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行后半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知行后半句
“知行合一”的下一句:“得到功成”。

原句是“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意思:最高深的道理隐藏在最简单的
事理中,有悟性的人可以从最简单的事理中获得最高深的道理,从而成功。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提出背景:王守仁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守仁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
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
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
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