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
关于社会学的核心命题之思考
论文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学想象力社会事实社会行动社会互动论文摘要: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这只是一个粗浅的论断。
那么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其核心命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自社会学成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被人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命题,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侧重以个人及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命题。
本文主要探讨经典时期三位主要的社会学大师:埃米尔·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以及格奥尔格·齐美尔对社会学核心命题的论述,从而折射出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何为社会学?社会学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于这两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的两个问题。
社会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门边界模糊的学科。
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就明确了社会学的核心命题,这两个问题是一致的,所以本文试图在探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中折射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
就其一般的意义而言,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
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
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
因此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大家莫衷一是。
与此同时对社会学的核心命题也没有统一的定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说明性的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
[1]这是从行为角度对社会学所下的定义。
而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规则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
自相矛盾的_社会事实_评迪尔凯姆_社会学方法的准则_
认社会现 象是物 , 但 在实 际分析 时还是 把 观念作为 研究对象 ; 而斯宾 塞虽 然 社会而 承认作 为社 会 学研 究 对象 的是
不 是人 , 但他 眼 中的社 会
只是 而且 只
能是 一种 观念 的实现 , 于是所有 的社 会 事实变成 了观念分析 的例证 , 而不是解 释 事物 ∀ 那 么 , 对 于迪尔凯姆 来说 , 社会事 实 何 以是 物 ? 此 物 为 何? 他在第 二
中国图书评论 c l 日 k e l h n o Rv 彻 a
社会 学研 究 的 大 门之 外 , 却 恰 恰 忽 视 了 社会事实
能认识到行为与思维的根本 区别 , 这不但
为他招致 了不断的质疑和批评 , 源自 同时决定 了他 的理论无法成为社会学乃至社会科
首先 承认将社会事 实视为物是其 方法论的 基础 , 其次 , 他认为物是与观念对立 的概
学术理论方面的雄心 , 集 中体 现其 社会学 思想 的 核 心 内容 , 成 为 一 部 纲 领 性 的 作品 ∀
作为探讨方 法论 的著作 , 法 的准 则 ! 全书 围绕 着
社会 学方
意识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质的不同 & 川 1 , ,
什么 是社 会 学
这 区分 了个人心理与社会现象 的本质性差
Ch. O kRe ! 品 naBO v e w 评 录 1 119
可能强制 约束个人 的行为方式 , 可对于 思 维方式和感觉方式这类 由大脑神经元决定 的东西却是无能为力的 ∀社 会能够对之施 加影响 的仅 是思 维 的 内容 和 感 觉 内容 而 已 ∀ % s而更 进 一 步 来 分 析 这 个 并 列 关 3 o [ r 系 , 我们会发 现迪尔 凯姆 的 合物 ∀
迪尔凯姆与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与社会事实作者:王谦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6期摘要:《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是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学方法论的精要所在。
其中论述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什么,以及研究社会事实应遵循的几大准则。
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从而使社会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关键词:迪尔凯姆落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社会事实研究对象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代表人之一,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更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为社会学这门学科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社会事实作为其中的重要概念,对之进行理解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迪尔凯姆正是从将社会学建立成为一门脱离哲学母体,并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特征的独立学科的方面,提出了社会事实这一概念,并将社会事实作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对之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对于什么是社会事实的问题,书中曾给出这样的定义:社会事实是“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1]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的特征。
要想很好地理解对社会事实的这一界定,我们可以从迪尔凯姆提出社会事实这一概念的意义的角度来入手。
一、迪尔凯姆提出社会事实这一概念,并将之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为了促使社会事实更进一步地脱离其哲学母体的影响。
在迪尔凯姆之前,孔德、斯宾塞等一批学者就曾为将社会学建立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并使之脱离哲学这一母体而努力。
其中,孔德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首先提出了将社会学建成一门实证科学,并对实证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肯定的而非犹豫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2]在实证主义这一前提下,孔德主张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也是有规律的,对之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社会学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一)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一)论文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事实概念论文摘要:“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
