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5九上·市北期末)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2. (2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粮食酿酒
B . 冰雪融化
C . 酒精挥发
D . 矿石粉碎
3. (2分) (2018九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蒸发
B . 稀释浓硫酸
C . 称量NaOH
D . 用pH试纸测酸碱度
4. (2分)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 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5. (2分) (2017九下·东莞开学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 空气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 .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
D . 石墨与金刚石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6. (2分) (2017九上·肇源期中) 反应MnO2+4HCl(浓)△ MnCl2+2H2O+Cl2↑,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在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 . 酸
B . 碱
C . 盐
D . 单质
7. (2分)(2017·新疆)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 . 甲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 参加反应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5
8. (2分) (2017九上·安图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A . 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
D . 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的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
9. (2分) (2019九下·大丰期中)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 (2分)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A . 一定量的碳酸钙加热至高温分解
B . 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a表示钠离子数目,b表示硫酸根离子数目
C .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D . 向一定量的NaOH和BaCl2溶液中,加入H2SO4溶液
二、填空题 (共9题;共51分)
11. (5分) (2016九上·潍坊月考) 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
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
X=________;
(3)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4)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
12. (4分)(2012·茂名) 生活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缺钙时会得佝偻病,这里的“钙”是指钙________(填“元素”或“离子”).
(2)食用蔬菜,能为人体补充________(天“油脂”或“维生素”).
(3)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可减轻痛痒,这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4)炒菜时,若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灭火,该灭火原理是隔绝________.
13. (6分) (2017九上·柳江月考) 在下列空格里,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带电的原子叫___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________。
(3)保持氦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氦________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5)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可以再分。
(6)氯化钠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4. (3分) (2017九上·红桥期末)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________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
(3)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________
15. (7分)(2017·大石桥模拟) 小芳同学采用如下方法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石灰石样品10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6. (6分)某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产生了气泡,由此得出了NaOH 溶液已变质的结论.并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NaOH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1)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2)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在上述[实验探究]中,小明提出可以用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3)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___ .
17. (7分)(2013·锦州)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
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1)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①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________
②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
(3)
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4)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
18. (7分) (2016九上·衢州期中) 请你参与下列实验探究:
(1)【问题情景】某科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于是,同学们提出问题: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甲同学认为是O2,收集一瓶该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
(2)【实验探究】经丙同学检验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3)【思维拓展】
①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可能含有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物质。
②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
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 。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部做的实验是________ 。
19. (6分)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6g,放入烧杯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在一定时间内恰好完全反应,无固体剩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9.5%,反应的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m)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
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
(2)
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9题;共51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4、13-5、13-6、14-1、14-2、14-3、15-1、15-2、
15-3、16-1、
16-2、16-3、17-1、
17-2、17-3、
18-1、
18-2、
18-3、
19-1、
19-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