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时 周测 月考》《想北平》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11、想北平
Ⅰ.学习目标:
1.激发自己对平凡生活的热爱情怀;
2.课文中如何用衬托来体现对北平的感情;
3.借文章解读老舍的闲雅品性和平民意识。

Ⅱ.学法建议: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舒庆春)写的一篇散文。

老舍作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幽默诙谐,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表现在这篇文章中,有以下几点:(1)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

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2)善用比喻。

《想北平》中,以爱母亲比爱北平(一说类比),把对北平难以言传的爱比做“我爱我的母亲。

怎么么爱,我说不出,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3)善用对比。

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主要是与巴黎)作了多处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

学习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握以上三点的具体运用又要体验作者的情感,联系作者生平,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学习过程中坚持“让文本自己开口说话”,用作者的话解读作者;在学习过程中,多展开讨论,加强与同学的互动。

Ⅲ.课前预习:
(一)字词读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廿.七(2)菜圃.(3)空旷.
(4)橘.子(5)辜.负
2.请辨别下列多音字的读音:
粘合什刹海刹那匀调
粘贴什么刹车调动
(二)字形识记
3.把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写在横线上。

①篇篇起舞
②空圹静寂
③杜鹃涕血
(三)词义辨析
4.阅读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廿.七
(2)匀调
..
(3)愧杀
..
(4)俊伟
..
5.汉字中有很多形似字,请你细心辨别下列字形,并试着组词:
廿署篇赐
甘暑翩剔
愧圃辟茉
槐匍僻秣
(四)文学常识
6.老舍原名,字,族人,生于市,中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话剧,。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称号。

7.现代散文,是指与、、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按表达方式可
散文和散文三种。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粘.合(zhān)菜圃.(pǚ)忐忑.不安(tè)魂牵梦萦.(yíng)
B.搭讪.(xiān)濡.染(rǘ)铩.羽而归(shà)田塍.篱角(téng)
C.蕞.尔(zuì)谪.居(dí)按捺.不住(nà)含辛茹.苦(rǘ)
D.屹.立(yì)低徊.(huí)怡.然自得(yí)灯阑酒灺.(xiè)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

A.虽然但是而如果
B.设若因为而但
C.设若因为却如果
D.虽然但是却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B.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C.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D.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英勇拼搏,铩羽而归
....,夺得了汤姆斯杯。

B.大明江山已危如累卵,你身为皇亲,这次筹饷怎能坐山观虎斗
.....,一毛不拔。

C.虽然敌人被打败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功败垂成
....,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

D.今年五月游颐和园,华天丽日,殿阁巍峨,泛舟昆明湖上,水光潋滟,暗柳成阴,
秀色可餐
....。

二、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
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

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2)可是,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

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

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3)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4)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5)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6)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

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

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

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7)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

象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8)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

[注]文中说的“北平”是1928年至1949年间对北京的旧称。

5.第(4)—(7)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析第(4)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

7.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8.从文章第四段来看,北平的好处有哪些?请分条陈述。

9.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中,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感情之深,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B.作者在文中把北平比作摇篮,说明北平在作者眼中是个安全的归宿。

C.老舍的作品市民气息浓郁,北京味足,有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

D.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关于果子的内容,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外来果品的不屑。

E.本文结尾很有特点,既干净利落的了断了全文,又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2004年全国卷,山东、河南等地用)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1——4题。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

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

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闽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昔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扰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奸于这扰走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

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

但你还得在地上走
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干地上。

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仗?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斩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束若柳絮囚风起”。

(2)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

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仪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

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

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

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

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

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答: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答:
3.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泪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

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壮美的印江
聂鑫森
①嵌在黔东北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未与其晤面之前,我常把她想象成湖南湘西的凤凰,玲珑的城廓,宁静的村寨,山如黛眉,水似眼波,歌舞翩跹,银饰丁当,说不尽的秀润与妩媚。

②我与几位文友应邀去了印江。

先到贵阳,再乘车近7小时始达,真正是“众里寻他千
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几天来,我们走访印江县城,街市井然,新楼亮丽,澄碧的印江水,窄窄,款款,穿城而过;到处绿树蓊郁,清凉可人,那枝丫间无意中便会绾住一段少男少女的歌谣;杜鹃花红红粉粉,肆意地开得正盛。

