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评价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评判作业答案第一部分(作业1至作业3)
作业1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测量
2、诊断性评判
3、个体内差异评判
4、自我评判
5、输入评判、过程评判
6、过程类指标
7、权重系数
8、预评判
9、访谈、测验10、有结构观看法
二、名词说明
1、教育评判:P3教育评判是评判者依照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定的活动。
2、教育评判标准:P92教育评判标准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判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者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等。
它由素养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三部分构成。
3、评判中的晕轮效应:P116
4、测验的信度:P164
5、测验的效度:P164
三、简答题
1、教育评判有哪些功能?P10
2、如何贯彻教育评判的科学性原则?P20
3、依照评判目的,教育评判可大体分为哪类?这两类评判的要紧区别是什么?P91
4、教育评判方案的要紧内容一样包括哪些方面?P91
5、在评判过程中,被评判者产生的要紧障碍心理现象有哪些?P112
6、问卷设计的差不多要求有哪些?P143
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重测信度
2、选拔性
3、水平性
4、全息性
5、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6、运用评判
7、认知策略态度
8、学习能力与交流能力审美能力
9、奖惩性教师评判观10、班级组织与治理
二、名词说明
1、学生评判:P223
2、教育目标:P231
3、学生自我评判:P252
4、教师评判:P274
5、教师自我评判:P296
三、简答题:
1、进展性学生评判观点的要紧内容和特点是什么?P270
2、从当前学生评判改革的趋势来看,学生评判的原则是什么?P230/P270
3、教师评判学生的常用操作方法有哪些?P262
4、进展性教师评判观的差不多内涵是什么?P282
5、学校能够对教师的哪些教育教学行为开展评判?P288/P324
6、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和途径有哪些?P298
作业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活动评判教学绩效评判
2、课程教学成效评判
3、进展性原则改进性原则
4、工作作风
5、机构职能
6、制度是否健全
7、工作打算内容是否全面8、常设的9、社会评判组织结构10、5 3
二、名词说明题
1、学校教学工作评判P327
2、课程教学质量评判P335
3、学校治理工作评判P357
4、学校治理工作绩效评判P372/P386
5、区域教育评判P422
三、简答题
1、能够从哪些方面评判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P355
2、通过课堂听课评判他人的课堂教学质量,评判者要做好哪几项具体工作?P340
3、能够从哪些方面评判学校治理工作的具体过程?P369
4、能够从哪些方面评判学校的办学特色?P373
5、开展教育评判有何意义?P422
6、评判地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关注哪些内容?P402
教育评判作业答案(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
第二部分专题研讨[学员可依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
范例1:
研讨题目:学校是否应该对教师进行末位剔除制?
小组讨论主持人和参加人员:[学员自己写]
研讨时刻、地点:5月9日14:30,教室
他人的观点列举及理论依据:
主持人:学校是否应该对教师进行末位剔除制?这种评判方式是否合理,请大伙儿展开讨论。
同学1: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评判制度。
“正在阻碍着基础教育的健康进展,给教师的专业房展和生存状态带来危害”,有重大弊端,不利于素养教育的健康进展。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倡导由“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转轨,目前各地教师评判中的“末位剔除”制从形式上看,考核的标准包括德、能、勤、绩各个方面,然而起决定作用的依旧教师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教师的做法,更加加剧了“应试教育”。
同学2:这一做法严峻阻碍教师的身心健康。
“末位剔除”评判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不管教师多么努力,总会有最后一名被剔除,给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导致教师之间不良的竞争,同事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
同学3:这一做法也危害学生诚信素养的养成。
末位剔除”评判方法实际上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教师,以此决定教师的升迁、去留。
导致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抵消学校诚信教育的成果。
自己的观点及理论依据:教师劳动不同于其他的劳动,是教育人的劳动,培养人没有放之四海通行的方法,这就注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天底下最复杂、最难以定量的脑力劳动。
假如以简单方式进行末位剔除,有可能劣币驱除良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名句,这一名句不但证明了教育的复杂性,同时也说明教育的长期性。
好的教育对人的阻碍是长期的,是一辈子的,是点点积存的结果,短时刻内是看不出来的,而末位待岗制往往考察的是一年的,短期的成效,这本身就违抗了教育规律,
有可能逼迫教师不为学生长远利益着想,只为了追求短期的教育成效。
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可谓深刻。
不是吗?在国际、国内竞赛上,我们通过短期培训,获奖可谓专门多,甚至能包揽前几名,但是最后真正的发明家、科学家能有科研成果者却并不多。
有时候,人只有脱离常规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但是末位待岗制,就会促使老师按照一定的刻板要求培养人才,不能使学生越过框框架架,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没有制造性,只会死学死做。
小组讨论结论:教师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专门行业,不能用简单机械的方法评判教师的工作,强烈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取消这种不合理的评判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能够促进教师进展的评判体系。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判,应淡化甄别,关注在原有基础上的进展和提高,评判机制应多发挥鼓舞功能,而不是剔除了之。
参与小组研讨的体会:在当前应试教育还有专门大的市场情形下,对教师进行末位剔除制更让人担忧。
许多地点考核教师的标准依旧学生的成绩,只要那个教师教出的学生成绩好,确实是好教师,就得到奖励,专门是在毕业班,这种现象尤为显现。
在这种情形下,末位待岗培训制度,会引导教师教育学生疯狂应试。
更重要的是,末位待岗培训制度,让更多的教师看到,教得再好,也有下岗的可能,因为即使一个学校所有老师差不多上特级老师,也有人要排到末尾,如此的制度能让老师安心教学吗?
