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2019年新编)3-1《蜀道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蜀道难》主备人
教学目标1.放声吟咏诵读,读出李白味道。

2.品析状“难”之法,赏出浪漫色彩。

3.解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重点品析状“难”之法,赏出浪漫色彩。

教学难点解析蜀道之“难”,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教学用时 3
教学过程备注导入:
在以下几位古人中,你最想和谁一起旅游?
李白、杜甫、苏轼。

殷璠《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
体调。

”那么本诗究竟“奇”在何处?
一、解题
《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
“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


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
用乐府古题而作。

二、文本初读
1.展示图片,初步感受蜀道高、险、凶的特点。

2.联读:
同样是写蜀道,《三秦民谣》是这样写的: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孤云两
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蛇盘鸟栊(lónɡ),势与天通。

翻译:武功县的太白山很高,离天只有三百尺,孤云、两角二山,离天只有
手一拳那么近。

山高水急的子午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蛇盘、鸟栊两座山,山
势曲折险峻,高耸接天。

引入殷璠对《蜀道难》的评价:殷璠《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那么本诗究竟“奇”在何处?
3.听名家诵读,校准字音,感受语调停顿。

4.学生初读,读准字音,学会停顿。

三、整体把握
1.整体感知: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请把它找出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解读:主旨句重复三次,如乐曲的主旋律,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其作用是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

3.每段文字出现这句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
第一段:蜀道之难,难在(高)
第二段:蜀道之难,难在(险)
第三段:蜀道之难,难在(凶)
四、文本解析
1.赏析第一节,思考探究:第一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2.赏析第二节,思考探究:第二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3.赏析第三节:思考探究:本节主要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角度突出这一特点的?
五、艺术特色
1.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2.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

3.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4.变幻的语言(长短不齐、纵横崛崎)
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全诗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句,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

六、民族精神
1.李白把这首山水诗写的令人恐怖、令人震惊、令人颤抖。

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蜀道难》表现了李白强悍的生命激情(生命力之旺盛,想象力之奇特,爆发力之生猛,境界之阔大)。

2.李白不过是把蜀道作为一个工具,他是要通过蜀道来展示恣意奇特的想象,来展开放肆的夸张,来展开在自己生命的爆发力量,蜀道是李白本质力量的确认。

深刻表现了自己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展现了我们民族在大唐盛世的民族雄风。

个人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