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疗效。

方法收集各种类型
的肩周炎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单用穴位注射
治疗,一周一次,3周为一疗程;B组:单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一周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C组: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3周为一疗程。

结果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

结论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联
合治疗肩周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最佳。

【关键词】肩周炎穴位注射电脑中频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病变而引起的肩关疼痛和活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方法也众多不一。

我疼痛门诊自2005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46-69岁,病
程2周至3个月。

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
时加剧、夜间尤甚。

肩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上举、外展、后伸摸背和穿衣梳头
受限。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单用穴位注射治疗;B组:单用电
脑中频治疗仪治疗;C组: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

这三组病人在
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及疼痛范围等方面均相匹配、无差异。

1.2 方法
1.2.1 穴位注射治疗(A组)根据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肩贞、肩髎、肩髃、天宗、曲垣、曲池、合谷及局部压痛点阿是穴,用龙胆紫标记,使用消炎镇痛液(2%利多卡因5ml,香丹注射液8ml,地塞米松注射液1ml加生理盐水配成15ml),根据不同穴位取该注射液1-3m1注射,一周三次,3周为一疗程。

1.2.2 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组(B组)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北京洁翔医疗设备
生产的ECM99-IIB型电脑中频治疗仪,硅胶电极16cm×12cm两片,肩部痛点对置法,由沙袋固定,1号处方输出,剂量为患者耐受量,1天1次、每次20min,7天
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

1.2.3 穴位注射与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应用(C组)穴位注射用药同A组,两
次穴位注射间隔每日进行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用法同B组,3周为一疗
程。

1.2.4 三组患者治疗期间每日须坚持肩部功能锻炼。

1.3 疗效标准①痊愈:肩关节疼痛消失,运动恢复正常。

②显效:肩关节症状基本消失,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均可仍有轻微余痛。

③好转:肩关节疼
痛明显减轻,但活动仍有障碍。

④无效: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A组痊愈11例(36.7%) ,显效9例(30%),好转6例(20%),无效4例(13.3%),总
有效率86.7%。

B组痊愈9例(30%) ,显效9例(30%),好转7例(23.3%),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83.3% 。

C组痊愈18例(60%) ,显效8例26.7%),好转4例(13.3%),总有效率100%。

三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C组明显优于A、B组。


下表:
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
3 讨论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

其病变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慢性损伤,如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早期给予理疗、针灸、适度的按摩推拿,可改善症状,但治疗效果不是很尽如人意,我疼痛门诊把穴位注射和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穴位注射主要使用局麻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并且加入香丹注射液。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消除组织胺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消除细胞质的水肿:利多卡因阻滞神经纤维的传导,中断疼痛的持续性神经活动,松驰肌肉痉挛:香丹注射液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镇痛作用。

三种药物合用穴位注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病灶周围的炎症和水肿,阻断疼痛的不良刺激,达到治疗目的[1]。

电脑中频治疗仪的特点是把临床经验处方全部程序化,治疗中多次变换多项治疗参数,对患者躯体感觉器官的刺激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机体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也可增多[2]。

在治疗中,患者普遍反应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局部有明显的舒适的节律性,快慢交替和断续的麻振紧压和收缩感使其作用局部软组织出现颤动及肌肉舒缩运动,不仅可以扩张血管,恢复正常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血流加快,而且可提高运动神经和骨骼肌兴奋性,使代谢紊乱引起的炎症产物进入血流从而达到减轻水肿、消除炎症、镇痛和缓解肌紧张,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

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中,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成华.实用疼痛治疗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148.
[2]林世德.电脑中频电疗仪的研究和应用.中华理疗杂志.1998,10:22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