世界上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都注重营造让教师安心工作的教育环境。
如,在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比利时、芬兰、葡萄牙等国,中小学教师都属于国家公务员;日本、韩国则对中小学教师单设教育公务员的职系。
在这些国家里,中小学教师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降职、免职,中小学教师职业是相对稳固的。
这些国家,我相信不是没有看到末位待岗培训制度好的一面,但同时看到了它对教育可能产生的破坏作用。
这些国家的做法,能否让我们一些动不动就拿教师开刀的教育治理者好好借鉴、反思?
据说,在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里,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务员具有身份保证权,即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降职、免职,中小学教师职业是相对稳固的。
既然在白下区事实上专门少有教师因“教得不行”而被踢出教师队伍,而是要犯下严峻的“教育事故”,或触犯“高压线”并造成严峻后果才有可能算做“不合格”,那就说明出台末位剔除的针对性并不强,对少数“不合格”教师,完全能够按照已有的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处理,什么缘故非要别出心裁地出此压抑教师心智的馊主意?
调动宽敞教职工的积极性的方法专门多,诸如关怀尊重、教育培养等等。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最省力,靠套“紧箍咒”来治理教师,确实省事多了,但并非上策,看起来有用却并非真正有效。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治理的人。
”(《教育论》)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的措施,要相信宽敞教职工的觉悟程度,不要用简单化的手段来取代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
好的治理,关键在于助长教职工的爱好和热情。
切切记住:一项制度遭到众多人的反对决不是什么好制度.
范例2:
研讨题目:
小组讨论主持人和参加人员:[学员自己写]
研讨时刻、地点:5月10日14:30,教室
他人的观点列举及理论依据:
主持人:当前教师评判工作中存在专门多问题,我们今天来讨论学校在评判某班主任的工作时,从哪些方面入手,采纳哪些评判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驱利避害?
同学1:教师评判指标的确定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能以单一的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师的唯独标准,而应从“德、能、勤、绩”诸方面进行全面评判。
一是差不多素养要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教学差不多功、一专多能诸方面加以评判;二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评判,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工作数量的做法,应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方法、工作态度来评判,专门要加强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独立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设计作业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能力、担任班主任及组织治理教育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评判;三是教育教学工作成果的评判,要重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既要有教学成绩的评判,又要有育人成绩的评判,变分数标准为效益标准。
同学2:教师评判要强调教师的专业进展和教师能力的提高,实现评判的进展性功能。
教师评判的目的差不多不再是原先的对教师工作的简单鉴定、认可、判定、证明和区分,把教师分等与排队,并进行奖励与处罚,而是注重为教师工作提供信息、咨询和改进的建议。
要通过评判增强教师的自我反省的要求和能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关心教师不断成长。
同学3:教师评判要将定量评判与定性评判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一样地说其内容比较单一、具体,而那些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素养”等,往往是内容比较综合,不易区分等级,假如过分追求量化,反而会阻碍评判的信度与效度。
因此,在运用定量方法开展教师评判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采纳定性方法,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采取定性分析,要认真查找对教师进行定量评判与定性评判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自己的观点及理论依据:教师评判应改变单一评判主体的现状,把自评和他评(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学校评)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评判过程中,评判者和被评判者要加强沟通和和谐,共同找出问题及其根源、优势和潜能。
改变评判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自评,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使自我评判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时期性检查、及时整改有机结合,使评判成为教师、学生、家长、治理者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成为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小组研讨结论:教师评判程序、方法必须简便易行。
专门是集中一定时刻的检查评估,内容不在全,时刻不在长,但要符合学校办学规律,不阻碍、不干扰教师正常工作,切忌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同时要防止主观、随意等不良心理阻碍和情感因素、人际关系的干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做到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不徇私情,更不能借评判之机,对教师进行打击报复。
应采纳多人评定法,幸免少数人说了算,要排除教师的疑虑,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评判结果比较准确、客观。
注重教师评判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反馈。
教师评判结果的运用关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阻碍,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导向作用,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专门注重教师评判结果的运用,对评判结果要进行纵向比较、综合分析,评判者和教师要充分地交流沟通,关心教师总结优点,查找不足,并分析产生问题的缘故,在此基础上给教师合理建议,以关怀的态度,具体指出教师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幸免只给教师一个笼统的评判分数或一个简单的结论。
教师评判结果反馈要以鼓舞为主,要注重爱护教师的自尊心,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关心教师认识自我,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参与小组研讨的体会:教师评判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确实工作,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着素养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必须抓实抓好。
第三部分案例描述及分析[那个地点是有关学生评判的三篇短文,请学员依照情形自择其一]
案例1
课题:投入真情,注重评判的人文关怀
差不多理念:有爱的评判、尊重人的评判能催化小孩心灵中的积极情感,使其具有自信心和连续进展的能力;肤浅的评判、敷衍的评判、刺难过灵的评判能拽住小孩心灵驰骋的缰绳,使其驻足不前。
——陈思
案例描述:记得有位老师上语文课时,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他刚点到那个同学的名字,全班同学都笑着窃窃私语,那位同学也怯生生地看着老师,老师示意她往下读┄┄原先,她患有口吃,平常,专门少有老师叫她朗读课文。
有一个句子她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的一个“非”字丢掉了。
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她却莫名其妙。
那位老师就说:“由于你太紧张,丢了一个‘非’字。
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行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她认真把那个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
这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
因此老师又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体会好不行?”
