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述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述介
144
继续教育研究
jiXUjiaoyuyanjiu2010年第8期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述介
孙宏愿谭亲毅
(西南大学1.教育学院;2.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要:初等教育普及项目(SSA)是印度政府为普及初等教育和提高初等教育质量而实施的旗舰项目.为促
进初等教育发展,转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的需要,印度政府提出了该项目.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经费来源,措施
和目标,"十一五"教育规划对其相关内容作了调整以提高实施质量.这是印度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举措,它促进
了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调整了教育内部结构,注重教育公平,对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印度;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普及项目(SSA)
2l世纪以来,积极发展初等教育已成为印度的战
略性选择.为进一步普及初等教育入学率,提高教育
质量,印度政府于2001年启动初等教育普及项目(SarvaShikshaAbhiyan,SSA).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计
划到2010年前为所有6—14岁的儿童提供初等教育,
同时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缩小所有的社会,性
别和地域差距.该计划是一个旗舰项目,要从所有税
收中扣除2%的教育税作为该计划的专用基金.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的提出的背景
(一)发展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总量逐年提高,产
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GDP的年增长率大幅攀升, 从2000年的4.0%增加到了2006年的9.2%.但是
教育发展滞后,尤其是初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保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寻求教育的支持,提高国民素质,适应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实施初等教育普及项目是印度教育兴国的需要,顺应了近代社会初等教育的发展.
(二)普及教育,促进初等教育自身发展
20世纪9O年代以来,印度初等教育发展越来越
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入学率普遍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女性受歧视严重;少数民族处于弱势地位,地区间差距较大;基本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基础教育资源内部分配比例不合理.其落后的初等教育,不仅使国民受教育水平偏低,文盲率和辍学率居高不下,也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均衡发展.使得印度政府近年来把普及初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消解困境,转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人口迅猛增加,传统意义
上接受初等教育的适龄人口逐年成倍增长.1981年人口普查表明,印度人口继续以2.2%的速度增长. 1991年人El普查,印度人口已经到达8.46亿.到2001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O.27亿.不难推测,这种
人口增长形势必然加剧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因此,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将人口压
力变为人口动力,充分利用好国内人力资源,是印度谋
求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初等教育普及项目的主要内容
(一)经费来源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受到各方支持与援助.世
界银行,英国海外发展赠款处(DFID)与欧盟联合评估
该项目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项目成本在总额35亿
美元,印度政府提供45%,捐助占30%,邦政府提供
25%.国际发展援助作为世界银行的特许的贷款机
构,为印度提供了期限为35年,外加10年宽限期,0.
75%服务收费的5亿美元的项目贷款.
印度中央政府与邦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项目的主要
资金来源.从"九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随着各邦
政府的财政压力过大和缩小教育落后邦基础教育结构
的差异,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逐年递增.继2005—
2006年度后"十一五规划"期间将继续实施东北各邦
实行的特殊分配政策,不同的是东北各邦只需支出国
家规定邦政府应该支出份额的10%.中央政府和邦
政府财政支出比例见表1:
(二)主要措施及目标
初等教育普及项目主要包括资助小学土建工程,
收稿日期:2010—04—2
作者简介:孙宏愿(1983一),女,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各国教育制度比较研究.
2010年第8期继续教育研究145
表l
"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十一五"
规划规划规划规划第5规划末期规划
前2年第3年第4年年及以后
财政支85
:l550:5065:3560:4055:4550:50出比
新教师工资,人口稀少地区的学生择校费,创新教育, 教师培训,同时还为辍学儿童返校就读提供相应的费用.为缩小性别和社会阶级的差异,项目还为所有女
童及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为女童特殊教育提供各种设施,支持地区残障儿童入学.总的来说,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计划:
1.全国女童初等教育计划(NPEGEL)
2.教育保障计划及创新教育计划(EGS&AIE)
3.县级初等教育计划(DPEP)
4.全国小学营养支持计划(即午餐计划)
5.教师教育计划
6.KasturbaGandhiBalikaVidya.
1aya计划(KGBV)
7.MahilaSamakhya计划
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强调全民参与性,透明性及公
共责任,要求每个邦县都要进行家庭普查,以摸清各家庭中孩子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和教育地位等情况. 一
旦计划委员会批准了各邦县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央
政府就给予拨款.具体目标为:至2003年所有6—14 岁儿童接受学校,教育保障中心(EGS)或过渡课程(bridgecourse)教育;至2010年所有6—14岁儿童完
成8年初等教育;重点关注基础教育质量并使其贴近生活;至2007年消除小学教育阶段性别和社会阶级间的差异,至2010年消除整个初等教育阶段性别和社会阶级间的差异;至2010年巩固义务教育普及的成果.
(三)"十一五"规划对初等教育项目调整
2006年l2月,印度计划委员会发布《朝向更快,
更全面的发展:印度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途径》,对初等教育普及项目作出了战略调整,以解决教育公平,学生保持率和教育质量等问题.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在以下方面作出调整:保证所有教师都能得到培训;校舍建设必须要有统一的邦级标准;每十所学校要设有一个邦级资源中心,每个社区资源中心要设立十个街道资源中心,每个社区都必须配备五名高水平的教师;改造一
师学校及消除多年级教学现象;修订课程标准和教
学大纲,作为制定国家课程大纲和指导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ERT)工作的指导方针.
"十一五"规划还出台了具体的措施来提高初等
教育普及项目的质量.
