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张海明
【期刊名称】《文艺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5
【摘要】朴素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对朴素之哲学思想渊源及具体表现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并对有关朴素的某些误解作了澄清,指出朴素既是一种事物的本然状态,同时也可以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巧,两种朴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总页数】9页(P38-46)
【作者】张海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
【相关文献】
1.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中国美学史上审美直觉理论的发展轨迹 [J], 唐虹
2.克罗齐与西方美学现代转型——试论克罗齐学说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J], 张敏
3.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形态之本源说——读劳承万《中国古代美学(乐学)形态论》[J], 吴高泉;黄华军
4.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气”及其美学意义 [J], 蔡育曙
5.中国当代美学史上的又一次交锋——“实践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黄健云;张玉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