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宇宙一切皆变,世间万物流殇。
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又迫使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社会问题:首先是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与既有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忧思;而现实当中的社会问题如吸毒、自杀、犯罪、人口增长、贫穷、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又日复一日地困扰着人们,促使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但是,问题如此之多,社会又如此之复杂,人们该从何处入手,又怎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显然,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也是无法进行的。
在这方面,社会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
围绕着研究对象的确定,不同的社会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先后提出了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事实、社会实体等一系列概念。
“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便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埃米尔·迪尔凯姆(亦译“涂尔干”)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也是他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详尽地描述和严格地界定,使之得以成为其社会学方法形成的理论基础,又是其整个社会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
虽然它是迪尔凯姆在一个世纪以前提出来的,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学工作者仍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社会事实”的界定对于什么是“社会事实”,迪尔凯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究。
他一开始就提醒人们,要清除掉头脑中那种对发生在社会内部的、不拘任何形式的现象均当作“社会事实”的含混的观念,因为这样会使得社会学没有固定的研究对象。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生平和著作:E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迪尔凯姆有两本主要著作很早在中国译出。
《社会分工论》是王力教授,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法国,对社会学也有兴趣,做过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先生也是我国老一代的社会学家,20年代就翻译了迪尔凯姆另一名著《社会学方法论》。
这些书现在尽管过去好几十年了,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
迪尔凯姆是法国第一个把社会学正式列入社会学大学课程的社会学家。
前面讲的孔德,虽然在工业大学讲过课,但它不是以社会学教授身份出现的,在孔德逝世后30年,即1887年,法国教育部才同意迪尔凯姆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来讲社会学。
按照惯例,这就表示这个国家承认这门学科,不过直到1913年,迪尔凯姆才正式被聘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授,社会学正式进入了大学。
他在社会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1858年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
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
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
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
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
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
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
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
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美国社会学家梯里阿基安在评价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时曾指出,迪尔凯姆一生努力的主要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学科。
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一、概述埃米尔·迪尔凯姆(Deile Durkheim 1858-1917)是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也是欧美最著名的社会学者之一。
社会学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由孔德在实证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他的社会学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大杂烩,既无明确对象,又无专门研究方法。
继孔德之后较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宾塞,试图明确社会学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开展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但也没有涉及方法问题。
他们“是让人们知道社会学的可能性和困难,丝毫没有论述怎么样去研究社会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可以说,在迪尔凯姆之前的社会学家们几乎没有专门涉及方法论问题。
迪尔凯姆则着力于使社会学真正独立出来,一方面他明确其研究对象,他认为一门学科无特殊研究对象没有必要存在;另一方面,他着手社会研究方法问题,提出了其独立的方法体系,因而,迪尔凯姆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科学体系和专业体系的奠基者。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共分三个层次:(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层次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其主要探讨的问题是:(1)社会科学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的认识社会现象?(2)是否存在客观的社会规律?(3)应该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4)如何判断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5)人的主观因素对社会研究有什么影响?迪尔凯姆的方法论用一般说法来概括既是社会事实范式。
他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是客观事实,人们应用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研究客观的社会现象,来发现社会发展规律。
研究方式层次是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具体方法与技术指研究的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技术,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方式,资料分析方法和其他技术手段或工具。
