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内容精讲(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统考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与内容精讲(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
成年中期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像其他阶段一样,有自己的特点。
它由青年而来,向老年而去,其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特征就是中年期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成年中期的一般问题
一、年龄阶段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划分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界限也随之变动;并且在具体研究中,由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不同个体健康状况和衰老程度相差很大。
二、基本特征
中年期处于青年和老年之间,因此,中年人的生理变化反映的就是由青年到老年生理方面的变更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体重不断增加、身体发胖、头发开始变白、变稀,脸部、颈部、手臂、手等处的皮肤开始变得粗糙,视力和听力开始下降。
人到中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老,甚至意识到死亡问题。
由于更年期的出现,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表现出一些复杂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年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更复杂。
第二节成年中期的生理性特征
人到中年后期,既是生理成熟期,又是经历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
医学上称为更年期。
男性和女性都有更年期。
一、更年期
(一)女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时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8~12年。
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也有少数人要到55岁左右才进入更年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的增强,绝经期已经出现了向后推延的趋势。
在更年期中,妇女出现的诸多症状统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是由生理分泌改变而引起的,同时与妇女所处的家庭、社会地位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更年期是每一位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自然的生理现象。
所以更年期的妇女应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生理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顺利度过生命历程中的这一转折期。
(二)男性更年期
男性在50岁左右,睾丸逐渐萎缩,性功能出现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出现以性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这称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男性更年期表现出这些特点主要是睾丸萎缩、退化引起了丘脑、垂体、肾上腺等全身内分泌变化造成的。
男性更年期是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只要正确地对待更年期,合理饮食和作息,保持良好心态,就能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二、制约健康的因素
中年期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由生长、发育、成熟过渡到逐渐衰老的转折时期。
这个时期,也是
各种主要疾病的生成、发展、以至恶化的主要时期,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严重地损害着中年人的健康,成为中年人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影响中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一些社会、
心理因素。
第三节成年中期思维的发展
与儿童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的智力发展显得更为复杂。
一、成年中期思维发展的一般模式
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一)固体智力与液体智力
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两大类,即固体智力和液体智力。
液体智力是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是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等。
固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广度、判断能力等。
(二)智力技能与实用智力
以巴尔特斯(Baltes)为首的新机能主义者把智力过程分为两种过程。
第一种过程,也叫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又叫做智力机能,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以第一种过程为主。
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它主导着成年智力的发展。
二、成年中期智力的一般特征
中年人的智力活动性质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个体的智力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在中年期仍具有适应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沙依(Schaie)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他认为在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在成年初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把
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
而在中年期,他们主要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项责任,主要完成这些功能。
(二)智力的主要成分
通过外在的刺激材料对智力进行评定的智力理论称为外显的智力理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看法的关于智力的理论称为内隐的智力理论。
从智力的内隐理论来看,中年人智力活动所表现出的主要方面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人,不仅有与学术有关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有与生活、社会有关的能力。
(三)智力操作方式
智力的操作方式涉及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具体说就是个体如何加工信息、组织知识的经验。
中年人的智力操作方式不再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而是由抽象转为具体。
具体来说就是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考虑问题的逻辑结构,而且考虑问题的背景。
三、制约成年中期思维活动的因素
影响成年中期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有三种:
(一)社会历史因素
中年人与儿童青少年相比,经历的社会历史事件多,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变迁比较大。
因此社会历史因素对中年人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职业因素
有人认为不同的职业活动性质对人的智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进行活动需要发挥个人的主动性,需要运用个人的思想,需要个人进行独立判断等等,那么这种职业活动有利于智力功能的发挥,对智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那些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性的职业活动对智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就小得多。
(三)身体健康水平
中年期是人的生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也是身体健康易出问题的
时期。
因此,生理转折的变化对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节成年中期人格发展的一般特征
人格发展进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成年期,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人格的发展比成年前期更为复杂。
关于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特点,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特质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G.Allport)和卡特尔(R.B.Cattell)。
他们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反应环境刺激时的一种内在倾向,它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对个体的行为有动机作用。
与其他阶段相比,成年中期的人格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也就是说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二、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所谓发展任务,简单来讲就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个:
(一)艾里克森的观点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体验关怀的实现。
“创生”包括履行父母的职责,如生儿育女,也包括被称之为“生产力”、“创造力”的内容,如为社会做贡献。
而工作压力一旦超过负荷,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会逐渐地进入停滞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人,他们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过分关注自己。
因此,解决创生与停滞的矛盾,使个体获得创生、避免停滞是中年期的主要任务。
(二)莱文森的观点
莱文森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就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中年阶段大致指40~65岁这一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兴趣、
目标及各种承诺。
人们开始按照先前确定的目标来评价所取得的成就,并根据当前取得的成就和期望取得的成就调整自己的目标。
如果个体能够很好地调整好目标,那么在这一阶段将会出现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
(三)哈威格斯特的观点
哈威格斯特认为中年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
具体可以归为如下七点: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幸福的成年人;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三、成年中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生命全程来研究自我问题的研究者主要有艾里克森、荣格、拉文格。
成年中期的自我意识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