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第12课实体机器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案第12课实体机器人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案第12课实体机器人
第12课实体机器人——游宁夏
一、教学目标:
让用实体机器人在微缩的宁夏旅游线路上,像观赏景色一样按指定的旅游线路行走。

二、教学重、难点:编制程序
三、教学方法:举例法
观察法
四、教学时间:1课时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搭建机器人
(1)、搭建机器人的步骤如图12.2到图12.7所示。

两个电机分别连接1、2端口,左右侧的灰度传感器分别连接A、B端口,实际组装过程中,为了保证连接牢固,可以多用些“转轴”。

(2)、登录 Irobot3D,打开图形化程序编辑窗口,按图128所编制程序,设置相关指令的属性。

(3)、指导学生完成搭建。

3、编制程序
完成“游宁夏”任务的程序如图12.8所示。

三、下载程序与调试运行
按图12.1所示,在一张浅色的大纸上画一个椭圆,把机器人放在椭圆线上,让它两侧的灰度传感器正好位于椭圆线条的两侧。

打开机器人电源,执行程序, 观察机器人是否会不断自动调整行走方向,始终沿着椭圆线路前进。

1.本节课“游宁夏”任多中提供的旅游线路是一个椭圆,请自己另外设计一个旅游线路,让机器人完成任务,观察效果
2.通过完成“游宁夏”任务,结合生活中的需求,你还有哪些新奇的应用机影金点子? ,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案第11课实体机器人一感应式风扇
第11课实体机器人一感应式风扇
一、教学目标:
用实体机器人制作一个感应式风扇
二、教学重、难点:搭建机器人,编制程序
三、教学方法:举例法
观察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所谓感应式风扇,就是在普通的风扇上安装一个传感器。

当传感器发觉风方一定距离范围内有人时,就启动电机,让扇叶旋转送风:当传感器发觉定距离范围内没有人时,就停止电机,如图11.1所示,使用感应式风扇节约能源,延长风扇使用寿命。

下面我们制作一个机器人风扇,用连接件模仿风扇的暗叶,用电机驱动扇叶,在机器人上安装一个障码传感器,用来检测风扇前方是否有物体,可以用普通的物体模拟吹风扇的人,当障碍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物体时,就让扇叶旋转:检测不到物体本时,就让扇叶停转
一、搭建机器人
搭建步骤:搭建机器人之前,先给主控器装入6节5号电池,按图11.2和图113所示步骤搭建。

在图11.2的第(3)步安装十字棒时,两侧都要用“轴套”固定建完主要部件后,把电机连接到端口1,把障碍传感器连接到端口A。

实建过程中,为了使部件之间连接牢固,可以多用些“转轴”
二、编制程序
在完成本任务过程中,用障码传感器检测前方有没有物体,并根据检测结,执行不同的动作。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需要用“i判断”指令口来检查传感器返回的值,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要完成的工作在程序编辑窗口拉出“拖拉”菜单后,把鼠标指针指向菜单中的“流程”单击“流程”子菜单中的口.即可在程序编辑区中设置“道f 判断”指令□和“结束判断”指令”,设置后的效果如图114所示,他口指令和d指令总是成对出现,它们合起来组成一条完整的条件判断指令。

1、登录 I Roboto3D,打开图形化程序编辑窗口,新建程序文糖。

使
用“拖拉”菜单把
指连接到指今下方
2、把鼠标指针指向左下方的绿色连接点,按住左键向下拖动鼠标,松开左键后,弹出“拖拉”果单,把鼠标指针指向菜单中的“流程”,弹出图10.14所示的“流程“子菜单
3、单击子菜单中的也□,在程序编辑区设置口
4、单击程序编辑窗口左侧指令库中的“逻辑”,显示“逻辑”类指令
5、单击指令库中的“侦测”,显示“债测”类指令,如图11.8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在编辑区放置m把)拖动到左面的框中,得到
6、再单击指令库中的“变量”,显示“变量”类指令,如图11.9所示,仍然用同样的方法在编辑区放置,把拖动到
7、选中啤碍,在它对应的属性面板中选择A端口,如图11.10所示
8、在它对应的属性面板的“数值”框中输入“1”,如图11.1所示,然后把(障碍)C拖到指令右侧的方框中。

9、把鼠标指什指向下动,松开左键后,弹出“拖拉”果羊,把鼠桥指针指向菜中的“驱动”, 指令左下方的绿色连接点,按住左键出“驱动”子菜单10、0单击子果单中,把该指令添加到程序编辑区中,结果如图11.5 编程过程中,指令间的连接线用走动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序的走向。

通过观察连接线是否在走动,可以判断指令是不是合理地连接在一起了指令,在它对应的属性面板中把连接口设置为“1”,在相
三、下载程序与调试运行把程序下载到机器人的控制器上。

四、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学生继续练习
到达出口
第三篇:第12课教案
题目:第十二颗民族团结之家:
教学目标:
一、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围绕“民族团结”的话题,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周围的民族团结事例,谈谈认识和体会,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二、汉语知识训练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

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精致、间、和睦、泡、善于、品尝、朴素、无比、跳。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