迪尔凯姆在后面两个层次上倾向于注重准实验研究,并且指出共变法是最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方法。
他进一步指出,社会学本身就是比较社会学,从而阐明了其方法立场。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社会其它论文】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社会其它论文】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一、社会事实的涵义迪尔凯姆开创性地提出社会事实(社会现象)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事实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而是“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人们的意识”。
他在书中提到的社会事实有:政治团体、宗教、政党、行会、法律、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语言系统、教育、社会潮流等。
此外,他还要求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对待,研究社会事实就要去观察、认识、解释,而非主观定义或者预设。
其实,迪尔凯姆要强调的是社会事实像物质事物那样具有的客观性,从而把社会事实同那些发生在个体心理的心理事实区别开来。
结合他在本书第五章对社会形态学、社会环境的讨论,可以将他所指的社会事实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社会的构成部分(如政党、政治团体、行会、教会等)和社会的形态成分(如人口密度、交通设施等);另一类是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道德、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如思维方式、价值模式等)和社会潮流(如自杀潮流等)。
”但统观全书,迪尔凯姆更重视非物质性(观念性)社会事实,像道德、法律、宗教、社会习俗等,它们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地环绕在每个社会人的周围,以渗透的方式进入个体的内心和意识,从而支配、塑造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二、社会事实的特性(一)外在性(外在于个人意识)对于个人意识而言,社会事实是外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独立发挥作用的。
这里的“人”,是指“完全孤立和抽象的生物学的个人。
社会与个人的对立的真正涵义是在‘社会体系’与‘自然属性’之间,在文化和自然之间划出一条界线来。
”对社会事实外在性的界定,就使社会学和研究可以思维的个人的心理学撇清了界线,也把社会学研究中的生物还原主义倾向抛在一边。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社会事实的研究以及他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迪尔凯姆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研究,试图揭示出社会的规律和秩序,并通过提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它们是社会行动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的行动。
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和客观性,它们可以限制和引导个体的行为。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包括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等,它们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迪尔凯姆提出了一种集体意识的概念,即社会事实存在于社会中的集体意识中。
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化的过程,将社会事实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并通过遵守社会规范来实现社会秩序。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对个体的行动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个体的行动是社会事实的体现和延续。
为了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提出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即社会学方法论。
他强调要用社会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即通过实证和数据来验证社会理论。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应该是一门客观而科学的学科,它应该通过建立理论框架和进行实证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迪尔凯姆还提出了一种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即比较研究法。
他认为,通过比较不同社会的社会事实,可以揭示出社会现象的共性和特殊性,并进一步理解社会的规律和变化。
迪尔凯姆的比较研究法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想,它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迪尔凯姆的方法论引领了社会学从哲学和历史学走向科学的转变,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提供了启示。
总之,埃米尔·迪尔凯姆通过对社会事实的研究,揭示了社会的规律和秩序,并通过提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一)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一)论文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事实概念论文摘要:“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
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宇宙一切皆变,世间万物流殇。
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又迫使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社会问题:首先是人们所需要的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与既有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的矛盾,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忧思;而现实当中的社会问题如吸毒、自杀、犯罪、人口增长、贫穷、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又日复一日地困扰着人们,促使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但是,问题如此之多,社会又如此之复杂,人们该从何处入手,又怎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显然,对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进行研究是不可能的;但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也是无法进行的。
在这方面,社会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
围绕着研究对象的确定,不同的社会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先后提出了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事实、社会实体等一系列概念。
“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便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埃米尔·迪尔凯姆(亦译“涂尔干”)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也是他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详尽地描述和严格地界定,使之得以成为其社会学方法形成的理论基础,又是其整个社会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