她害羞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就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
这简短的几句课堂对话,重新唤起了学生朗读的自信。
老师积极而机智的评判,既爱护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巧妙地关心学生解除紧张与不安,有利于小女孩战胜可怕的心理。
提问: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评判不断鼓舞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鼓舞他们“跳一跳,摘果子”,点燃他们信心之火呢?。
案例分析:
一、评判语言要“煽情”
充满机智的评判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敏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
如此的评判是依照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专门大的鼓舞作用,使评判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
鼓舞性评判并不是一味追求确信,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舞,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鼓舞下,每个学生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缘故就在于指出学生不足时,采纳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判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另外,能激发内驱力的评判,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防止鼓舞性语言惨白乏力。
也确实是说,鼓舞要以事实说话。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可比性材料:学生过去的有关情形(纵向可比)和学生在班级或更广范畴内所处位置情形(横向可比),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鼓舞。
具体做法:①挖掘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
如:“你的表现比诸葛亮还厉害!”(《草船借箭》)②与同学对比。
如:“你的方法最有独创性!”“如此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③与教师对比。
如:“你读得比老师还好!”④与自身对比。
如:“我确实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
二、善于运用非语言评判手段
鼓舞不光有话语,更表现在老师期许、信任的眼神,亲切、鼓舞的微笑。
除语言鼓舞外,情感鼓舞和动作行为鼓舞也是一种重要的鼓舞方式。
一个充满期望的眼神,一个赞扬的点头,一个鼓舞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鼓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判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夸奖。
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用心地听,诸如此类的体态语能够明确地传达如此的信息;“我喜爱你!”“请连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判:“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专门有道理!”
三、关注个体差异,重视个性评判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评判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进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判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进展。
课堂教学中的评判确实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探究创新精神,要发觉和进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进展中的需求,关心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进展,发
挥评判的教育功能。
如对外向型的学生能够说“你敢于大胆发言,专门勇敢”;对敢于创新的学生能够说“你的方法独树一帜,专门有新意”;关于胆子专门小,难得一次举手发言的学生能够说“你讲得专门好,再响亮地讲给大伙儿听一遍好吗”。
结语: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就必须加强教学评判艺术的修养,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榜样”(加里宁),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科学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爱的化身。
”
案例2
课题:谈真诚得体的评判表达
差不多理念:假如一个小孩生活在批判中,他就学会了声讨;假如一个小孩生活在鼓舞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假如一个小孩生活在讽刺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假如一个小孩生活在惧怕中,他就学会了担忧;假如一个小孩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佚名?
案例描述:前不久,听了一堂三年级的英语课,整堂课气氛十分和谐愉快,教师精神饱满,亲切和气,设计了快节奏、多形式、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全体同学边活动边学习,津津有味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40分钟专门快就过去,这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我这名新老师学到专门多优秀教学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判也让我经历“深刻”。
每当一名同学回答比较好的时候,教师会扇动全班同学拍两下手,然后一起竖起拇指说:Great!,以此来夸奖这名同学。
受夸奖的这名同学会面带笑容的坐了下去。
课堂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种评判表达形式。
提问:难道这些同学的回答差不多上一样好,没有一点能够改进了吗?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不再存在了吗?我想所有的老师都会说:“No.”既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我们如何只用一个“Great!”来评判所有的学生呢?