(1)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

(2)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3)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

(4)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3.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戴、致、泡、善、品、尝、朴、素、跳”组词、书写、使用,逐步掌握识记汉字和用汉字组词的规律。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时间: 7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那个货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1.重点掌握态度,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
头、敬爱。

等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

课型,课时:新课,两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你的家庭生活,家庭气氛怎么样,平时和过节时大家是怎样度过的。

二、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懂为止。

提倡在小组中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民族团结与和谐。

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例如:
1.邻居李大婶为什么说“我们”家是民族团结大家庭?2.算一算“我们”家十一口人是哪些人,哪个民族?3.二婶有些什么特点?4.三婶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5.大家为什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6.除夕夜,奶奶做了几种饭?7.“我们”一家人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8.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干什么了?9.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说“我们”家很有意思? 10.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
1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我们”家的和睦和团结?
三、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
作学习。

2.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

各组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老
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回答。

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抢答教科书上的课文练习。

由学生自己主持,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抢答的题多,回答得正确。

四、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课文朗读,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形式,争取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帮助他们解决。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词语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

2.从汉字的意思和组合方式学习词语。

作业布置:1.把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预习后面的词语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在实际生活中来运用本课生字和词。

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词的意思和实际运用。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1.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能运用划,和睦、泡、善于。

教学难点:1.和睦、泡、善于,拖等词语的词意和实际运用。

2.掌握生词的书写规律。

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范读法,领读法,讲解法,合作探讨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师生合作在黑板上听写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进行组词、组成词组、造句。

一、听力训练
1.完成教科书课文一课后练习的“听力练习”。

2.老师讲述一个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故事,突出和谐、欢乐
的家庭气氛,然后让学生就其内容回答问题,做练习,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在听力训练上,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听力基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老师改编课文的地方;听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即可。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尽可能做到完善。

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

2.进行朗诵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

(2)进行小组朗诵表演,小组之间进行评比,看哪一个小组朗诵得好。

3.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至第二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三至第四自然段为第二段,第五自然段为第三段。

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我们”家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一“我们”一家人欢度除夕夜一“我们”一起唱起民族团结歌。

“我们”家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过春节时,家里都充满了欢乐、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听力训练 1.复述课文
二、说话训练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我们”家的幸福和谐气氛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1.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熟读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3.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书,讲解,小组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2.利用课文教材,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感恩,使学生体会到友善,宽容,如何对待比自己强的人。

教学重点: 1.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句型,能结合情景实际运用。

2.能根据提供的话题进行真实交际,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课件。

教学方法:领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

得跟。

一样。

: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

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第一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词语;第二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第三步:设计情景运用词语。

例如:和睦师:邻居李大婶是怎样夸“我们”家的?
生l:她说,你们家真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啊!师:我们班和睦吗?
生2:我们班很和睦,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师:你们家和睦吗?生3:我们家当然很和睦。

生4:我们家特别和睦。

无比
师:大家为什么喜欢三婶的祝酒歌?
生1: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给全家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喜悦。

师:听了民族团结的报告后,你们有什么感想?生2:我们无比高兴。

生3:我们无比珍惜民族团结。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1.不知是谁:不知是谁把我的东西碰到了地上。

2.。

得跟。

一样。

:他说得跟真得一样,我可不会上当。

3.的:我们班的板报是古丽娜设计的。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先明确关联词语“不仅……而且”“虽然……但
是”的意义和作用,然后运用它们把下面的句子连成复句。

例如:师:二婶怎么样?
生1: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千干净净。

师:用“……而且”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

(1)夏天到处是绿色,空气好。

好玩的地方也多。

(2)在学校学习大家可以互相帮助。

老师还可以指导我们。

(3)我们要学好汉语。

我们还要用汉语学好数学和科学课。

(4)在学习上他经常帮我。

他还经常带我去公园玩。

师:汉族和满族的风俗相同吗?
生2: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

师:用“虽然……但是”把下面的句子连结成复句。

(1)天气很热。

球赛仍旧按时举行。

(2)考题有一点难。

同学们还是做对了。

(3)超市的人很多。

购买东西还是很方便。

(4)你说得都很对。

他恐怕还是不肯接受。

尽量设计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学习内容,用所学句子进行造句。

口语好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词语、句子说话;没有口语基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用这些词语、句子进行替换、模仿训练即可。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一、用情景法学习词语
二、用组合法学习句子
作业:朗读课文(三遍)。

按课文内容提出三个小题。

课后反思: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谈我们的学校,包括学生的民族成分、大家的学习情况、课外活动气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等。

下面我们来阅读课文,了解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的学习生活吧。

二、阅读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

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早晨大家是怎样来上学的?(2)校园被什么打扮得更加美丽?
(3)课堂上学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说窗外格外安静?(4)课文写了哪些动物、植物?为什么要这样写?
(5)下课后同学们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又写鸟儿、动物赶来凑热闹呢?(6)民汉合校的生活怎么样?
(7)课文既写学生的生活,同时又写动物、植物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写?
2.回答问题。