虽然它是迪尔凯姆在一个世纪以前提出来的,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学工作者仍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社会事实”的界定对于什么是“社会事实”,迪尔凯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究。
他一开始就提醒人们,要清除掉头脑中那种对发生在社会内部的、不拘任何形式的现象均当作“社会事实”的含混的观念,因为这样会使得社会学没有固定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经典论著简介
社会学学习经典论著简介(共21篇)一、戴维·波谱诺的《社会学》该著作是美国社会学教授戴维·波谱诺(David Popenoe)为大学生写的概论性教材,也是美国社会学课堂上最为流行的教材。
1971年初版,现己出至第10版。
全书共有5部分。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概括性地介绍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假设、学科发展历史、理论视角、用途和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
第二部分“社会组织和个体”,涵盖了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议题。
讨论和论述文化、社会、社会互动、社会化,以及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等相关问题。
第三部分“社会不平等”,介绍社会阶级、阶层以及民族、种族、性别等其他社会中易引起不平等的差别。
与此相关联,该部分还涉及美国社会的社会福利问题。
第四部分“社会设置”,以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设置家庭开始,讨论了教育、宗教、政府、经济体制等内容。
第五部分“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围绕社会变迁主题讨论人口、环境、城市和社会运动。
该书语言通俗,“既具有可读性又保持社会学的准确性”。
作者不但尽可能地以最简明的语言阐释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而且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和社会生活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解释和分析自己生活中社会现象。
同时,正文之外,除了总结与关键概念、推荐阅读书目,作者还设置了“社会学之窗”、“全球社会”、“应用社会学”、“新闻报道”、“大众文化”五个栏目,以增加趣味性。
【推荐中文版本】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该著作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写的一本导论性著作,也是一本基础性的教材。
1989年初版。
从头到尾都包括了社会学中最前沿的观念和研究发现,既包括经典的理论研究方法,也涉及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生平和著作:E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迪尔凯姆有两本主要著作很早在中国译出。
《社会分工论》是王力教授,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法国,对社会学也有兴趣,做过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先生也是我国老一代的社会学家,20年代就翻译了迪尔凯姆另一名著《社会学方法论》。
这些书现在尽管过去好几十年了,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
迪尔凯姆是法国第一个把社会学正式列入社会学大学课程的社会学家。
前面讲的孔德,虽然在工业大学讲过课,但它不是以社会学教授身份出现的,在孔德逝世后30年,即1887年,法国教育部才同意迪尔凯姆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来讲社会学。
按照惯例,这就表示这个国家承认这门学科,不过直到1913年,迪尔凯姆才正式被聘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授,社会学正式进入了大学。
他在社会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1858年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
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
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
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
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
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
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
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
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美国社会学家梯里阿基安在评价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时曾指出,迪尔凯姆一生努力的主要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学科。
迪尔凯姆与社会事实——读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并 不 敢 说 曲 高 和 寡 , 至 少 目前 还 比 较 稚 嫩 。 所 以 , 论 但 无
二 十世 纪 “ 音 乐 ” 内 部结 构 如何 划 分 , 少 都 带 有 一 新 的 多 点 自 娱 自乐 的 无 奈 , 怎 么 样 来 突 破 这 种 “ 我 ” 该 会 而 自 应
析 》此 书 的立 意点 大 体 可 以反 映 出叶 松 荣 近十 年来 的学 术 研 究 方 向 与 学 术 成 果 价 值 , 信 在 拜 读 完 此 书 后 , 一 相 每 位 读 者 都 会对 西 方 二 十 世 纪 “ 音 乐 ” 一个 崭 新 、 面 新 有 全 的理解
的 自 由 , 时 也 是 对 广 大 听 众 没 有 义 务 的 自 由 ” 我 们 同 。 现 在 对 于二 十世 纪 “ 音 乐 ” 研究 就像 是在 自己 的 “ 新 的 土 壤 ” , 同 的 “ 种 ” 相 补 给 “ 料 ” 小 团 体 活 动 。 随 中 不 物 互 养 的 着 现 代 中 国 经 济 的 E渐 崛 起 . 国 人 的 个 人 素 养 无 疑 也 在 t 伴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步 伐 不 断 提 高 ,但 是 与 现 代 文 明 的 发 展轨 道 似 乎契 合 的并 不 是非 常 完 整 ,因此对 于 上 述 问题
特 征 的 独 立 学 科 的方 面 , 出 了社 会 事 实 这 一 概 念 , 提 并
社 会 学 方 法 论 的 精 要 所 在 。 其 中论 述 了社 会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 社 会 事 实 是 什 么 , 以 及 研 究 社 会 事 实 应 遵 循 的 几 大 准 则 。 尔 凯 姆 把 社 会 事 实作 为 社 会 学 研 究 对 象 , 而 迪 从
试比较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思想
试比较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思想[论文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论迪尔凯姆韦伯社会事实理解[论文摘要]迪尔凯姆和韦伯都是社会学成为学科的创立时期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两位大师都从自己国家的理论传统中继承了精华的部分,加上自己的研究与发展,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论理论。
这些也形成了社会学的两大方法论原则的传统。
本文就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原则作了一些比较。
社会学从产生之处发展到现在,一直沿袭着两种传统——实证主义传统和反实证主义传统。
