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油气增压设备增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油气增压设备增压方案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起落架厂宋培德饶勇沈鹏
洪都建筑装饰装潢公司宋剑清
概述通过对需要产生少量而高压气体的增压设备原理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增压结构的形式,分析各种增压形式的优劣,以利于设计者对油气增压方案选择。

关键词:油气增压设备
引言
我厂是航空起落架的专业生产厂,在起落架制造行业中,经常遇到需要量少而高压的气体,用于对起落架进行气体充填,由于市场上用于产生高压气源的小型设备很少,高压气体最多也只能将气压升高至15Mpa左右;而且存在重量重、体积大、造价高、不能移动能量消耗大等缺点。

如果需要更高一些压力气体的气源,则需要更为庞大的增压设备的支持,这样的情况不能满足大范围机动的飞机维护修理工作。

若要对起落架充填的气压高出15Mpa时,则需要将起落架拆下送至就近的维护点进行气体充填,既费时消耗也太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飞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为此,制造出能轻便移动,产生量少而高压气体的设备,有着重大的意义。

1油气增压原理
油气增压不仅在航空行业中运用,在工业生产的测试、维护、保养现场均可大量的使用。

油气增压原理与液压增压原理相近;它是依据液压增力、液压增压演变而来。

1.1 液压增力
在液压增力机构中,利用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压力向四周传递,
物体所受压力面积与所受压力成正比
的原理,实现液压增力。

其典型结构
如图A,为一液压千斤顶增力原理模
型。

假设:小活塞面积S1大活塞面积
S2,如果在小活塞上施加一个较小的力
F1,则可在大活塞上得到一个较大的力F2,其相应关系为F2= F1* S2/ S1即力增加的大小等于大小活塞之比。

1.2 液压增压
如果要实现对少量液体增压,可以设计如图B的原理图;利用液压增压原理,将大小活塞组合;则可在较小的S2腔得到少量增压
的液体,S2腔的增压量的大小为活
塞面积比。

少量增压的液体从P4
流出,低压液从P1口进入较大活塞
面积的S1腔内,推动活塞向右运
动,P2为回油出口。

由于活塞的运
动,将小活塞S2处腔内的液体增压后经P4输出,P3作为补油口,对S2小腔进行补油。

1.3油气增压
如果需要对少量气体增压,需对气缸小腔S2结构作相应变化,则可在图B的小腔P3处改为补充气体,经过小腔增压活塞运动后,
压缩气体由P4输出,得到少量高压气体,从而实现了油气增压。

2设计方案
增压方案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由于气体较液体密度小,压缩比大,易泄漏,特别是在高压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故对于高压增压设备而言,以气体为源动力增压气体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要达到安全、可靠、工作状态稳定的要求,可供选择的方案不多;在此,我们以液压为动力对气体进行增压(油气增压)的三种方案进行比较。

2.1单气缸压力控制,油气增压方案如图C
当阀门3在右位,油泵
的低压油经换向阀流向增
压缸4,此时大活塞受到液
压作用而向右移动,推动小
活塞对腔内气体增压,工作
缸6得到高压气体。

增压的
倍数等于增压缸4的大小活
塞面积比,当阀门在左位
时,增压缸4受液压推动而向左移动,活塞全部回位。

单向阀门5为补气装置,补充高压气路由于工作而造成的气量损失。

该设计方案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但气量偏小,工作效率低;应用范围不大,只在需要超高压(20Mpa以上)时可考虑此方案。

2.2 双汽缸联动,行程控制油气增压方式,如图D
当阀门3在右位
时,油泵低压油经阀
流向油缸4推动油缸
活塞向右运动,使工
作泵6获得高压、排
出高压气体,推动工
作汽缸8进行工作。

当阀门3在左位时,
油泵低压油经阀流向油缸4推动油缸活塞向左运动,使工作泵5获得高压、排出高压气体,推动工作汽缸8进行工作。

该设计方案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但体积、重量偏大,结构较松散,且活塞杆所受弯曲力随着所需气体压力增加而增大,系统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因此,在选用此方案时应对设备的刚性作充分的论证,以避免重量过重。

输出气体压力在10-20Mpa时可考虑此方案。

2.3 双汽缸联动,压力控制,油气增压方式,如图E
当阀门3在右位时,油泵低压油经阀流向油缸4推动油缸活塞向右运动,使工作泵6获得高压、排出高压气体,推动工作汽缸8进行工作。

当阀门3在左位时,油泵低压油经阀流向油缸4推动油缸活塞向左运动,使工作泵5获得高压、排出高压气体,推动工作汽缸8进行工作。

该设计方案紧凑,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排除了方案二弯曲力的影响,活塞杆工作时只受轴向力的作用;因此,
产生的气压范围较大,可
较容易地达到轻便小巧的
目的;但结构复杂,技术
要求高,维护相对困难;
适用于需要气体为
10-25Mpa时的增压。

结论:
在需要少量而压力在8Mpa以上的气体时,宜使用油气增压设备。

第一种方案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但气量偏小,工作效率低;应用范围不大,只在需要超高压(20Mpa以上)时可考虑此方案;第二种方案性能稳定,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但体积、重量偏大,结构较松散,且活塞杆所受弯曲力随着所需气体压力增加而增大,系统的刚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输出气体压力在8-20Mpa时可考虑此方案;第三种方案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案的优点,产生的气压范围较大,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但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维护相对困难;适用于需要气体为8-25Mpa时的增压。

参考书目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板社第五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