(1)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学生口语能力差的班级。

(2)在小组中作准备,学生自由提问和回答,获得完善的答案。

(3)小组作准备,由一个小组的同学提问,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答对者记分,并获得提问权。

3.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段,第二至第三自然段为第二段,第四自然段为第三段。

请学生总结各段的意思。

各民族小学生来到学校上学一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上课、做游戏一他们在民汉合校学习、生活得很快乐。

课文讲述了一所山区的民汉合校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突出了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和谐、有趣和欢乐。

三、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

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的错误。

学生口语较差的班级,可以由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或是跟录音读,最终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老师领读时,要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清楚、停顿得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看着课文能够自己读。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
阅读课文按课文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按自然段分析课文作业:
口头作业:熟读课文二。

书面作业:写一写这所民汉合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景。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之家(练习)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二,讲授新课
把练习题先一个一个的让学生在书上和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做做,老师检查学生做的练习题,然后做对的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师生一起判断正误。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

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

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

(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

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

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

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

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

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

板书设计:第一课:校园里的画(练习)
一、听力训练
把课文改编成一篇听力短文,突出民汉合校中各民族学生学习在
一起、玩在一起、欢乐在一起的主题。

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位同学在小组中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有困难者,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直到他们能够基本上讲出课文的内容。

2.进行朗诵比赛。

(1)分小组作准备,学生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

(2)各小组的同学参加朗诵比赛。

然后由学生自己评价,评出优胜小组。

第六节课用于机动,可以结合前五节课的学习,发现学生的不足,通过本课学习进行弥补。

此外,还可以安排疑难字词和句子的强化训练。

如果汉字多,也可以安排专门的汉字学习。

四年级的汉字学习以熟悉汉字结构和运用汉字结构组字为主。

3.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三、布置作业
口头作业: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同学们在一起的欢乐和谐场面。

关于第六节课的安排课后反思:
教学题目:第十二课.课文二第六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的读和写法,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

2、学习本课生词,能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的部件和结构。

3.能正确读准词语的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用“生词语组词而造句;
5.词语讲解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6.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会本课词语使用。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的写出词语。

教学难点:能够用词语进行简单的造句。

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范读法,讲解法等
教具:字典、课本、黑板教学内容: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1.首先老师引导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分析它们在够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组成词组。

学生查词典找出下列词语地词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词语。

然后师让生说出自己找出的词义并让他们造句。

看拼音,查词典,学习下列词语。

一、汉字学习
分析汉字结构,找出部件(构字的单位),分析它们在构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功能,用它们来构成新字。

1.对本课的重点汉字进行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戴、致、泡、朴、跳。

上下结构的字:善、品、尝、素。

2.形声字“致、泡、朴、跳”。

3.会意字。

善:羊大(肥)入口为善(好吃)。

品:三个口来品尝。

4.形近字比较。

戴——载戴帽子、戴头巾、戴红领巾装载、载物泡——跑泡茶、泡开水、泡馕跑步、跑走尝——赏品尝、尝试、尝一口欣赏、赏识朴——扑朴素、朴实扑灭、扑火、扑去
二、学写汉字
1.教学时,主要应加强部件组合练习,让学生先分析汉字的部件,然后联系以前学过的汉字,找到部件相同的字,得出其中的构字、表音、表意规律。

2.用足字旁、戈字旁、口字底组汉字,然后组词,看谁组得多。

三、分析词语结构,学习词语的组合规律 1.榆树、松树。

具体的事物名+树/车/店(表示“类”的名词)树: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

车:汽车、牛车、毛驴车、马车。

店:商店、布店、饭店、鞋店。

2.穿戴、飘扬、敬爱、安静。

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或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表示类似的动作。

动词:穿戴、飘扬、饮食、行走、跳跃。

形容词:安静、敬爱。

关于口语交际活动
五、总结词语
老师讲解生词的读音和用法。

特强调发音。

解释本课每个词语的用法。

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读生词,拿出词语卡,老师出示一个词语,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词语,对词语进行了比较词性、意义、搭配、造句几个方面要求同学们会认与写词,而且理解词意。

学好词为课文大好基础。

四、布置作业:1.用所学的汉字部件组字。

2.按组合规律把学过的词分类。

板书设计:第十二课课文二词语)
词语学习词语裂解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课文二)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能只读课文并掌握课文的重要内容。

能够复述文内容。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老师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生活,提高学生的熟读法和快认识读法。

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熟练的朗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读句子能力。

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学方法:引导法,启动法,鼓励法,讲解法等。

教具:字典、课本、黑板,白板
教学过程:通过学习词语和课文内容进行复习,上一节所学过的词语和课文让学生读写,抽发纸条学生读课文,别的学生一边听一画出读错的词语。

后来老师又让全班学生朗读课文,谈话并提问方式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美术吗?给你们上美术课吗?
二、课文学习提示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生字的音。

四、老师引导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讨论课文内容。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二、阅读理解课文
小组准备,由一个小组提问,让其他小组的人回答,答对者记分。

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共同理解课文的意思。

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下面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一、真实交际
口语交际是汉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话题,联系真实情境进行表达。

这一节课应该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