案例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评判的要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积极性。
评判应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连续学习的动力。
评判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活动的情形,及时夸奖成绩优秀者,鼓舞有进步的学生。
同时教师应注意尽量使夸奖具体化,让学生明白自己哪方面值得夸奖。
除了口头评判外还能够采纳书面评判和情感评判,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一、口头评判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判是评判方式中最直截了当、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阻碍最大的一种方式。
“Great!”是其中的一句赞扬语,但赞扬性的评判不仅仅只有这么一句,而且每一句所赞扬的程度也不同,如夸奖一名学生就能够用有“Good! Great! 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 Excellent! Perfect! …”。
假如教师表达学生回答问题答得好则可说“A good answer. Nice work.”,夸奖学生表演得专门有味可说:“Very interesting.”夸奖学生语音语调好则可说:“Good pronunciation!”。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如何会不被深深感染?如何会不大受鼓舞呢?能够说,生动丰富的评判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用语评判中我十分注意到这方面语言的使用,力求使我的课堂教学评判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专门创新。
同时在评判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进展。
正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收集、储备、表达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教师“嘴下留情”。
学生回答不出时,不要斥责他们,应鼓舞他们,我会对他们说:“Don't worry about it. No problem. That’s not quiet right. Not quite, can anyone help him/her? Can you try again? …”。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正确,最要紧的是在他们回答不上时,不要让他们受到心灵上的损害。
如此小孩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敢于质疑、勤学好问。
二、书面评判
书面评判因其规范、直截了当、长久,对学生有较大的阻碍。
在活动手册的批改上我按照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作业的正确率,书写认真程度等分成A,B,C,D四个等级。
假如本单元的都取得A级,我便在他们的活动手册上写下:你已获权免做下一单元的活动手册,同时能够申请做难度较大的练习题。
往后,活动手册上的作业正确率大大提高,还有专门多同学评判积极地申请做难度较大的练习题。
与此同时,这种书面评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性,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在期末终止前夕,我发觉有一位女同学本学期的英语成绩进步明显,便在她的成绩单上写下评语:Hello, Mary! 爽朗好动的你有一颗上进的心,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你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专门高,连续努力吧,相信你会更棒的啊!Pretty girl, best wishes! (Miss Qian)。
她收到成绩单后快乐地跟我说:Miss Qian, 你给我写评语了,往常除了班主任还没有其他老师给我写过评语啊!从那以后,课上多了一个爱说爱笑的小小姐。
三、情感评判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确信的眼神,一个轻轻的触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判是发自内心的,同时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判者最容易同意的评判形式。
如,一名胆小的同学,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便向他投以真诚的微笑,给他支持给他鼓舞;一名同学上课时做小动作,我向他投以提示的目光,告诉他如此做不对。
这小小的举动甚过教师停下教学而批判他,不仅不耽搁教学,也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我还经常扮演“知心大姐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包涵他们的稚嫩,关心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苦恼,分享他们的欢乐。
结语:总之,评判与教学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比教学更具有艺术价值。
让小孩生活在鼓舞之中,让他们学会自信,让小孩生活在认可之中,让他们学会自爱。
一本书中曾经说过学生的自尊心需要精心呵护,小孩的心灵之花更需要大人“爱心和尊重”的雨露来浇灌。
我想真诚得体的评判表达确实是这雨露,它会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田。
案例3
课题:从一节口语交际课来看教师的课堂评判语
差不多理念:赞扬对鼓舞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杰斯?雷尔
案例描述:上课伊始,王老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学生拉开了家常:“我听说我们班的许多同学搬进了新房子,真想去参观参观,同学们想不想去?”同学们情绪专门高涨,都想去看看,但是我话锋一转,“我们全班五六十个同学一起涌进你们家的新房子,可能新房子都要挤塌了。
我看依旧如此吧,先请同学把自己的家介绍介绍,我们听听谁家好就先上谁家去,如何样?”
第一个学生介绍时,说得比较流利,还用上了“温馨典雅、窗明几净、舒服文雅、设计巧妙”等词语,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尽管语言不够简练,介绍的条理也不是专门清晰,但老师依旧及时地抓住了学生地闪光点,赞扬他:“你说得专门流利。
听得出来,你在课外一定读了许多书,还能够有选择地运用书上地词语、句子,介绍时不光有实实在在的景物,还有自己的联想,真难得!假如能用上一些方位词,把你家的布置有顺序地介绍,我们就会觉得身临其境一样。
”
当老师再请其他同学介绍家里地布置时,他们搜肠刮肚地把自己所能用得上得好词好句都搬了出来,比喻更加新颖,拟人更加生动。
而且还用上了表示方位的词:如“中间是……,客厅的左边是……,客厅的右边是……,走过……就来到……”听到学生的进步如此神速,我赞叹不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不但用上了好词好句,还依照你走入家的顺序,有条理地为我们介绍了你漂亮温馨的家。
依照的你的叙述,都能够画出你们家的草图了。
但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