1.调整初等教育普及项目,提供优质的教育.
2.保证所有学校都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设施,确
保小学生都能获得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便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3.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核心)这三门学生
薄弱科目的教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均要开设英语课.
4.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方
法,使用重新修订的教科书.
5.支持更多的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
改善课程教学活动.
6.充分解决教师空缺,教师缺席和教师无教学任
务问题,确定教师教育教学的相关义务和责任以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7.实现教师都能得到全面培训的目标.将师生比
从40:1调低至30:1.
8.一师学校和多年级教学的学校要招聘更多的教
师,招聘时女性教师的比例必须占到2/3.
9.由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邦教育研究与
培训委员会,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及邦委员会举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和邦教师资格考试来招聘合格的教师,将教师的任用权下放到各区县,以保证能招聘到高质量的教职员工.
10.充分发挥县教育与培训研究所,邦教育研究与
培训委员会在教育普及中的作用,并与社区资源中心, 街道资源中心和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相联系.
11.将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到基础线50%以上.
12.通过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教
学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材料等指标来判断教学质量. 13.2005年全国课程大纲及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
委员会颁布的教学大纲是各邦修订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文件,邦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在保证实施, 统一的标准方面要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14.各邦及区县可以引进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机制
来识别优秀的教师.
三,初等教育普及项目的启示
(一)促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历程
表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育与
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即教育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器.如果教育不能适应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教
育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加速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印度经济快速发展,需
要更多的人才作为支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作为一项政府投资的特别产业,可以看作是
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印度政府在"十一五"期间
将提高初等教育普及项目的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展示了其政府部门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能力146
继续教育研究
jiXUjiaoyuyanjiu2010年第8期
与决心.只有处理好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双赢",才能有效地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优化教育内部结构
初等教育培养的是基础性人才,是教育这座金字
塔的最底层结构,担负向高一级教育输送人才的任务. 同样数量的资金投放在不同层次教育上的收益率是不一
样的.初等教育投资综合收益率(个人收益率和社
会收益率加权)高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高于高等教育.但印度政府一度认为,就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言,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作用远比初等教育大.错误的认识使教育资源在各阶段的分配极度不合理,阻碍了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发展.现在,印度政府已认识
到教育结构失衡问题,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发展教育的重心从高等教育转向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将初等教育的改革推向了高潮.只有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功能,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教育公平
初等教育普及项目的制定符合人本主义价值取
向,注重教育公平,在女童教育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受印度传统文化影响,把女童教育置于边缘化的
境地,女童失学辍学现象严重.1982年印度义务教育
毛入学率为79%,其中男孩占93%,而女孩仅占
64%.女孩失学数几乎占未受过学校教育人口总数的
2/3.因此,初等教育项目中特别提出了发展女童教育
的计划,其中包括MahilaSamakhya计划.该计划为普
及义务教育(至14岁),扩大参与(通过正规教育和非
正规教育计划),完成最低学习标准;妇女拥有平等的
受教育权利;为贫困地区的成人和孩子提供同等的教
育机会.
公平的教育制度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了实现个人发
展的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首
要负责人应发挥主导作用,有责任和义务通过相关的
政策法规,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一个社会民众向各社
会阶层流动的渠道越通畅,这个社会的对立和冲突就
越小,越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阶段的教育公平,
不仅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关乎社会福祉和国
家利益.
参考文献:
【1]TheWorldBankGroup.DataProfile[EB/0L].http://dev- /external/CPProfile.asp?PTYE=
CP&CP&CC0DE=IND.2008—04—09.
[2]沈有禄.印度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外国中
小学教育,2009(5):1—4.
[3]孟向京.印度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控制[J].南亚研
究季刊,2001(2):31—35.
[4]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印度人口达1O点27亿[EB/ OL]./w/216748.html,2001一O3—27.
[5]India:WorldBanktoSupportIndia'sGoalOfAchievingEle? mentaryEducation[EB/OL].hnp://,2007—12一O8.
[5]Thcl1thFiveY earPlan,V olume[EB/OL].http://plan-
ningcommission.nic.in/plans/planrel/fiveyr,2009—1O一08
[6]AnnualReport2004—2005Overview[EB/OL].http://
education.nic.in/Annualreport20O4—05/overview.pdf,2009—11

25.
[7]王英杰.印度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J].中国高
教研究,1986(2):15.
[8]王长纯.印度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57—259.
ABriefIntroductionofSarvaShikshaAbhiyaninIndia
SunHongyuanTanQinyi
(1.CollegeofEducation;400715,2.ResearchInstituteforEducationandPsychology,South westernEthnicGroups,
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SarvaShikshaAbhiyan(SSA)istheflagshipprojectlaunchedbyIndiangovernmen tforachievinguni—versalelementaryeducationandimprovingthequalityofelementaryeducation.Inordertopr omoteprimaryeducation
development,populationpressurechangeforhumanresources,thegovernmentofIndiaprop osedtheproject.Thepro—
jeetincludesfundingsources,measuresandtargets,the"EleventhFive-Y ear"planofeducati onadjustedtotheirrele- vantcontenttoenhancetheimplementationofquality.ThisisamajormoveinthehistoryofInd ianeducation.Itpro—motes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economyandeducation,adjustingtheinternalstructur eofeducation,education
equity,andisimportanttothedevelopmentofprimaryeducationinIndia.
Keywords:India;elementaryeducation;SSA(SarvaShikshaAbhiyan);universalprimaryel ementarypr~ec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