实证主义崇尚的是社会唯实论,认为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可以象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定量分析,并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数字来反映社会背后的事实。
而反实证主义则是持社会唯名论的观点,认为社会本身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是一个概念,客观存在的只是促成社会的个体--人。
它们认为研究社会不可能象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那样通过试验和数字反映出来真实社会,研究社会就要研究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而意义只有通过理解的方式才能完全被掌握。
这是两大理论传统的根本区别。
曾经有人试着去融合两者之间的差别,但都是不成功的。
下面就将这两大理论传统的主要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思想作一拙劣的比较。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比较迪尔凯姆在其著作《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将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
他是这样给社会事实下的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1]而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作“理解的社会学”,他的社会学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2]根据这一定义,可见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从两人给出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差别着实可以看出两人所代表的不同理论传统之间的区别。
国外社会学理论范围
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迪尔凯姆(书)迪尔凯姆认为,真正的客观性追求应从社会现象的一般普遍性来把握社会学研究对象。
迪尔凯姆把他规定的一般性的研究对象称为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首要特点是不可还原性,它不能用个人的行为和情感来说明和解释。
第二个基本特征:对个人的制约作用。
第三个特征是它们的普遍性。
社会事实是个人在社会活动或集体关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他明确把社会事实归结为通过人们的集体行为而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且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又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的规定性,或外在的物,而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外在的物的实质是制度。
2、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迪尔凯姆(书)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共有的的宗教取向作为社会整合或群体联系的纽带,它的根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和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社会成员以压抑个人情感、个人意愿和个人选择为代价来趋向一个共同的价值要求,宗教团体是它的典型形式。
有机团结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高度分工为基础。
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3、价值中立---韦伯(网络)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科学家的研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韦伯认为,规范的社会学研究应当保持价值中立原则,亦即悬置研究者的主观性原则或评价性原则,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追求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定性。
】4、科层制---韦伯(网络)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系统、最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工具理性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科层制的管理在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它作为客观的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排除了一切人格化的因素,不带有任何个性化色彩,而仅仅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
第二讲 迪尔凯姆
(二)主要著作与学术地位
最为著名的代表作: 《论社会分工》(1893,博士论文);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 《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学术地位:
迪尔凯姆是社会学界公认的古典三大家之一,社会学史家对他在社会 学发展史上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美国社会学家米切尔在《社会学一百年》一书中由衷地称赞道: “迪尔凯姆的著作对社会学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因为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
这一原则反对当时流行的研究社会现象的主观内省法,该方法所依据 的前提是把社会现象当成个体主观精神的衍生物,本质上还是一种精 神现象。
2.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迪尔凯姆认为,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 。
1882-1887年,迪尔凯姆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巴黎地区的公 立中学担任哲学教员。
1887年进入波尔多大学执教,并在那里筹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 学系,于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个社会学教授。
1898年创办闻名遐迩的《社会学年鉴》。 1902年,迪尔凯姆进入巴黎大学索邦学院教育系,并于1906年聘为教育
(二)社会观
1.社会唯实论
迪尔凯姆反对社会唯名论的社会观,认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 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是属于高于个人的相 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个人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无法在个人 身上找到。
针对可能受到的责难,迪尔凯姆预先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社会唯实论并 非把社会奉为某种先于个人或者可以摆脱个体而超验存在的东西,社 会的实体性仅仅指社会是一种相对个人来说处于更高层次上并具有特 殊性质的客观存在。
社会学原著导读
社会学方法准则——解读《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内容摘要】:埃米尔·迪尔凯姆使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早期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他通过学科分析和论证,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他认为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要把社会事实当作可观的社会项研究,因为它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还通过《社会分工论》提出了界定社会事实的客观标准。
