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面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结合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管理要求及特点,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依托于GIS的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关键词] GIS 管理系统基础数据设计
GIS-based broadcasting wireless coverag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Zhang Weizho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demand more and more spiritual life, to further expand the wireless coverage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is currently an important task. In this paper,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radio coverag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relying on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verage in wireless broadcasting of GIS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Keywords:GIS, management system, basic data, design
1、前言
为了确保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有序开展,要依托于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并实施信息管理系统,以便针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发射机生产、验收、安装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等开展管理及监督。

地理空间数据的有效利用的前提是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向规划台站等工作创造适宜的平台及计算环境,一方面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使计算精度有所保障。

计算广电台站场强离不开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持,地理空间数据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分别是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这也是GIS的血脉,并在确保台站频率规划工作开展正确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系统设计与实现
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工程就是一种可以实现信号质量的实时定点监测和可以把信号质量好坏的信息上传的系统并且它能够及时发现上传信号中的信号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这个系统可以提供全面信号好坏的数据,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问题,不仅可以解决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了传统监测方法的误差,还可以对信号质量问题进行方便快捷的修复。

在无线信号监测这一技术中,至少应对HEC进行分组头校验。

此外,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其有效性的荷载也必须要进行CRC校验。

在基带协议中使用分组头HEC信息以及有效荷载中的CRC信息,能够有效的检验出分组错误及其传输性错误。

基于确定有效载荷正确与否的考虑,应该将循环冗
余校验码加载到有效载荷。

但是,基于ARQ方案,只能在分组有效载荷上正常工作,针对的也仅仅是具有CRC的有效荷载。

在该方案下,话音有效荷载以及分组头将得不到任何的保护,而蓝牙作为通过快速、无编号的方式进行确认。

如果需要应答前次的接受分组,就需要返回ACK(ARQN=1)或者NAK(ARQN=0)。

在这个过程中,返回分组的分组头中将生成ACK/NACK域,通过ACK/NACK域能够了解之前的负载接收是否正确无误,并且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重新发送或者发送到下一个分组。

从单元将在主-从以及从-主时隙的切换过程中进行应答,主单元则在下一个事件中进行应答,同时根据该事件的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从单元地址。

由于处理的时间较为短暂,在分组接收的时候,可以在空闲的时间对解码进行选择,如有必要可以简化FEC的编码结构,使得处理速度能够加快。

快速ARQ方案与停止等待ARQ方案相似,但是,快速ARQ方案与停止等待ARQ方案相比,具有最小的延时的特性。

在实际上快速ARQ方案中,并没有发生由ARQ方案引起的附加时延,因此该结构更为优秀,效率更高,同时与重传ARQ的效率是完全相同的,能够有效地减少因为失效分组而被重发的情况的出现,减少开销。

2.1系统设计
(1)软件框架
本系统结构为B/S多层体系,由于服务器端集中了应用程序,所以承担较多任务,例如访问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等操作都在服务器上进行,这对于用户及系统研发都是有利的。

对于用户而言,借助IE浏览器,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站进行管理和维护。

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外网及内网两方面,前者主要用来发布公开信息,并在现有网站上实时发布广电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情况,接收来自民众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反馈;对于内网用户来说,借助内部局域网以及广电专网,可以对基本台站信息、地理空间分析以及专业统计分析等进行访问,内外网服务器通过数据交换,可以将内网相关信息发布到外网上,以便公众进行浏览;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与现有广播影视事业管理系统的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功能为依据,本系统主要包括网站信息、业务分析、地理信息分析以及无线覆盖工程四个管理平台。

(2)地理空间信息管理
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的开展与GIS及其空间分析技术关系密切。

GIS空间分析对象主要涉及到当地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以及人口社会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覆盖范围以及频率干扰分析等起到决定性影响。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在Internet以及Intranet等网络环境下运行,在多尺度动态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借助Java
等技术,实现网络传输地图数据、放大或缩小地图、简单空间分析以及空间测算等功能。

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还可以将广电各个台站专题信息显示出来,借助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以及空间分析技术实时获取广电台站周边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以及相邻台站分布情况等信息,并且还可以实现地理可视化,以便广电总局领导以及相关的决策主管部门可以及时、全面、准确且灵活的了解广电台站的基本信息。

(3)综合业务分析
通过对无线电波传播模型研发过程中场强计算功能的借鉴,并结合多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开展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所播放的节目以及相关频率资源状况的分析,主要涉及无线覆盖、频率、干扰以及场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统计节目频率资源以及覆盖范围等相关信息,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结合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国家的行政区域划分相关数据信息,计算、保存及统计关于广电无线覆盖人口数量以及相应的覆盖率等指标。

2.2系统实现
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是以各级广播电视用户及社会大众为受众群体的,软件运行环境以广电系统内部专网为主,另外一部分是对外的。

系统主要开发技术是WebGIS 以及Java,依托于J2EE的Struts以及Hibernate技术,
SqlServer2005数据库在后台运行,网络服务器选用的是Tomcat5.0。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是广电事业逐步走向信息化的重要一步,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将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相关台站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再结合我国当前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实际情况研发出来的。

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不仅具有诸如查询、定位等常规性的地理信息系统特征及功能,而且还可以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及管理的需要,并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有力保障;除此之外,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还具有交互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等优势。

3、结语
借助本文所阐述的依托于GIS的广电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广电总局相关领导以及决策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并且全面的掌握广电无线覆盖工程实际运行状况及其运行效果,了解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对策,促进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管理系统与GIS具有无法割舍的密切联系,并且伴随广播电视逐步实现数字化,广电领域中GIS 技术也会相应的得到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果.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GIS解决方案.有线
电视技术,2011年第07期
[2]蒋永平,蒋秀军.面向广电网络运维的综合网管平台.有线电视技术,2010年第02期
[3]王艳,许飞.基于GIS的有线电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4年第06期
[4]付强,杨红新.GIS在国内广播电视设施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电视技术,2005年第03期
[5]罗耀兴构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服务网络[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