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言文阅读(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语文对口升学一轮复习测试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
李太虚
①江右李太虚为诸生时,嗜酒落拓,而家甚贫。
太仓王司马岵云备兵九江,校士列郡①,拔太虚第一,引见之,谓曰:“吾固多子,择师无若子者。
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李许诺。
次日即遣使送至家。
②时王氏二长子已受业同里吴蕴玉先生。
蕴玉者,梅村先生父也。
而太虚教其第四、五诸郎。
两人共晨夕甚欢。
梅村甫髫龄,亦随课王氏塾中。
李奇其文,卜为异日伟器。
③岁将阑,主家设具宴两师,酒半,出所藏玉卮侑酒。
李醉挥而碎之,王氏子面加诮让,李亦盛气不相下。
席罢后,谓吴曰:“我安可复留此!”遂拂衣去。
吴知其不能行也,翼日蚤起,追于城闉②,出馆俸十金为赠。
乃附贾舶归。
然所赠赀,大半耗于酒,及抵家,垂橐萧然,亟呼妇治具。
妇曰:“吾绝粮已久,安所得粟?忆君去后,犹存故人酒一罂。
请佐君软饱可乎?”妇往邻家觅薪,李即发罂。
罂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
喜且愕曰:“此瑞征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
乃泛白独斟。
妇负薪归,则罂已罄矣。
④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③。
数载后,以典试④复命过吴门。
王氏子谒于舟次,李亟询吴先生近状,是时梅村亦登贤书⑤,因购吴行卷,携以北上,为延誉京师。
辛未,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⑥第一及第第二人,年仅弱冠。
蕴玉先生享荣养者三十年,可为疏财敦友之报。
而岵云诸子,自司马没后,家渐替矣。
【注释】①校士列郡:在各个郡县考评士子。
②闉(yīn):古时指瓮城的门。
③词馆:翰林院。
④典试:主持考试之事。
⑤登贤书:乡试中举为登贤书。
⑥南宫:指礼部会试。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岁将阑.(2)王氏子面加诮让
..
(3)李即发.罂(4)家渐替.矣。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顾远在娄东,子能一往乎?
(2)翼日蚤起,追于城闉,出馆俸十金为赠。
19.第④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梅村遂为太虚所荐登南宫第一及第第二人。
20.第③段“此瑞征也”在文中是指。
(2分)
21.概括李太虚为人。
(3分)
李太虚(16分)
17.(4分)(1)末、残、尽(2)责备(3)打开(4)衰败、衰落
18.(5分)(1)只是远在娄东,你能走一趟吗?(2分,得分点:“顾”、“一往”)(2)(吴蕴玉先生)第二天一早动身,追到城门口,拿出当塾师的十两银子的薪水送给他。
(3分,得分点:“翼日”、“蚤”、“十金”)
19.梅村遂为太虚所荐/ 登南宫第一/ 及第第二人。
(2分)
20.是秋登乡荐,明年成进士,入词馆。
(2分)
21.嗜酒、有才、识才、报恩(3分)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
钱神问对戴名世
①有神色赤而目方①,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
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
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
”前问神,神具以名对。
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②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
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
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
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
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
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
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
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手者,不可胜数也。
挻②土刻木以为人,而强自冠带;羊狠狼贪之徒,而恣侵暴,刳③穷孤,而汝之助虐者,不可胜数也。
且又酿争而藏垢,避正而趋邪,使夫义士仁人,瞿瞿然惸惸然④不能出气,修德益穷,有文益困。
而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熏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⑤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
③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注释】①色赤而目方:古时以铜铸钱,外圆而中有方孔。
②挻(shān):揉和。
③刳:剖开,挖空。
④瞿瞿然:惊恐貌。
惸惸然:忧虑貌。
⑤伥伥:无所适从。
22.戴子见钱神而不知其何神,随后又说“吾闻汝久矣”,分析这样说是否自相矛盾?(2分)
23.概述戴子列举钱神造成“万端俱起”的罪状。
(3分)
24.赏析结尾画线句钱神的动作、神态描写。
(3分)
25.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2分)
A.众人对钱神的膜拜拥戴正是文章命意所在。
B.文中多用排比、对偶句式,增强论辩气势。
C.文章采用与钱神问答形式,使说理更形象。
D.文章以“臭”为靶的,抨击钱神臭名远扬。
26.如果钱神正面回应戴子的观点,它会如何自辩?(2分)
钱神问对(12分)
22.因为作者家境贫寒,所以不识钱神,但是(世人都崇拜钱神)所以又说久闻大名,两者并不矛盾。
(2分)
23.庸夫奸人千方百计获取金钱;官场贪污剥削,害人无数;助纣为虐;伤风败俗,摧残仁义。
(3分)
24.以钱神俯仰自如、嬉笑嫣然、顾盼自雄、挥手作别的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钱神的洋洋自得(趾高气扬)之态,表明作者的批判对钱神没有产生任何作用(根本不能改变世俗的贪婪、拜金风气)。
(3分)
25.D(2分)
26.如:世人崇拜我,正说明我在人们生活中作用大;我给人们带富足、幸福,我也能给饥民带去温饱,给灾民送去温暖,给疾病带去安康;真正的罪恶是社会的不公正,而不是我为非作歹;罪恶于人心,贪欲导致人们疯狂追逐金钱,我何罪之有。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