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评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鹅》评课
《白鹅》评课各位老师好,为了和大家一起交流听课体会,我们组人课前做了认真的备课和准备。
我们反复研读了课文和《白鹅》原文,认真阅读了教学参考书,查阅了作者的生平事迹。
下面我就本节课谈点我们听课的感受和想法。
《白鹅》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比较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课。
这篇课文同其他课文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语言的幽默、风趣。
正由于这个特点,加上作者丰子恺先生当时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语言表达上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些困难。
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中年段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我们中年级集体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低年段所习得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的迁移,来达到理解的目的。
能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词语。
比如说:净角,京剧中的一个人物,对学生来说较陌生,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距离比较远的一些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创造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
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如理解什么叫“三眼一板”,即白鹅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这是白鹅吃饭时的一个规定,任何时候都不变的规定,叫三眼一板。
这篇文章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的方法。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了必要的指导,比如,抓住课文的中心句,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初步体会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如,鹅走路的步调和鸭走路的步调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的表达方法。
怎样读出一篇文章的“味道”。
怎样把这么一篇幽默生动、让人忍俊不禁的文章读出“味道”来,或者把它的情趣读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动脑筋。
这篇课文的“味道”和其他课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朗读的指导上也要和其他课文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文而异。
在指导朗读上,不要紧紧停留在一些形式上,怎样做到一篇课文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这就要在指导上下功夫。
比如说,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要求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首先老师要做到有滋有味地读,学生读不出滋味的时候,就需要老师去范读或领读,或者读全篇课文,或者读重点段落,或者读关键句子,比如,老师把一些很重要的句子,如狗偷鹅食这段文字描写,通过多媒体打出来,帮助学生读出滋味。
当然,如果这节课在学生学习的方式选择上更加灵活些,教师能更放手一些,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