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发生成因及主要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子干 , 黄 国育: 水稻恶苗病发生成因及主要防控技术
其 中 3月份 1 7 . 3 6 ℃、 4月份 2 0 . 6 6 c 【 = ;平 均 最 低 温 度 1 2 . 2 4 ℃, 其 中 3月 份 9 . 7 0 ℃、 4月 份 1 4 . 8 6 o C; 平 均相 对
从表 1 可见 , 浸种 时 间短 ( 3 0 h ) 、 长 芽播 种 ( 一粒
品种 与技 术
DO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3 . 0 1 8
中 国弗 米 2 0 1 7 , 2 3 ( 3 ) : 7 7 — 7 8
水 稻 恶 苗病 发 生成 因及 主 要 防控 技 术
庞子 千 黄 国育
( 浙 江省瑞安市 马屿镇农技站 , 浙江 瑞安 3 2 5 2 0 8 )
摘
要: 为进一 步研究 水稻恶苗病防控技术 , 减轻恶苗病 的发生 , 笔者开展 了不 同播种方式 、 不 同药液浓度 和浸
种 时间对水稻恶苗病 的防控效果试验 。结果表 明, 不 同品种 间株发病率差异显著 , 早播 比迟播发病严重 , 早稻比晚稻 发病严重 , 采取不催芽或露 白播种 的处理 比长芽播种 的处理秧苗恶苗病病株率减少 1 8 . 9 %- 2 1 . 5 %。 关键词 : 水稻 ; 恶苗病 ; 防控技术
谷长) 、 消毒 液浓度 低( 1 0 0 0倍 ) 的处理 比浸种 时间 长
( 6 0 h ) 、 不催 芽或短 芽 ( 露白) 播种 、 消毒 液浓度 高( 5 0 0 倍) 的处理发病严 重 。因早稻 习惯催 芽播种 , 一般浸种 时间 5 0 h以上 , 催芽 2 - 3 d , 长 芽播 种 , 从 而造 成恶 苗
病发生普遍严重 。
湿度 8 3 . 9 %, 其 中 3月份 7 8 . 6 %、 4月 份 8 9 . 5 %; 平均 降
水量 5 . 9 9 m m,其 中 3月份 3 . 3 7 m m、 4月份 8 . 6 9 m m; 平均 日照时数 3 . 1 h , 其中 3月份 4 . 3 h 、 4 月份 1 . 9 h ; 平 均雨 日 0 . 7 d , 其中 3月份 0 . 7 d 、 4月份 0 . 7 d ; 尤 其 4月 份 少 日照 、 湿度大 , 造成恶苗病严重发生 。
2 . 2 环 境 影 响 是 发 病 的关 键
浸种 、 播种及秧 田期 高温 、 高湿 、 少 日照 、 地膜 覆盖 时间长 、 老病 区秧 田等都有利 于发 病 。2 0 1 6年早 稻播 种、 育秧期 3 — 4月份气候情 况 : 平均气 温 1 4 . 8 6 ℃, 其 中 3月份 1 2 . 7 3 ℃、 4月份 l 7 . 0 7 c I = ; 平均最 高温度 1 8 . 9 8 ℃,
病菌生长侵人 , 秧 田期是 病害高发期 , 严重影 响插秧质
量, 减少落 田苗数 , 最终影响水稻产量 。
2 . 1 种子带菌是发病 的主 因
恶苗病初菌源 主要来 源于种子 ,首先种子 本身带 菌发病。 其 次是早 稻大户将种子一次性集 中浸种 、 催芽 量大 , 接触机率高 , 带菌 种子通过搅拌 、 浸种 、 催 芽等过
中图 分 类 号 : ¥ 4 3 5 . 1 1 l I 4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3 — 0 0 7 7 — 0 2
近年来 , 水稻恶苗病 已成为秧 田期 的主要 病害 , 严 重影响了水稻 的前期生 长和后期产量 。尤其 是早稻生 产, 恶苗病发生严 重 , 一般秧 田株 发病 率 3 0 %~ 4 0 %, 严
1 . 3 浸种 药剂、 浸种时间及播种方式的差异
程水传播 侵染 , 使健康种子被侵染发病 。 再者经人工拌
种、 播种 操作使种子 间接 触侵染发病 , 机插秧播 种密度
大, 芽谷 间接触 侵染 发病 。另外 , 播 种后地膜 覆盖 , 高
温、 高湿 有利于病菌 的生 长。根据调查分析 , 病 菌再侵 染极 可能是加重恶苗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 因。
4 7 、甬优 2 6 4 0 等 品种 秧 田期株发病率在 3 0 %以上 , 严 重的秧 田达 8 0 %; 温3 0 5 、 甬籼 1 5 、 甬优 9号株 发病 率 相对 较轻 , 一般在 5 %一 1 0 %。可见 , 不 同品种 间株发 病 率差异较 大。 1 . 2 播期和管理方式的差异 早播秧 比迟播秧发病严重 ,瑞 安市早稻第 1 批 播 种( 3月 1 0日左 右 ) 发病 较重 , 迟 播( 3 月2 5 E l 至 4月 2 日播种 ) 的秧 苗发 病程度 较轻 ; 地膜 覆盖 1 0 d以上所 育秧苗 比露 天的秧苗发病重 ;机插半 旱育秧 比手拔水 育秧苗发病严 重 ; 早稻秧苗 比晚稻秧 苗发病严重 。
重的达 8 0 %以上 。
2 主 要 成 因
水稻恶苗病 菌属半 知菌亚 门真菌 ,病菌生 长最适 温度 2 5 ℃~ 3 5 ℃, 最适 湿度 7 0 %~ 8 0 %, 高温高湿 有利于
1 发生现状
1 . 1 品种间的差异 2 0 1 5 — 2 0 1 6 年对瑞安 市的调查表 明 , 中早 3 9 、 金 早
近年来 , 瑞安市种子 消毒 药剂主要是 2 5 %咪鲜胺 , 经 多年使用 ,该药剂 防效 已明显 下降 。从 表 2可见 , 2 5 %咪鲜胺 比 2 5 %劲护消毒效果 明显差 。同时 , 消毒药 液配 制浓度偏 低 、 浸种液搅 拌不均 匀 , 消毒 时间过短 ,
都会造成消毒效果下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