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2课时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了解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的概念、分布地区、形成条件和生产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实例分析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认识人类的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学习重点、难点
三种农业的地域类型
教学方法构想
依据本课三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现代教育学思想为指导,积极创设学生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情景,以学生自主探究、查看区域地图等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合理想象等方式师生互动,共同实现三维目标。

课前准备
1.教师:查找准备一些关于热带农业景观,亚洲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有关图片、
资料等。

2.学生:
◆课前预习:预习课本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前搜集资料:调查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包括种植的作物、水产养殖、家禽、家畜的生产规模,农业的投入产出是否为商品农业及农业生产的方式等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案1:利用课本原语导入,“世界各地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方案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调查报告,引出农业的地域类型。

学习内容及过程设计学习方法及备注
农业的地域类型
1.引导学生读书,说出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指导学生阅读图3—1—5,“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使学生
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很多,知道有哪些,分布的大体范围在哪里。

(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等12种)
读书法
读图分析
热带迁移农业1.引导学生读图3—1—6“巴西北部雅诺马马人的农耕方式”,分析
热带迁移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

认识热带迁移农业对当
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归纳:
读书分析归纳
水稻种植业2.引导学生读图3—1—8“世界水稻种植业的分布”,找出世界水稻
种植业主要分布区。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3.结合水稻的特点和世界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地区的地形条件、气候
条件,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
壤肥沃。







劳动力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

市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粮食
需求量大。

生产习
惯食物
偏好
历史悠久的种植史,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
食。

4.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劳动力精耕
丰富细作
消费量大家庭经营
总产量小田地规模小
田地经济
规模水平
小低
5.打开知识窗,了解菲律宾的水稻梯田,加深对亚洲水稻种植业
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读图分析法
讨论归纳法
图表分析法
阅读了解扩大
知识面毁林烧荒
掘穴播种








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生物物种灭绝
大气中CO2增多全球变暖
单位面积产量高




人口稠密
人均耕地少




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混合农业
1.阅读教材,了解混合农业的概念、分布、特点及世界主要的混
合农业区。

归纳: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合,主要分布在欧洲、
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州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例:
美国的玉米带是玉米种植和畜牧业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将甘蔗、果树和桑蚕生产结合起来,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和牧羊
结合起来等。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优点及模式:
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图3—1—13和3—1—1分析澳大利亚
混合农业主要优点及模式。

优点:(1)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
土地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
忙、闲错开,
读书法
归纳法
读书读图分析

混合农业
这样便于合理、有效的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3)农场住可以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
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模式图:
3.打开知识窗:
让学生阅读知识窗,了解生态农业的特点,应让学生明确生态农
业既有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农业的发
展趋势。

4.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图3—1—14“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运
用本节所学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关知识,判断美国本土专业化农业区
中包含的农业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混合农业的好
处。

归纳:(1)主要包括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商品谷物农业、混合
农业、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2)玉米带混合农业发展的条件:
平原面积辽阔、水热条件较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这些为农业的大规模经营
和实施高度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3)发展混合农业的好处:玉
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
的高产。

农作物有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
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提高了农
业的综合效益。

读书法
读书指导法
◆总结梳理,构建体系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生物物种灭绝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
小农经营
单产高
麦田秸杆绵羊
羊粪
牧场牧草






热带迁移农业
水稻种植业












南亚、东
亚、东南亚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稳定的经济收入
混合农业 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