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川国际学校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四川国际学校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章末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
1.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3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

A.东方向3米处B.西方向3米处C.西方向6米处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多种多样,其中,钢尺被弹拨后,它的运动方式是()。

A.摆动B.滚动C.振动
3.下列物体与其它三个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是()。

A.
B.
C.
D.
4.热气球升空时的运动属于()。

A.直线运动B.曲线运动
5.投篮时,篮球做()。

A.曲线运动B.直线运动
6.不同形状的木块中,最容易在斜面发生滚动的是()。

A.长方体木块B.梯形木块C.球形木块
7.下面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属于滑动的是()。

A.立方体木块B.玻璃球C.铅笔
8.在上学期的比赛中,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结果如下图,谁跑得更快?()。

A.小明B.小王C.一样快
9.下列各种运动速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①飞机900千米/小时②台风25~30千米/小时
③热气球317千米/小时④沙尘暴79千米/小时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10.要想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要知道()。

A.物体的颜色B.路程和时间C.物体的长度11.观察蚕卵时,我们是观察蚕卵的哪些外部形态特征()。

A.形状,重量,大小
B.大小,形状,颜色
C.颜色,大小,长短
12.蚕蛾刚产下的卵是()。

A.淡黄色或黄色B.淡赤豆色C.灰绿色或紫色13.我们观察到的蚕卵的形状是()。

A.扁圆形B.长方形C.三角形14.自然环境中,蚕宝宝一般在()左右出生。

A.12月份B.4月份C.8月份15.关于养蚕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需要定期给它提供食物就可以。

B.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养蚕方法。

C.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养蚕方法。

16.在观察一枚生鸡蛋的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把蛋壳敲碎,剥完蛋壳再观察
B.先用刀把鸡蛋切成两半,对内部进行观察
C.先观察鸡蛋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果
17.鸡蛋结构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是()。

A.气室B.卵黄C.蛋白
18.在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B.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C.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19.蚂蚁卵的形状()。

A.球形B.月饼形C.长条形20.鸡蛋中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的是()。

A.卵壳B.卵黄C.卵白
21.关于养蚕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蚕卵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孵化
B.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
C.为防止蚕宝宝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蚕宝宝的周围点上蚊香
22.蚕最喜欢吃()。

A.桑叶B.其他树叶C.茧
23.蚕的胸部有()。

A.三对足B.两对足C.四对足
24.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

A.食物B.呼吸C.喂水
25.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

A.4次B.5次C.6次
26.蚕宝宝吐丝结成了()。

A.茧B.蛹C.蚕
27.在蚕的四种形态中,需要进食的形态是()。

A.卵B.幼虫C.蚕蛹D.成虫
28.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

A.给人们提供蚕丝
B.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C.保暖
29.观察蚕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
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30.剪开的蚕茧如右图所示,箭头指的是()。

A.蚕的粪便B.蚕蜕下的皮C.结茧时掉落在里面的小虫子
31.以下关于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关系说法对的的是()。

A.月球比太阳大得多B.月球比太阳小得多C.月球和太阳差不多大32.关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正午影子最短
B.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C.正午影子在正南方向
33.在模拟阳光下物体影子时,手电筒模拟的是()。

A.遮挡物B.物体C.太阳
34.灯光照射下,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墙上会形成手影。

当电灯保持静止不动,手势不变不断向墙面靠近,墙上的手影会()。

A.变小B.变大C.不变
35.如图,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圆柱体时,产生的影子()。

A.大小相同B.形状相同C.形状不同
36.晚上,小明抬头发现天空中有月亮,如图由此可以判断这一天大约为()。

A.农历初七B.农历十五C.农历二十二
37.直接影响地球上潮汐现象的()。

A.月球对地球的引力B.太阳光的照射
C.月球月相的变化
38.地球的形状是()。

A.球形B.方形C.三角形
39.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的。

A.方形B.三角形C.圆形
40.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B.麦哲伦
41.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地球上的海陆面积,会发现()。

A.陆地多,海洋少B.陆地和海洋一样多 C.陆地少,海洋多D.无法比较
42.观察地图,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简易的方法是()。

A.数格子比较B.用尺子量C.猜一猜D.目测
43.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

A.海洋面积大B.陆地面积大C.一样大
44.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不能确定
45.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B.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是差不多的
C.太阳、月球和地球上都有水
46.在课堂上设计“过山车”的要求中,下面()的说法是错的。

A.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B.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C.轨道的总长度应在5米以上。

47.10秒内,小红走了8米,小丽走了10米,她们两个()走得快。

A.小红B.小丽
48.制作“过山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根据“过山车”轨道设计要求画设计图
B.搭建“过山车”轨道时,根据情况对设计做小调整
C.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项
49.小明想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用更加光滑的轨道做过山车
B.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C.降低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50.对于我们自己建造的“过山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
B.设计图一旦完成,就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的制作,一点也不能修
C.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
二、实验探究题
51.探究动物
小明养了几条蚕,每天都细心地照顾、仔细地观察,并做了相关的记录。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蚕卵孵化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为防止蚊虫叮咬,要养在密闭空间内C.蚕小的时候,要将桑叶切碎
(2)在养蚕活动时,以下观察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小刀解剖蚕蛹进行观察B.用尺子量一量蚕茧、蚕蛹的长度
C.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3)在观察蚕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方式记录。