同时,迪尔凯姆还强调要正确辨认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用科学的方法区分了社会现象,并确定了社会种是区分社会事实的关键。
此外,他指出社会事实可以用另一个社会事实来解释,而要用比较的试验方法来求证原因。
迪尔凯姆致力于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学奠定基础,使社会学在对象、方法和基础概念上同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划清了界限,并推动社会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①【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事实客观标准社会种比较方法【正文】:迪尔凯姆是早期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是法国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迪尔凯姆早期最基本的主要著作,奠定了他的思想理论基础。
他认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
“社会事实”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定的研究对象。
他围绕着“社会事实”的概念,提出了确定社会事实的客观标准,并强调辨认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而作为中间媒介的社会种是关键。
对于社会事实的解释,迪尔凯姆更强调要以另一个社会事实,即用社会性来解释社会性。
他提出了论证社会事实原因的比较的试验方法,只有进行空间、时间上的比较研究,才能达到社会学论证的科学目的。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既不同于孔德所建立的那种包罗万象的带有思辨哲学色彩的宏大理论体系,也不同于那种在个体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对社会现象所做的推演和解释。
他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而使社会学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独立学科。
一、客观的确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迪尔凯姆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事实[收稿日期]2007-04-17[摘要]“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
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迪尔凯姆;社会事实;实证主义有人将社会学理论分为社会事实、社会释义、社会批判和社会行为四大范式。
其中如果说有哪种范式真正在社会学160多年的历史上起到了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会同意,只有孔德、斯宾塞开创的社会事实范式或实证社会学具有这样的殊荣。
在迪尔凯姆看来,虽然孔德和斯宾塞承认社会事实是一种自然的事实,但并没有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研究。
同孔德和斯宾塞不同,迪尔凯姆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不仅通过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而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找到了最为充分的理由,而且他身体力行,通过对自杀、社会分工以及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事实”的界定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迪尔凯姆以六章的篇幅谈论了三个主要问题:其一,什么是社会事实;其二,社会事实的特征如何;其三,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在迪尔凯姆那里,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科学。
1.何为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界定社会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学获得独特的研究对象,以使其脱离哲学的羁绊。
在《自杀论》的序言中,迪尔凯姆写道:“毫无疑问,对社会学来说,它要存在就必须首先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必须关注不属于其他学科范围的现实。
”这个赋予社会学存在理由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事实。
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迪尔凯姆是这样定义社会事实的,“它们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以每个个人……总而言之,这些社会事实具有一种新的性质,只有用‘社会的’一词可以表明这种性质和它的含义。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每个人都是一个星座,都各有自己的天地。
在社会学中,孔德发现了秩序与进步,斯宾塞发现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韦伯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滕尼斯发现了公社与社会的区别,齐美尔发现了交往的形式,帕累托发现了“.剩余物”和“社会精英”。
那么,鼎鼎大名的迪尔凯姆呢?我以为,作为近代社会学之父,迪尔凯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迪尔凯姆一生著书颇丰.但使其名垂午史的杰出思想,在理论上,主要体现于《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里;在方法上,则蕴涵于《社会学方法论》中。
这三部书,构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大厦的主体,其他一系列著作,不过是他在三部书里主要观点兴犹未尽的进一步发挥。
从迪尔凯姆的思想发展进程看,《社会学方法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
主要是讨论社会异化与其他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进而企图提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类型。
这是他的社会学思想形成期作品,许多社会学基本思想,以全新姿气出现。
但也由于是形成期的早期思想.一些重要观点表达得不够清晰.在解释上遇到不少困难。
他迫切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方法,以支撑其宏大的理论体系。
于是,飞895年《社会学方法论》问世了。
该书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有逻辑性结构的社会学特有方法论.支撑迪尔凯姆提出的许多新观点和新概念,把它们联结成一个体系加以深入发挥,而且,借助这套独特的方法.他进行了社会学史上最早的有“社会学意义”的实证研究,’《自杀论》就是最杰出的一例。
如果从社会学学科发展来看,该书确定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独特的病究方法。
所以,《社会学方法论》也是社会学在挤入科学之林之努力过程中最有贡献的作品之一。
全书由前言和七章组成。
从内容上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什么是社会现象,如何观察社会现象,在观察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注意的细节。
第二部分,论述了制定社会分类的准则,以及如何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
对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基本原则的评价——以《自杀论》为例
对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基本原则的评价——以《自杀论》
为例
陈旭峰
【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2)001