我们踏勘山环水绕的村寨,茶园、果园、稻田,一片接一片,绿意盈盈,而在结构精美的吊脚楼、桶子屋,燃着灿若红莲的火塘,奇瑰的传奇故事,在口口相传中繁衍生长。

我们在紫薇园,观赏土家族婀娜多姿的摆手舞;在合水镇木黄河边的古作坊,看薄如蝉翼的白皮纸如何诞生;在梵净山半山腰的护国禅寺方丈室,听年过九旬的高僧细说因缘……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

④不,这不应是印江全部的内蕴,当采风活动日渐深入,兀地触摸到印江强烈而雄劲的脉跳时,我眼中的印江分明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美,喷涌出震撼心脾的伟力和热情。

⑤到印江不可不去梵净山,它绝不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无羁的野性,山峰陡峭,断崖如削,沟谷幽晦深邃,泉瀑奔涌呼啸掷出万钧沉雷。

与之相配的怪石嶙峋狰狞,奇树傲岸挺拔,翠竹剑戟横空,连四时开放的杜鹃花也凝重如血。

到了梵净山,不可不飞身登绝顶,日出或日落,霞云簇拥,山顶铸金,这“红云金顶”何其气象万千。

当一番潇潇春雨过后,天兀地晴亮,金顶会出现巨大的环状佛光,登临者的身影镶嵌环中,何等壮观啊!
⑥“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厌风欺分外斜”,宋人杨万里所描绘的紫薇花,不过是一种小型灌木,袅袅婷婷,与病美人何异?但在印江永义的紫薇园,却屹立着一株历千余年风霜,高30余米的紫薇树,属第三纪残遗植物,在神州大地仅此一株。

一年开花一次,脱皮一次,但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与园中各类紫薇科植物迥然不同。

多少紫薇在无尽的劫难中,从外形到内质,不断虚化和蜕变,成为纤弱的种群,顾影自怜。

而这株千年神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在开花和脱皮中不断新陈代谢,以恪守坚贞不渝的信念,如一面猎猎飞扬的旗帜,昭示着生命的真谛。

不可再生,不可嫁接,正如一种壮美的精神气质不可复制,不可克隆。

⑦在灯影交织的严家祠堂,我们观赏过遒劲古拙的傩戏,那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将远古初民的遗风流韵,肆无忌惮地渗入现代生活的图景,激腾起都市一族对大自然的由衷拜服。

在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向天而吹,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让闻者心胆俱壮。

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揭示着传统文明不竭的张力。

⑧那个夜晚,星月交辉,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

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的各路好汉赤膊赤脚,和着雄浑的锣鼓声、长号唢呐声,舞着龙灯呼啸而来。

于是壮汉们举着缠绕鞭炮的长竹竿,捧着填满硝药的大竹筒,蓦地“杀”入龙阵“打火炮”和“打花”。

鞭炮点燃了,烟花点燃了,一声声的炸响,一团团的火焰,在舞龙汉子的身前身后翻腾喷溅,于是欢声更高,龙影更疾。

我看见火光在赤脚下流淌,火焰在古铜色的脊背上滚动,没有人稍有怯色,没有人略显彷徨。

只听见舞龙汉子齐刷刷呼喊:“呵嗬———呵嗬———”
⑨他们曾这样踏着火光走过漫长的历史,他们曾这样呼喊着塑造印江的山山水水。

在火光和呼喊声中,我看见跨在龙背上的印江,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意气飞扬,如此威风八面!
⑩印江啊,壮美的印江!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30日第三版)
1.文章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
2.文章第三段,写出了作者对印江的哪些印象?
答:
3.从第五段起,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写印江的“壮美”的?
答: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第四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
(2)文章第九段,是虚写还是实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有何象征意义?
答: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婀娜.(nuó)入场券.(juàn)任.(rèn)弼时赧.(nǎn)然一笑
B.啮.(niè)噬闷.(mèn)罐车冼.(xiǎn)星海流水淙.(cóng)淙
C.扒.(pá)手一撮.(cuō)毛解.(xiè)晓东蒙.(méng)头转向
D.譬.(bǐ)方打折.(zhé)扣单.(shàn)田芳含辛茹.(rú)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下榻口头禅李代桃疆不费吹灰之力
B.代劳发劳骚捉对撕杀化干戈为玉帛
C.陷井绊脚石韦编三绝吉人自有天象
D.名分紧箍咒名不副实迅雷不及掩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2007年2月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连日遭遇雨袭击引发水灾。

有关人士认为,城市规划欠佳是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大规模砍伐森林,环境保护,也是导致水灾发生的原因。

(2)由于美伊关系前景不明朗,国际油价近日连破新高,又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3)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

