神庙的宗教活动来研究其祭祀圈的形成与祭祀组织的结构特征;张友庭的《寮村的“张公信仰”及其祭祀圈的扩大——当前中国东南宗族重建过程中村落文化整合的个案研究》(选自《社会》,上海大学,2006年第4期)从文化人类学中的祭祀圈理论出发,以福建寮村民俗中的“张公信仰”为切入点,描述了作为祭祀对象的“张公”从“私家神”到“角头神”再到“村落神”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张公信仰”祭祀圈的扩大和巡神仪式中村落轮值制度的研究,提出了“现代宗族”的核心概念和“现代宗族家族化”的分析模式,讨论了在村落范围内公社集体主义体制解体以后,宗族集体主义和村落集体主义的共生共变所呈现的村落文化形态的新变化;孟雅丽《神圣的祭坛——三川土族祭祀圈的人类学考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中通过对包括纳顿在内的祭祀活动的考察,进一步以主祀神、参与群体及结合原则的不同,将祭祀圈这一地域组织分

为村落性祭祀圈、“本家”联村组织和超乡镇的祭祀圈三个层次加以探讨。廖顶容、唐先柏在《七美西海岸文化地景、生活空间与传统祭祀圈、产业活动之关系》一文中把传统的祭祀圈切入文化地景以及生活空间进行研究,从祭祀圈不同范围来了解七美和马公神明典故与空间关系,反思信仰后回归生活的思考,社会变迁下人们的生活、空间组织如何被延续等问题。揭示民间信仰与村落之间的关系;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7年第62卷)通过对草屯镇的所有地域性民间信仰的组织与活动作一一详尽的探讨,来厘清祭祀圈的内涵和本质,并了解台湾汉人社会地缘组织的原则和特性。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通过对苏松地区民间信仰中各种祭祀圈的研究,来考察地方人们的信仰行为,并深入理解苏松民众的信仰观念。

还有最近的研究取向是对于祭祀圈和信仰圈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宋天瀚在《“祭祀圈”理论的再思考-一个历史学观点的考察以清水岩为例》的文章中指出,许多文化人类学界中对于寺庙街庄的研究理论,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祭祀圈”、“信仰圈”、以及原乡信仰、庙宇与村落关系等等理论,在一些个案的解释有相当的局限性,作者希冀通过借着考察寺庙信仰的机会,利用信仰的变迁检验诸多学者所提出的内地化与土著化等理论。作者还认为文化人类学者所尝试建立的理论,由于缺乏长时期历史演变的考证,所建立的

研究模型往往落入了一种想象的框架,并且这种想象的框架在不同的研究课题中不断的延伸。

对于祭祀圈与信仰圈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再到对其反思和批判这整个过程,呈现出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与民俗学等学界的重视与思考。理论的不断创造与重构的过程便是人们对知识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过程,当然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片沃土。对于不断变迁的社会,人们需要质疑那些被认为近乎真理的理论,或许这样,人类才能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冈田谦,《村落与家族——台湾北部的村落生活》,日本社会学会年报,1937年

[2]许嘉明,《祭祀圈之于居台汉人社会的独特性》,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8年

[3]林美容,《由祭祀圈来看草屯镇的地方组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7年

[4]聂家昕、黄波,《人观理论视角下的祭祀圈研究》,学术论坛,2009第12期

[5]林美容,《祭祀圈与地方社会》,台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6]林美容,《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