【摘要】迪尔凯姆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事实是其整个社会学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集中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迪尔凯姆把这两条基本原则恰当的运用在了<自杀论>一书中,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社会事实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变化较快、界限范围往往比较模糊的社会事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鉴相对主义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研究方法,从而对社会事实作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说明和解释.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陈旭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初探及其对法学方法论的启示 [J], 邓婕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及其现在价值--《自杀论》的社会学方法论解读 [J], 陆
丹;张月
3."社会事实"概念的客观性及其在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中的地位——读《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J], 吴德群
4.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 [J], 陆风生
5.迪尔凯姆的哲学社会学方法论——对物的概念的解析和评价 [J], 陈也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事实和社会学——埃米尔·迪尔凯姆和他的《社会学方法论》(一)
每个人都是一个星座,都各有自己的天地。
在社会学中,孔德发现了秩序与进步,斯宾塞发现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的相似:韦伯发现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滕尼斯发现了公社与社会的区别,齐美尔发现了交往的形式,帕累托发现了“.剩余物”和“社会精英”。
那么,鼎鼎大名的迪尔凯姆呢?我以为,作为近代社会学之父,迪尔凯姆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迪尔凯姆一生著书颇丰.但使其名垂午史的杰出思想,在理论上,主要体现于《社会分工论》和《自杀论》里;在方法上,则蕴涵于《社会学方法论》中。
这三部书,构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大厦的主体,其他一系列著作,不过是他在三部书里主要观点兴犹未尽的进一步发挥。
从迪尔凯姆的思想发展进程看,《社会学方法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发表于1893年。
主要是讨论社会异化与其他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并进而企图提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类型。
这是他的社会学思想形成期作品,许多社会学基本思想,以全新姿气出现。
但也由于是形成期的早期思想.一些重要观点表达得不够清晰.在解释上遇到不少困难。
他迫切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方法,以支撑其宏大的理论体系。
于是,飞895年《社会学方法论》问世了。
该书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有逻辑性结构的社会学特有方法论.支撑迪尔凯姆提出的许多新观点和新概念,把它们联结成一个体系加以深入发挥,而且,借助这套独特的方法.他进行了社会学史上最早的有“社会学意义”的实证研究,’《自杀论》就是最杰出的一例。
如果从社会学学科发展来看,该书确定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独特的病究方法。
所以,《社会学方法论》也是社会学在挤入科学之林之努力过程中最有贡献的作品之一。
全书由前言和七章组成。
从内容上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什么是社会现象,如何观察社会现象,在观察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注意的细节。
第二部分,论述了制定社会分类的准则,以及如何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
第三部分.对社会学方法论的三大性质作出总结。
总而言之,本书主要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用什么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说明和解释。
任何一门学科,要真正独卒并为其发展莫定基础的话,首要的任务得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这个对象应该是从根本上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
并且要有一套独特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对社会学尤为重要。
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社会格体观与集体主义方法”。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是人们可以用感官或知觉体会得到的一种“实在”。
并非所有的社会中发生的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只有对个人而言,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现象.才是社会事实。
所以,外在性和强制性是社会事实的二大特征。
因为有外在饵就能凭感官对之作出客观的观察和说明,就能把它当作资料,以便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因为有强制性,它就有压迫的力量,可以控制个人。
用迪尔凯姆本人的话来说,社会事实是二对于个人可施加外在强制的任何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社会中普遍呈现的.能独立存在而不依赖个人以呈现的任何行为方式”(《教育社会学》,巴黎,Alcan,1922,P36)可以把社会事实分成二类。
一是比较制度化或结晶化的现象,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经济制度,习俗,蔑言、谚语或语言等现象。
另一类是比较不固定、尚未完全结晶化的现象,如服饰、时尚、共同体的狂热、愤怒、同情等集体情绪、文艺作品的流行风格和审美趣味等,此外,生育、婚姻、自杀率、人口分布等也属于社会事实范畴。
社会事实的外在性和强制性有二层涵义。
首先,社会事实如法律、道德和宗教信仰等,不是由个人创造的,而是由集体所造成的,它存在于个人的意志之外。
同时,个人不论感觉与否,都必定受其影响,照其行动。
这种影响或作用有的是直接的强制性的,而有的是间接的强制性的。
如法律,不管个人是否赞同总得遵从,不然将受制裁和惩罚。
社会的风俗也是如此,
只是程度低一些。
社会语言属间接的强制,在与人交往沟通中,并未有谁硬性规定你非用本国语,但既然大家都说本国话,除此也没有另一种语言可替换,若想不用这种语言与人交流,总是不行的。
硬要反之而行,则是十分狼狈而无法与人交往沟通了。
所以,每个人的思想、意向并不纯悴由自己决定,而是受到社会的影响。
其.次,枚会事实的外在性与强制性是相对于“反抗”而言的。
也就是说,如果个人遵从它,也就感觉不到它的外在性和强制性,只有当个人企图摆脱它、反抗它,它的外在性与强制性才体现出来。
例如,“集体表象”是一种社会事实,它是特定社会里多数人共有的一组信仰与情感,,通过它形成了特定社会生活的固有制度。
它来源于每个个人却又完全超越于个人,它成为了一种临于每个个人之上的“事实”,它有别于“个人意识”。
虽然它只有通过个人意志与行为才能体现,也要靠个人的个别条件可萝在,但这并无碍于它的特殊性。
它普遍地存在于整个社会里。
个人在社会生活里无时无刻不受它的影响(尽管程度各异)。
所以,平时很难体会到它的存布、可是当个体想摆脱或反抗它时,从个体本身来说也是多么不容易(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要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自然艰难)。
从社会来说,同样会运用各种手段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