A.忽略捉摸由于/由 B.忽略琢磨由/由于
C.忽视琢磨由于/由 D.忽视捉摸由/由于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年伊始,歼10战机正式对外亮相后,陈水扁及其幕僚急忙研究对策,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真是到了目不见睫
....的地步。

B.沂蒙山脉龙飞凤舞
....,大部分位于鲁中南的临沂境内,形成了以蒙山为主峰的沂蒙的山群峰,景色壮美秀丽。

C.刘翔2007年首战屈居亚军,60米栏不敌罗伯勒斯,这让许多田径迷对刘翔不得不
侧目而视
....。

D.2007年1月29日,瑞士银行年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周小川对央行是否计划出台提
高利率等新政策讳莫如深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针对一些贫困地区超能力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问题
突出,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贫困地区铺张浪费之风。

B.滨河大道建成通车,将推动我市城市扩容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沿河两岸的开发建设,从而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C.2007年2月4日郑州警方发布消息:今后,如果出租车司机开车时遭到抢劫,可以交通违法,警方将不予处罚。

D.经过几年试行,实践证明,颁发“考试说明”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也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二、课外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圣灵的故园
①凡是去过俄罗斯的人都会知道,在莫斯科,有一座世界著名的公墓——新圣母公墓。

说是公墓,但我更愿将其谓之“圣灵的故园”。

它给每一个来此参观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②新圣母公墓,这座位于莫斯科城西南部、紧挨着麻雀山东侧的新圣母修道院的大型墓地,始建于16世纪。

据说,最早是古代皇族的陵园。

墓地面积7.5公顷,安葬着自公元1574年以来生活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2.6万多个不寻常的灵魂,是闻名遐迩的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公墓中安葬着俄罗斯(甚至也有外国)已故政要和各界名流。

作家普希金、契诃夫、果戈理、奥斯特洛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拉夫斯基;大歌唱家夏里亚宾;舞蹈家乌兰察诺娃;军界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和硕果累累的科学院院士;征服太空的宇航员等等都长眠在这里。

所谓的新圣母公墓,其实更像一座艺术宫殿或曰一片精致的石结构雕塑森林。

每个墓的建造都是精雕细刻、风格迥异、别具匠心。

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一个墓地,倒不如说是一座超大型的露天艺术宫殿。

在这座宫殿里,我们才重新读解到了人类对于死亡的另一种非同寻常的解释和表达,从而也拓展了来此瞻仰的异国游人对人死亡后灵魂归宿的认知空间——人类的墓地竟然可以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设计和建造,对已故魂灵的追思和缅怀竟然可以通过如此丰富多元和蕴意深刻的手法来实现。

墓碑主题鲜明,形状各具个性,其风格与墓主人生前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特征浑然融合。

它既是对墓主人一生的深刻概括,又是以高度艺术化的雕刻形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给前来瞻仰和凭吊的人们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和心灵净化。

③当我和同伴踏着凝重的脚步行进在蜿蜒通幽的墓园小径,内心不禁被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所深深吸引并震撼。

在这片宁静肃穆的圣土上,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们都会怀着虔敬和求索探秘的心情,来考察和解读他们心中的俄罗斯以及那些曾经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做出过卓越贡献、如今却已长眠地下的人物,比如,果戈理——这位为中国人民熟知的《死魂灵》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铸就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阿·托尔斯泰——贡献了他的《苦难的历程》、卫国战争时期的英烈卓娅——从来都是我国亿万青少年学习和崇拜的英雄偶像……一座墓碑,就是一个典故,蕴涵着墓主人的传奇人生。

尽管每座陵墓的造型及风格各有不同,但它们所要表达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斯人已驾黄鹤去,圣魂永留在人间!深秋时节,穿梭于新圣母公墓这片令全世界人神往的“雕塑森林”,我们没有寒意,没有疲惫,没有以往那种墓地综合征——那种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阴森、哀怆、冷寂和怯意。

相反,在对这些高贵灵魂的精神追求和寻觅中,我们似乎在与天国的圣贤对话。

这里几乎没有悲哀和瘆感,倒是处处弥漫着静谧、幽香和诗意。

随着游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在寻觅着那些精英们的不朽灵魂和精神,正是这些此时此刻已长眠于此、然而却曾在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和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舞台上扮演主角、叱咤风云的伟人和精英们,通过独具个性的墓碑,向世人昭示和述解着他们波澜壮阔的生命旅程。

④新圣母公墓是俄罗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记录,也是一部被物化(石化)了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