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4.1旅游规划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旅游规划学案
●课标要求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课标解读
1.了解旅游规划的概念,明确旅游规划的意义。

2.通过分析旅游景区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主要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3、掌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理解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并学会案例设计。

●新课导入建议
运城盐湖地处山西晋南盆地,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肤,可与以色列死海相媲美,因而也有中国“死海”之称。

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时期,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

运城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眉鸣条岗,西连涑水瑶台,东接黄河古渡,湖光山色,景色奇特。

思考:运城盐湖要发展为旅游胜地,该如何进行规划?导入新课——旅游规划。

●教学流程设计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
响。

2.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重点)
2.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重难点)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1.
2.主要内容
上图是“规划之鹰”,其各部位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1.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1.内涵
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导向旅游过程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的需要
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目的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意义提升品位;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2.
3.设计的两个要求
(1)最为重要的规划设计:对景点的规划设计。

(2)旅游交通和各种服务设施设计的依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

2.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时,提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
【提示】①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②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③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1.品牌之争。

2.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3.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

4.不顾市场需求,盲目开发。

据教材图4.1“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分析:
1.一个区域旅游规划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旅游资源(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2.客源市场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影响旅游资源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3.区域旅游业起飞,依靠的两个翅膀是什么?
【提示】交通条件及其他基础设施、住宿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4.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提示】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更是以10万人计。

随着游人的增多,动物自然隐退到景区内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了,沟内有名的五彩池,这一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的水位大幅下降。

(1)试从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

由于游人增多而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今后在旅游管理工作方面应注意什么?
【解析】旅游活动中会出现各种环境问题:①环境污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会产生各类废弃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如旅游交通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造成水污染,乱抛垃圾造成的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②对动植物的破坏;③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针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搞好旅游规划,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答案】(1)由于旅游者增多,沟内经营规模的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
下降。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结构的破坏。

(2)为了保护沟内生态环境,可确定“沟内游,沟外住”的总体思路,确立“以开发为目标,
1.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示】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2.景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提示】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比旅游规划更具体、更切实。

3.为什么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
【提示】景点是景区的核心,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吸引物,景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所以要把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放在景区规划的最重要位置。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
根据下图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晋北的宁武,在黄土高原的深处,在人们以为荒凉无比的地方,竟隐藏着一个神秘异常的佳境。

那里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

这些完全不同的景观,简直就像一个浓缩的旅游集锦,但就是这样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游人却很稀少。

目前,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1)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状况都较好。

(2)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旅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思路点拨】由材料和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该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山地内部,不便的交通条件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限制因素,当地应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宁武有林海、草原、沙漠、冰川、佛洞、悬棺、悬空寺、千年古城,旅游资源种类多样,特点各不相同,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都较好。

第(2)题,宁武县交通不便,旅游服务设施落后,当地政府开始时的宣传力度不够,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并且周边有非凡性较为突出的著名旅游景点,因此游客稀少。

第(3)题,旅游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不和谐之音主要包括:品牌之争、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等。

措施合理即可。

【答案】(1)集群地域组合
(2)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旅游服务设施落后;该地经济欠发达,且离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远;四周有著名的几大风景区,且非凡性较为突出;当地对该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较为稀少。

(3)品牌之争、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低水平开发屡见不鲜、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开发等。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

[图表展示]
教材P52图4.1“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解图精要]
1.由图可知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住宿设施、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社会经济因素、其他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等六个方面。

2.这六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体。

[图表应用]
下列旅游规划组成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A.旅游吸引物和活动——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B.住宿设施——宾馆、野营地
C.交通条件——通信网络
D.社会因素——医疗保健
【解析】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属于社会因素;通信网络属于其他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属于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答案】 B
海南岛凭借其独特的地域风光、民俗风情以及海南省政府的大力宣传,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休假。

2011年接待各地游客近3 000万人次,外国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俄罗斯游客逐年稳步增加。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分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有哪些()
①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质量高
②海南与俄罗斯自然环境差异大
③海南是距俄罗斯(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
④俄罗斯是距海南岛最近的发达国家
⑤海南有相对宽松的旅游政策且旅游费用较低
A.①②B.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⑤
2.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①喀斯特地貌②热带滨海和岛屿风光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A.②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首先是因为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滨海风光,堪比夏威夷,与俄罗斯自然环境差别大,并且旅游政策灵活、旅游费用相对较低;其次,海南是距俄罗斯(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第三,海南岛热带滨海、少数民族风情和岛屿风光特色突出。

【答案】 1.D 2.C
3.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什么?
(2)为促进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开设特色野禽珍味餐馆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3)若在此处建一假日休憩中心,选址在何处较好?理由是什么?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

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吸引物的景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相应的旅游资源。

【答案】(1)生态旅游(2)不合适。

该地以生态旅游为主,为突出其景观形象,需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不宜大量捕食。

(3)假日野营地和游憩中心应选址在城镇与海滩之间,靠近海滩的位置。

靠近海滩,气候环境好;从城镇到海滩之间可建设便利的交通线路,与现有交通线相连;选址处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选址处傍海,美学价值高。

4.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分布图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A.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
B.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C.地貌景观和气象景观
D.生物景观和风土景观
(2)简析西藏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

【解析】本题以西藏旅游为背景考查旅游相关知识。

第(1)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第(2)题,西藏冬季和初春气候干寒,风沙大,空气含氧量较夏季明显降低,且许多地区和路段为冰雪覆盖,交通不便。

故夏季游客多。

第(3)题,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应从拉萨所在的位置、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关系来分析。

而客源市场条件从经济距离看不利,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市场潜力巨大。

【答案】(1)B
(2)夏季游客数量多。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炎热,而西藏相对凉爽,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适合旅游。

(3)从区位条件看,地处青藏高原,位置偏僻;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不同方式进入旅游地。

从客源市场条件看,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距离较远,冬季游客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