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四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四篇
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篇一】
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都害怕过年,进了腊月便开始愁这个年怎么能过得不那么窘迫。
那时候不比现在,称半斤肉都要掐着指头精打细算,更别提什么腊八节的十八种食材了。
奇怪的是我们家却很神奇,每年的腊八都过得颇有滋味。
在那个与我来说艰难的年代,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可谓人间珍馐。
初八的前一天我都会很认真地做一天作业,直到夜深的时候妈妈满意地跟我说声:“早点睡了,明天给你煮腊八粥吃。
”我才用假装满不情愿的神色恋恋不舍地收拾好书包爬上床去,偷偷地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乐。
一个腊月有三个“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最有盼头的便是这头一个腊八了——等了一年的美味终于在这个个深夜过后就要品尝到,那将是多大的满足!
哪有那么容易睡着!蜷在被窝里偷偷朝外瞄——家里的三间瓦屋除了中间的厅堂和东房爷爷住,我和爸妈一家三口便是挤在西房了,大大小小的事都在这个小房间里完成:妈妈在四音桌上教我写字、看爸爸就着房门后用一块木头给我做枪、床前面红漆木踏板旁圈一个藤扁喂养十几只黄嫩嫩的小鸡仔……妈妈为第二天的腊八准备食材也就是在这个红漆木踏板边上了——
白天筛拣去了细砂粒的白糯米,用搪瓷面盆盛着;边上是一只开裂的水瓢,里面有外婆送来的几把红皮的花生,这种红皮花生是外婆亲手种出来的,味道很纯粹;红皮花生米里隐约能看到一粒一粒的扁豆,那是秋后妈妈特地盛了在麦地旁的水杉树下,专为腊月里能够做上三顿腊八粥的,扁豆粒粒饱满,那是她精挑细选的品种,个大、色润;中间还夹杂着几颗黄豆和绿豆;再往边上看时,那才是整个腊八粥最诱惑我的。
没有圆润黄白的莲子,没有香甜黏脆的桂圆,没有酥弹嚼劲的薏
米仁,也没有营养美味的核桃,一只小巧的灰蓝色塑料淘箩里各式各
样的豇豆就足以让我垂涎:个头的通体黑色的我们叫它“黑豆”,虽
然个头大,但也是这里最不好吃的一种,嚼在嘴里沙沙的没味;周身
通红的自然就叫“红豆”,有韧性,就着一口糯米粥在嘴里煞是可口,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已经坏了的“红豆”,常常是被虫蛀了,味道就
要差很多;还有米白色的“白豆”,墨紫的“紫豆”,青绿的“青豆”……端上一碗腊八粥,在碗里翻来覆去找的却是“虎皮豆”。
那
是豇豆的一种,身体上有暗红色的斑纹,个头是细细长长又圆润饱满的,不及“黑豆”那样魁梧,却也不失曼妙的身姿。
倘在碗里发现这
样的“虎皮豆”,于我是极大的幸福!那个年纪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这
是豇豆里最美味的了,现在想起,倒也不知道是真的吃,还是它独特
的相貌使然,到今天妈妈在做腊八粥时还是会不自禁地拿筷子翻找,
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糯米要湿了以后慢慢地晾干,黄豆和绿豆得泡个大半天,花生米
也需在水里浸小半个晚上,而豇豆则要从前一天晚上泡到第二天,所
以妈妈依旧还是要忙活到大半夜。
我便是在偷偷瞄开的被窝缝隙里,
看妈妈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逐步地甜睡进梦乡,我知道,那腊八的粥,一定会在这初七渐年的静谧夜晚下,酿得醉人……
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篇二】
农历的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这个天的节日美食是一道简
简单单的粥,叫做腊八粥,不要看粥简单,其实腊八粥做起来是很讲
究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家家户户都要制作。
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
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
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
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
了!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
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
红枣、花生等谷物。
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
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
着微微的清香。
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
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不过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
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
木
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
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
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
这个小馋猫!”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
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
膨大的红枣
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
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
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
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
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
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
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
真希望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就能够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了!
