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服装市场品牌的缺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我国服装市场品牌的缺失
入21世纪的今天,服装的消费不仅仅是款式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这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市场的现实。
品牌在为服装做出各种解释的同时,已经自觉地赋予了服装文化上的意义。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服装消费理解为一种文化消费,与观看电影、
欣赏艺术品划为同类,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性消费,而且服装是消费者
的一种自我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内在表达。
但在中国当前的
服装市场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缺乏这种意思的质感。
中国品牌所缺失的
文化内涵,在西方品牌上却有很大的体现,是什么造成中西方品牌价值上
如此大的差距?这一问题已经为众人所探讨。
一、西方国家服装品牌的文化意思表现
纵观西方服装文化史,价值观追求的表现往往以各种“主义”的方式
进行,其基本框架主要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两条主线,其文化样式性发
展为几种鲜明“风格”,主要有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等,经常交互地
重复地出现。
服装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西方文化史各种“主义”进行时,都能看
到服装文化的鲜明表现。
如文艺复兴时期,是从复古到创新的一个转变,
以人的中心观察问题,赞美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以人性代替神性,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幸福生活,表现自我。
在这样的文化与价
值观下,开始有立体剪裁的理念,女服的连衣裙,领口开得很大,胸口袒
露很多,高腰身,衣长及地,外套有华丽刺绣,色彩明快,流行高跟鞋。
女性充分表现自我。
西方设计师品牌也是如此,设计师把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融入服装中,使其服装并不只是由纤维和线条组成的,在它的每一根纤维里,流淌着设
计师的灵魂。
当这种理想自我—品牌个性文化,为众多消费者所欣赏并接
纳时,形成了品牌文化。
国际上的顶级服装品牌大多是设计师品牌。
如法国的香奈尔、皮尔卡丹,意大利的普拉达、阿玛尼,美国的加尔文克莱因(CK)和拉尔夫等,
这些品牌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设计师把个人灵魂和个性注入进服装里了。
在这里,设计师的风格就成为了服装的风格。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服装业其实并不是制造业,而是艺术行业。
服装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创意出来的。
二、中国服装文化意识表现的盲区
反观中国服装史,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是缓慢的。
在漫长的奴隶制、
封建制历史演进中,它迟迟没有确立一个科学的裁剪制造体系。
甚至可以说,在服装文化领域,尤其是封建后期,中国服装是不能够与西方并驾齐
驱的,只能作为整个东方服装的一个分支派别加以认识和理解。
1、社会习俗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提倡勤俭节约的国家。
勤俭,是一
种公认的美德,这与古时候思想家的大力提倡是分不开的,反映在服装上,就是整体结构上相对的“简”。
2、哲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古代服装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
是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
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宇宙的和谐,在与环境相统一的服装体系中,更注重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其本身,
亦要求“统一”。
因此,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了缝合的产生,这
是哲学体系影响的审美观念的一次突出表现。
3、对人体认识的差异。
中国,精神追求的含蓄性,人体服从于“天”的认识,导致服装有其含蓄性。
不可能出现紧身,强调性感表露的情况。
在服装的制作上,也只强调二维空间效果。
并形成自己一套脱离人体曲线
美的审美标准,如晋代“曹衣出水”和唐代“吴带当风”。
因为这样的历史文化原因,使得中国品牌创新少,模仿多,不注重文
化内涵,技术与文化研究发展上的不平衡至今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效率”问题。
因为对价值观念的困惑,思维和创造力的限制,阻滞了服装产业创
新能力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除了历史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三、中国服装品牌效应的意识取向
中国服装品牌今后应更注重文化这个概念。
服装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
的精髓和特质在品牌中的沉淀和提炼,它赋予服装品牌以生命力,促进服
装品牌形象的形成。
延展的服装品牌文化有包括企业历史、经营理念、价
值取向,以及设计师组合了各种元素和设计灵感赋予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时代特征、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等。
服装品牌文化是内在的、无形的,需
要通过品牌的其他要素来表现。
服装品牌文化思想在于它的核心识别,它
是服装品牌使命、价值主张和个性灵魂的集合。
文化是一种包容的环境,服装与文化无法分割。
保持文化中的个性更
是重要,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
首先,文化影响着我
们每一个人,塑造着每一个个体。
只有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服装设计
和表达,才能确保在这个文化交融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个性;其次,越是
了解自己的文化,就越会对别的文化产生敏感。
不是要去复制或者抄袭哪
一个国家的文化,而是尽可能地去找到一种认知和尊重它的方式。
不同理
念的交流常常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文化需要一个开放的空间来生长;第三,要了解文化运作的规律。
设计与其他任何创造性的工作一样,都要
遵循规律进行。
了解了规律后才能创造性地超越和打破它。
中国服装需要以一种适合自己的文化来运作品牌,把服装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