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医案一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医案一则
白某,女,55岁,郑州庙张人,2019年7月28日初诊。
主诉:便秘十余年。
病情:十余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便秘,大便三到五日一行,患者自述大便燥结如羊屎、如算盘子,吃通便药则大便稍通而能解,停药则继续大便干结难行,服药很多,苦不堪言,睡眠差,失眠多梦,纳可,小便调,记录病例的同学基本就记录了这么多。
我又仔细询问,病人又述腰椎间盘有突出,平时容易腰痛,平素怕冷,手脚冰凉,髋关节发凉,察其神色,面色尚可,说话声音洪亮。
舌淡红,有裂纹,苔白,脉弦滑。
分析及处方:
便秘是常见病,患病率很高,很多人对于这种情况,往往用清热通便之类的药物诸如,某制大黄丸、番泻叶、果导片、麻仁丸等等,或效或不效,很多人非常痛苦。
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原方。
桂枝18克生白芍18克炙甘草12克粉葛根35克生姜5片,大枣5个切开为引。
七付,水煎服,日一付,分2-3次饭后温服。
2019年8月4日复诊,服药期间大便两次,大便干结好转且变顺畅,腰疼好转,守上方再取七付。
按语:这例病人仍在治疗当中,但桂枝加葛根汤确实效果很好,且未用硝黄等苦寒药物。
当时的思路是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寒病条文而来的: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条描述的,是既有类似于表不解的表现“骨痛、腰痛、肩背颈项引痛”,又有类似于里气凝结的里证的表现“腹胀,阴痹,大便难,脉沉而迟”。
那么,此时,当先用桂枝加葛根汤托透外寒,荣卫畅通,
外寒得解,则大便自通,身痛自解。
若真真寒邪凝聚入里,似“其著也”的表现的时候,再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之(此为里之一层)。
但其实,《伤寒论》中,这样的分析很多,“六经皆可有便秘”。
我们先看太阳病,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
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注意,这个条文,先讲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按说像是阳明病,应该用承气汤类。
但是,小便清,注意,这时的小便清,揭示的是,热未在里凝结,小便清,仅仅是举例说明而已。
那么这个时候,里热未凝结,加之有头痛发热的现象,说明仍是表不解,这是,仍然可以斟酌使用解表的办法。
注意,这个时候,有可能表解了,大便也就通畅了。
这其实也是“提壶揭盖”!
阳明病,大便不畅的条文很多,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看少阳病,“阳微结”条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饮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
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症状相对复杂,既有类似阴寒的表现如,手足冷、脉细等。
也有表不解的表现,如恶寒汗出等,也有寒凝的表现,如大便硬,心下满等。
通过分析“阴不得有汗”,揭示出此为“半在里半在外”,注意,这时候的“阴不得有汗”,亦是举例说明,即“通过对病情的反复推敲找到了半在里半在外的一些指征”,并不是完全的“阴不得有汗”。
此时,用和解的方法,让荣卫之气复归于和谐,就像《伤寒论》230条说的那样: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后呢,有可能大便自解。
那么,三阴病,会不会出现便秘呢,当然也会!
阴寒凝聚,阳气不运,也会出现大便秘结。
此时,温化、温通、温运,此为大法。
由此可见,简单一个便秘,便秘仅仅为一症状,背后的病机千变万化,其论治,仍然应该放到六经病当中去,这样才会有的放矢。
附病案照片(字很丑,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