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知识点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知识点61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此处特地整理编辑了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中铁路工程辅导资料,希望可以对参加2011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锚喷支护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应用1
不良的地质条件和特殊的水沙条件,决定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泄洪、排沙、发电建筑物在黄河左岸集中布置的总体格局,最终形成了泄洪洞、排沙洞、引水发电洞、交通洞、排水洞、灌浆洞、施工洞、吊物井、通风竖井、电缆井等100多个洞室组成的洞室群挤在左岸约1km2的单薄山体上。
左岸山体为砂岩、粉砂岩和黏土砂岩,且被20多条大小断层切割,山体上下游均有冲沟切割。
岩层层面接近水平(倾角8~12),节理裂隙发育,存在分布不规则的层间剪切破碎带和多层泥化夹层。
在如此复杂的地质和地形条件下,进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实属国内外罕见。
因此,中外建设者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措施。
在采用种种先进施工技术中,锚喷支护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运用,并显示巨大的生命力。
一、进出口高边坡的锚喷支护
1.进口高边坡锚喷支护
小浪底工程将泄洪、排沙、灌溉和发电洞等16条隧洞进口组合成一字形排列的10座进水塔,其上游面在同一竖直面内,总宽度276.4m.为了布置进水塔群,在小浪底工程黄河左岸风雨沟进行了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形成了塔后走向NE23倾向NW,最大坡高120m,坡脚前缘宽277.30m的进口高边坡。
这里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对高边坡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①左岸工程区规模较大的F28、F236、F238和F240断层在进口地层都有出露;在开挖过程中,还揭露出十几条小断层。
②节理发育,个别地段形成节理密集带,节理面多附有泥膜或泥质充填,对塔后边坡稳定具有控制作用。
③层间剪切破碎带。
④在砂岩中发现有30层夹泥层,出露最长的达53.5m.
通过分析和施工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小浪底工程采取了一系列保证进口高边坡稳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