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9.3《安全用电》ppt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叫低压,但这样的区分并不表明它对人体没有危险!要想知道
多大才是安全的电压,这就要了解人体对电流的反应特征了.
教师指出:上表不是直接从实验得来的,而是从触电事故的统
计资料分析得来的.
提出问题:同学们还记得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多少吗? 学生回答:不高于36 V. 出示题目;人的双手之间干燥时的电阻是1 000 Ω~5 000 Ω, 潮湿时是200 Ω~800 Ω,如果在双手间加36 V的电压,计算一 下此时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学生开始计算,教师巡视,并投影个别学生的计算结果.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防雷的重要性;两种类 型的触电和触电的急救.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出示图片:高压危险的标志. 提出问题: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该如何避免这种危险? 二、新课教学 1.电压越高越危险 提出问题: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 学生回答:变压器上;电塔上;路边的电线杆上;配电房外有 ……
提出问题: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多高的电压才算是“高压”?
多低的电压才算是“安全电”?
组织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分析:“为何电压越高越危险”?
学生交流讨论: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一般而言,导体的电阻是不 变的,所以电压越大时,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所以电 压越高越危险. 教师讲述:平时我们习惯把1 kV以上的电压叫高压,1kV以下的
(3)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4)有人触电时,如何急救?
教师讲述:几种类型的触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人体触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较大的电流
通过人体. b.常见触电方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它们共同特点是人体直接 或间接接触了火线;另外还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c.触电急救:触电后应马上使人脱离电源,然后进行现场急救.
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计算结果 , 对照上表的数据以及作用特征 ,
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比较数据,讨论后回答:当双手干燥时 ,所接的电压 36 V已经 是最大的电压了 ,因为此时的电流已经是 7.2 mA了,已经快不能摆 脱电极了 , 若电压再升高 , 则电流就会更大 , 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36 V已经是最大电压了.倘若此时双手是潮湿的 ,那人体流过
第3节
安全用电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网上收集资料 , 了解安全用电的
原则,并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2.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的电流将更大,此时的36 V电压并非是绝对安全的电压了.
教师讲述: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 , 电压越高 , 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 ,阻
值越小,电流也就越大;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
板书:电压越危险
2.常见的触电事故 提出问题:在用电过程中,最害怕的是什么?有没有见过或听过 有人触电?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看书,讨论 (1)什么叫触电? (2)家庭电路中触电的类型和触电的原因?
3.安全用电原则
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4.注意防雷
播放课件中关于雷电的视频资料.
介绍雷电的危害及保护.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经验表明,只有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触电的两种方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三、安全用电原则
四、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剧烈放电的现象,避雷针的作用就是防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