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板块五世界现代史主题二十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西欧各国 逐渐走向联合,壮大了经济实力;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资本主义 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考点62 欧洲联合的趋势 欧洲联盟 日本经济的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特
点(8年未考)
【中考说明】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一、欧洲联合的趋势(识记)[2019年是欧元正式启用20周年] (一)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严重威胁西欧国家的 安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遭受重创,国际地位下降 (二)原因 1.现实原因: (1)战后西欧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2)西欧各国国 际地位下降,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政治控制及经济渗透,联合能够维护西欧安全,提高 西欧的国际地位 2.历史原因: (1)西欧各国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认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两次世界 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和联合
主题二十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 化
• (20世纪后半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政策调整等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20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美、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 (1)政治上,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努力谋求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随着经 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西欧和日本的崛起有力地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四)发展过程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 体条约》,从经济联合开始,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2.1952年,六国成立国际性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8年,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5.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六国相继加入欧共体 6.1991年,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 7.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大大加 强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洲联盟(识记) (一)成立时间:1993年 (二)性质: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 (三)形成原因 1.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四)特征 1.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2.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 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3.欧盟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五)影响 1.经济上: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极大地 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政治上: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3.欧盟的成立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成员国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 4.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欧盟创立了国家间合作的新模式,为国家间的合作树立了 典范,欧洲的联合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导致欧盟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受阻 2.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不一,国情不同,影响了欧盟许多政策的实施,拖累了欧盟一 体化进程 3.欧盟不断扩大,各成员国之间的民族文化冲突随之加剧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识记) (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1.原因(1)美国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战后美国的扶持(朝鲜战 争和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3)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兴起。(4)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5)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 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 经济的迅速发展 2.表现(1)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 济大国(部编教材)。(2)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8.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欧元 9.2013年,欧盟的成员国增加到28个 10.2016年,英国举行全民公投,最终英国宣布退出欧盟
(五)表现:各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帮助;对外 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六)影响:欧洲的联合趋势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 提高了欧洲共同体的国际地位 (七)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西欧国家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美国的大力援助(马歇尔 计划);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 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二)70年代中期
1.原因:1974—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 2.表现: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三)80年代中期以后
1.原因: (1)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实行“贸易立国”战略。(3)重 视人才的培养。(4)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2.表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四)特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 影响
1.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高,资本主义世界 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致力于改善 与中国的关系,并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 的关注和不安
考点62 欧洲联合的趋势 欧洲联盟 日本经济的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特
点(8年未考)
【中考说明】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一、欧洲联合的趋势(识记)[2019年是欧元正式启用20周年] (一)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严重威胁西欧国家的 安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遭受重创,国际地位下降 (二)原因 1.现实原因: (1)战后西欧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2)西欧各国国 际地位下降,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政治控制及经济渗透,联合能够维护西欧安全,提高 西欧的国际地位 2.历史原因: (1)西欧各国有共同的文化和心理认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两次世界 大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和联合
主题二十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 化
• (20世纪后半叶)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政策调整等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20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美、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 (1)政治上,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努力谋求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随着经 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西欧和日本的崛起有力地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三)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四)发展过程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 体条约》,从经济联合开始,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
2.1952年,六国成立国际性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8年,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5.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六国相继加入欧共体 6.1991年,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 特里赫特条约》) 7.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大大加 强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洲联盟(识记) (一)成立时间:1993年 (二)性质: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性组织 (三)形成原因 1.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四)特征 1.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 2.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 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3.欧盟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五)影响 1.经济上: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极大地 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政治上: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3.欧盟的成立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成员国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欧盟各国的竞争力 4.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欧盟创立了国家间合作的新模式,为国家间的合作树立了 典范,欧洲的联合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导致欧盟各种经济政策的实施受阻 2.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不一,国情不同,影响了欧盟许多政策的实施,拖累了欧盟一 体化进程 3.欧盟不断扩大,各成员国之间的民族文化冲突随之加剧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识记) (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1.原因(1)美国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战后美国的扶持(朝鲜战 争和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3)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兴起。(4)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5)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 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 经济的迅速发展 2.表现(1)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 济大国(部编教材)。(2)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8.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欧元 9.2013年,欧盟的成员国增加到28个 10.2016年,英国举行全民公投,最终英国宣布退出欧盟
(五)表现:各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帮助;对外 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六)影响:欧洲的联合趋势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 提高了欧洲共同体的国际地位 (七)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西欧国家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美国的大力援助(马歇尔 计划);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制定 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二)70年代中期
1.原因:1974—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 2.表现:日本经济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三)80年代中期以后
1.原因: (1)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实行“贸易立国”战略。(3)重 视人才的培养。(4)注意保持政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2.表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四)特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 影响
1.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高,资本主义世界 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致力于改善 与中国的关系,并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 的关注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