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篇三】
元宵节的汤圆让人吃出喜庆的味道,端午节的粽子让人吃出怀念
的味道,中秋节的月饼和除夕的年夜饭,让人吃出团圆的味道,而腊
八节的腊八粥,则让人吃出温暖的滋味和亲情的味道。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又到
了过腊八节的日子。
温香绵软的腊八粥,端一碗在手,香喷喷、热乎乎、暖洋洋,一锅浓情腊八粥,与家人团圆,品味那深情的传统节日
气息。
小时候,我最难忘的是奶奶熬的腊八粥。
看着奶奶准备各种食材,有大米、红米、糯米、黄豆,加上芋头,再放上红砂糖,我就像她的“小尾巴”跟前跟后,问这问那,“奶奶这是什么?”“我的孙儿,
是黄豆啊!”奶奶一遍说着一遍用勺在锅里搅着。
“奶奶这又是什么?”“乖孙儿,是红糖啊!”“哇!食物的种类可真多!”“对呀!”奶奶不紧不慢地遍搅遍说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
围着奶奶,嘴里也一遍一遍重复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呼
吸着从锅里飘散出的腊八粥,香软、甜糯、绵滑,那美味是我童年时
光里最温暖的记忆。
我稍长大些时,成了妈妈为我们熬腊八粥。
前一天晚上妈妈就把
做粥的各种食材准备齐全,大米、糯米、玉米、莲子、黄豆、花生米、红枣等等,洗好放在锅里泡着,一早就起床熬粥。
锅里飘散过来的粥
香味逐步地溢满在家里的各个角落,丝丝香甜,缭缭绕绕,沁人心脾,我闭着眼轻轻地吸着香气。
看着妈妈用心熬成的粥,白色的大米粒晶莹透亮,圆圆黄豆和玉
米金黄灿烂,腊八粥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和颜色,我总是舍不得把它一
气喝完,而是一小口小一口地慢慢喝、细细品。
妈妈慈爱地、笑盈盈
地看着我,我童年腊八节就是在腊八粥和着妈妈厚重的爱中过来的。
在我的记忆中,每顿饭第一碗妈妈总是先给奶奶端上桌,然后就
是爸爸和我。
这个年的腊八节,原本爸爸说好和我们一起过的,但临
时工作有安排不能按时回家了,听到后,妈妈先是一愣,脸色暗淡了,随后立马又调整自己的情绪,安顿我和奶奶吃饭、休息。
我都睡了,
朦朦胧胧中闻到了香甜的腊八粥味。
我推开门,朝亮着灯的地方看去,餐桌旁,爸爸正端着碗一口一口喝着粥,“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啊!”“没事,这么晚了,你也要早点休息!辛苦你了!”是啊,我
的爸爸工作很忙,很少在家,家里的一切重担都落在妈妈一人肩上。
她上孝敬婆婆,下关爱儿女,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妈妈沉甸甸的爱在我的脊髓里越积淀越深厚。
现在妈妈有了白发,皱纹爬上了额头,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轻快。
今天,妈妈依然还在为家里熬着腊八粥,热气腾腾、香气飘绕,
浓香浓香的,细细品味,慢慢回味,今天的甜蜜,明天的希望,蕴藏
着多少生活的温馨快乐、幸福甜美。
温暖的滋味和亲情的味道在房间
里四散开来,缓缓地飘向窗外,飘向远方。
优秀高三腊八节吃粥作文1000字【篇四】
腊八节,俗称“腊八”,相传这个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
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昨天夜里,我们接上了从新加坡飞回来过年的姐姐。
正巧赶上今
天是“腊八”,姥姥打算亲自给我们熬腊八粥呢!说到这腊八粥,你
可能不知道,有“三宝”。
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就在这个锅粥里——米、豆、果。
米是指各种的米,都是指各样的豆,还有大大小小的果仁,熬在一起才叫腊八粥。
姥姥前一天晚上,就把要用的红豆、绿豆、芸豆、莲子泡上了。
下一步,该淘米了。
这腊八粥用的米可叫多种多样。
黑米、红米、大米、薏米、糯米……姥姥叫我和姐姐一起去淘米。
在水底下,大大小小的米粒在手
中搓洗,又有一种小时候的感觉——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做腊八粥,我
总是喜欢抓各式各样的米出来玩。
淘完米,我还正准备把用料放进电
饭锅,姥姥却说用老方法、普通锅,熬着才会香。
于是我们便用大锅熬。
唰——米粒与豆子跃入大锅,碰撞出清脆的唰唰声。
加水、放米,就只见一同倒在锅里的豆子和米,有的沉了底,有的还对我们依依不舍,使出全身力气向上游。
我盖上盖子,他们就好似心灰意冷,沉了
下去,但可不知,许久之后,会变得更惹人喜欢。
接下来,就把舞台
交给火,让时间创造艺术吧。
定好闹钟,进入等待的时间里,姥姥给
我们讲了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内,一尊挺着大肚子、笑嘻嘻,身背红
布袋的佛像,人们叫他布袋和尚,传说他就是‘腊八粥’的创始人。
很久以前,他来到苏州西园,每天在斋堂打杂,发现有食物被抛落,
都要捡起来放入布袋,三年他收集了许很多多粮食。
那一年农历十二
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西园举行大典。
管钱粮的和尚
上大殿念经,忘了开仓取米。
布袋和尚无米可做饭,就把收集起来的
各种粮食拿出来煮了粥。
快到中午了,管钱粮的和尚想起忘了开仓取米,知道闯了大祸,难免戒尺加身。
当他急忙跑到伙房时,只见大锅
小锅都热气腾腾,掀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一尝味道真不错,这
时他才舒了口气。
”
讲着讲着,突然一股糊味儿传来。
“呀坏了事!火没关小!”姥
姥大喊一声就往厨房赶。
还好发现的即时,只糊了一点点,没殃及蒸
锅粥。
姥姥翻了翻粥,盖上盖子,换成文火,重新定上了时。
即时地
补救完,姥姥又回来接着讲:
“在开斋的时候,他给大小和尚讲了个故事:‘今天是腊月初八,大家都知道是佛祖得道的日子,佛祖成道之前,为寻求真谛,云游名
山大川。
一天他来到印度的尼连河畔,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见了,
将自己的午餐喂给佛祖吃。
牧羊女的午餐是用各种谷物混合做成的粥,叫八宝粥。
佛祖吃了粥,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突然悟道成佛。
’这
八宝粥,今天我也给诸位师傅准备了,请师傅们用斋。
当家法师赞扬
他一番。
这赞扬就成了佛门的规矩,这样一年年地延续下来。
因为这
粥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吃的,俗家人叫它‘腊八粥’。
“吱吱——”,闹钟仿佛也听得入迷,又猛地想起自己的任务,
时间一到,就叮铃铃地叫了起来,家里人都想厨房围去。
姥姥做了
“揭秘人”的活儿,小心翼翼地揭开锅盖——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
面而来,势气汹涌。
再细细闻,就能闻出“精致”二字。
什么叫粥的
境界——米不离水,米水不分家。
舀上一勺,细细品味,酸酸甜甜,
味道极好!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开头节日,想必,一定会有一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新年的!这就是家里的节日,就像做一碗腊八粥,需要人们,用心细细的加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