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人琴俱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人琴俱亡
一、目标导航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深厚的兄弟情谊;
3.熟读成诵。
难点:
理解深厚的兄弟情谊。
二、预学导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笃.()索.()舆.()
径.()弦.()弦既不调.()
掷.地()恸.()卒.()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选自,兄弟俩是和他们的父亲是。
(3)请你查阅资料,谈一谈《世说新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笃:左右:何以:
索:掷:绝:
余:语:素:
琴:恸:
3.三读课文,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
示例:子敬/素好琴,语时/了不悲。
(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1.理解重点字词。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 何以
..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 语.时了不悲。
(4) 便索舆来奔丧
..,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6)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2.一词多义。
亡:人琴俱亡绝:因恸绝良久
或以为亡沿溯阻绝
以:何以都不闻消息?卒:月余亦卒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太祖卒用其人素:子敬素好琴
看红装素裹
(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六)课堂互动探究。
1.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
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3. 请合上书回忆:你觉得最让你难忘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
(七)拓展延伸
1.曹植有一首《七步诗》,请你把它默写下来
2.这首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兄弟关系?
3.链接:今天,在座的同学一般都是独身子女,从血缘关系上来讲,亲兄弟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但我们经常说“同学如姊妹如兄弟”,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呢?联系自己平时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实际好好感悟。
四、当堂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子猷.(yóu)病笃.(dǔ)
B.径.(.jìng)入琴弦.(xián)
C.掷.(chēng)地悲恸.(dòng)
D.卒.(zú)不调.(tiáo)
(二)为下列加粗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1.何以都不闻消息()
A.总是 B.竟 C.已经
2.语时了不悲()
A.结束 B.可能 C.完全
3.子敬素好琴()
A.白色 B.向来 C.本来的,原有的
4.便径入坐灵床上()
A.小路 B.径直 C.直径
5.弦既不调()
A.协调 B.调解 C.调弄
6.因恸绝良久()
A.隔断 B.绝对 C.极
7.便索舆来奔丧()
A.轿子 B.地图 C.舆论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1.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
2.说说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语时了不悲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3)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
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都/不闻消息B.何以/都不/闻消息
C.何/以都/不闻消息D.何/以都不/闻消息
4.对这一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子猷、子敬兄弟二人病情都很沉重,第二件事写王子猷去为子敬奔丧。
B.子猷说话时的“不悲”,奔丧时的“不哭”反映了子猷为子敬的死幸灾乐祸,认为自己在子敬后死。
C.这一段中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虽未直接言表,但可通过一些语句来反映了他们的兄弟情深,如“何以都不闻消息?”一句责问,“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急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