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及其影响
19世纪的德国高等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为1810年根据威廉·冯·洪堡的教学思想创建的柏林大学。

其“崇尚求真” “科研与教学结合”、“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不仅对德国的教育事业及其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柏林大学办学方针
(一)崇尚求知,致力于知识的探讨。

洪堡认为为科学服务,即为增进人的知识服务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但洪堡这里提出的“知识”并不是专门化、实用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一种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

洪堡曾说:“大学真正的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

”从这里可以约略看出洪堡心目中大学培养的是一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精神,体现学术自由,这也是下文将要论述的观点思想基础。

(一)崇尚求知,致力于知识的探讨。

洪堡认为为科学服务,即为增进人的知识服务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但洪堡这里提出的“知识”并不是专门化、实用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纯粹的科学”、“一种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

洪堡曾说:“大学真正的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思想上的完善。

”从这里可以约略看出洪堡心目中大学培养的是一种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要达到这个目的,大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精神,体现学术自由,这也是下文将要论述的观点思想基础。

为了鼓励学生进行高深研究,柏林大学重视习明纳方法,即高年级学生或优秀学生可以在教授的指导下,组成小组研究高深科学课题。

此举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风气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学术自由。

这是柏林大学办学方针里最为核心的一点。

关于学术自由如此重要的原因已在第一点讲述过了。

这里具体谈谈为了达到学术自由的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学术自由是中世纪大学延续下来的传统,大学享有决定和管理内部事物的权力,但是后来,先是教会,后又是国家把大学的管理权紧紧抓在手中。

在柏林大学等德国高校里,学者有权决定大学内部的某些问题,比如课程设
置、研究项目的决定、大学生的挑选和制定校规校纪等。

而学生在学习上也有很大的自由,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选学什么课程也没有限制,只要达到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必修科目即可。

虽然洪堡强调“学术自由”,强调教授治校,但柏林大学的主要经费仍是政府拨给的,个人捐款及学费收入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且洪堡本人就是政府官员,所以“学术自由”也只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尽管如此,“学术自由”也给当时的柏林大学带来了蓬勃生机,并影响了后人对大学的定义。

二、柏林大学办学方针的影响
在洪堡办学方针的影响下,柏林大学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整个德国的高等教育也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成为了各个国家仿效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时期,科学逐步渗透进了神学的领地,占据了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

正是在高校科研的推动下,德国的科学水平迅速提升,并且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工业技术就一样领先于其他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

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时德国因为科研人员年龄老化,其科研能力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边缘学科、现代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明显。

而柏林大学模式的缺点开始凸显:过分强调学术自由,教学内容有教授自定,所设专业多为哲学、医学、神学等传统专业,自然科学、经济学等专业较少;注重精英教育,学生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据此,德国开始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

另外,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对世界的高等教育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柏林大学建立的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可以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洪堡时代。

其中受洪堡模式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的高等教育。

据统计,在世界大战前的一百多年间留学德国的美国学子达万名,这在20世纪以前是个很大的数字。

实际上,19世纪后期美国的许多传统大学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柏林大学模式的影响,而1867年有吉尔曼受命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则被公认为美国的柏林大学。

英国的传统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尽管很保守,对新生事物反应迟钝,但也在悄悄进行着变革,柏林大学模式逐步为他们所接受。

此外,日本的大学在二战前基本上都是柏林大学的翻版。

在中国,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京大学,也深受柏林大学模式的影响,蔡先生在北大采用选科制,并实行教授治校。

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办学思想实际上是对洪堡学术自由精神的进一步发扬,使北大成为中国第一流的
学府。

我们可以这么说,做为近代的第一所大学,柏林大学是近代教育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几乎奠定了大学的精神基础,至今,“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结合”都是高等教育的焦点,是很多大学努力的方向。

柏林大学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更是不容忽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