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V进入人体后,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HIV的致病机制
HIV基本知识
HIV暴露前预防的定义和意义
暴露前预防是指在尚未感染HIV的人群中,通过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减少或避免HIV感染的风险。
HIV暴露前预防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06
HIV暴露前预防的推广和实施建议
制定宣传教育计划
针对目标人群制定宣传教育计划,强调HIV暴露前预防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高大众认知度和接受度。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支持
多元化宣传方式
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方式,如公益广告、宣传册、微信小程序等,广泛传播正确的预防知识和信息。
加强社会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HIV暴露前预防工作,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推进预防工作。
病毒学监测
监测内容和方法
建档及初次评估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危险行为、家族史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防用药方案。
用药期间的随访
在第1个月内至少进行1次随访,以后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症状、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等。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对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监测、诊断、处理,并报告药品监管部门。
03
HIV暴露前预防适用人群及用药选择
高危行为者
高危人群
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
适用人群
03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如依非韦伦、奈韦拉平,抑制病毒反转录酶,干扰病毒DNA合成
常用预防性药物及作用机制
01
蛋白酶抑制剂
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抑制病毒的3CL蛋白酶,阻止病毒复制
02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如拉米夫定、恩曲他滨等,抑制病毒反转录酶,干扰病毒DNA合成
行为因素
性行为频率和类型、性伴侣情况、使用安全套情况
社会因素
社会舆论、政策法规、传统文化
环境因素
居住地、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社会支持
03
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的意义和价值
01
为预防和控制HIV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健康事业发展;
02
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完善政策法规
探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HIV暴露前预防工作中来,推动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探索激励机制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和优化预防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预防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加强合作交流
探索和创新相关政策和制度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根据患者感染风险评估和意愿,选择适合的药物
长期、规律服用药物,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
04
HIV暴露前预防的监测与随访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监测。
血液学监测
包括免疫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指标监测。
免疫学监测
包括HIV病毒载量、基因型、耐药性等指标监测。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01
建立HIV暴露前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体系
开发技术支持平台
02
开发专业的技术支持平台,提供在线咨询、预防指导和药物供应等服务,提高预防工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03
为各级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开始用药前的准备
采集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确保患者符合用药条件。
随访计划和流程
监测与随访的意义和价值
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预防效果。
通过病毒学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防止HIV传播和疫情扩散。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HIV暴露前预防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HIV暴露前预防概述
国际指南和共识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发布了多个关于HIV暴露前预防的指南和共识,推荐在高风险人群中使用。
中国相关指南和共识
中国也发布了多个关于HIV暴露前预防的指南和共识,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推广和实践。
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概述
HIV暴露前预防(Pr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高危人群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
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PrEP指南或共识,但我国尚缺乏相关专家共识。
目的意义
02
共识概述
HIV是一种由非洲黑猩猩和人类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HIV的起源和传播途径
2023
《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CATALOGUE
目录
共识背景和目的共识概述HIV暴露前预防适用人群及用药选择HIV暴露前预防的监测与随访HIV暴露前预防的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HIV暴露前预防的推广和实施建议
01
共识背景和目的
1
背景介绍
2
3
近年来,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05
HIV暴露前预防的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
指标
减少HIV感染风险、降低病毒传播率、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改善生活质量
方法
问卷调查、量表评估、医生评估、实验室检测、记录分析
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
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因素
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婚姻状况
因素
个人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专业的培训,提高预防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规范化水平。
加强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预防工作的综合实力。
开展能力建设
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
根据HIV暴露前预防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推动政策法规的完善和修订,为预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