A.画图、填写记录表B.拍照、摄像 C.以上方法都可以
(4)蚕宝宝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龄,结茧前共蜕皮()。

A.4次B.5次 C.6次
(5)小明发现蚕宝宝身体变得有点黄和透明,不再吃桑叶,脑袋摇晃,由此判断()A.蚕要结茧了 B.蚕要眠了C.蚕生病了
(6)蚕结茧十几天后,小明发现有蚕蛾从茧里面钻出来,蚕蛾是蚕的()阶段。

A.幼虫B.成虫C.蛹
52.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

它的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

神奇的是,鸭嘴兽靠产卵来繁殖后代,但也用乳汁哺育幼仔成长。

鸭嘴兽
(1)根据资料中鸭嘴靠产卵繁殖后代这一信息,我认为鸭鸭嘴兽应该属于()。

A.哺乳动物B.卵生动物C.其他动物
(2)根据资料中鸭嘴兽用乳汁哺育幼仔这一信息,我认为鸭嘴兽应该属于()。

A.哺乳动物B.卵生动物C.其他动物
(3)后来科学家认定鸭嘴曾是进化不完全的哺乳动物,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鸡B.狗C.鸭子
53.小方观察月面图片发现: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他设计了如图活动探索环形山的形成。

(1)以上实验属于()(填字母,下同)。

A.观察实验B。

模拟实验C.对比实验
(2)如图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现象,投掷物应选()。

A.大小相同的玻璃球
B.大小不同的玻璃球、铁球、木球、塑料球
C.大小不同的玻璃球、小石子、黄豆、小铁球、小木块
(3)如图的实验证明环形山是由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这是目前公认的观点。

54.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模拟建造环形山
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撞击后的沙盘
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方法: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各个材料分别模拟什么,请将他们用线连起来。

沙盘陨石
大小不同的球陨石撞击后的月球表面
撞击后的沙盘月球表面
(2)小球高度越高,撞击出的沙坑越_________;小球体积越大,撞击出的沙坑越_________。

55.如图是几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几种交通工具中,________的速度最快。

(2)________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

(3)每1小时,喷气式客机比高速列车多走________千米。

56.探究运动
下图是小明搭建的“过山车”,请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黑球和白球在这个“过山车”上从起点到终点驶完全程的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借助工具()。

A.软尺B.秒表C.软尺和秒表
(2)小黑球从甲运动到乙,运动路线是(______);从丙运动到丁,运动路线是
(______)。

A.直线B.曲线C.无法确定
(3)想要小球在这个“过山车”上行驶得更快,小明可以()。

A.垫高甲的位置B.垫高丁的位置C.再多设置2个弯道
(4)小明将一个六棱柱放在图甲位置,六棱柱静止不动,如果将一个相同材质差不多大的小正方体放在甲位置,小正方体会()。

A.静止不动B.滑动C.滚动
(5)根据图中给出的方位,可以判断终点在起点的()。

A.西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
(6)小明为小黑球驶完全程计时3次,如下表。

其中有一次到达终点时秒表的停止键按慢了,按慢的那次最有可能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9秒13秒8秒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依据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即北对南、西对东、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3米处,那么小红在小明的西方向3米处。

2.C
解析:C
【详解】
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钢尺被弹拨后,会振动产生声音。

3.C
解析:C
【详解】
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ABD物体的运动方式都是转动,C尺子的运动方式是振动。

4.B
解析:B
【详解】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热气球升空时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5.A
解析:A
【详解】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所以做曲线运动。

6.C
解析:C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不同形状的木块中,最容易在斜面发生滚动的是球形木块,长方体木块、梯形木块只能发生滑动。

7.A
解析:A
【详解】
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跳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滑动,比如立方体木块;一种是滚动,比如玻璃球、铅笔。

8.B
解析:B
【详解】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运动相同的距离,小王用时短,运动快,所以B 符合题意。

9.B
解析:B
【详解】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

要知道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测出路程和时间,然后用路程除以时间就算出来了。

数值越大,速度越快。

所以各种运动速度从大到小排列是:飞机、热气球、沙尘暴、台风。

10.B
解析:B
【详解】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要想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要知道路程和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11.B
解析:B
【详解】
蚕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

观察蚕卵时,我们是观察蚕卵的形状,颜色,形状等外部形态特征。

观察蚕卵时,发现它的大小是与芝麻差不多;形状是椭圆形。

12.A
解析:A
【详解】
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到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3到4天变成绿色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蚕蛾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或黄色,所以A符合题意。

13.A
解析:A
【详解】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蚕卵是扁椭圆形的,A符合题意。

14.B
解析:B
【详解】
蚕宝宝出生需要温暖的环境,蚕宝宝一般在4月份出生。

故选:B
【点睛】
考查蚕的孵化,蚕一般在4月份孵化。

15.A
解析:A
【详解】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关于养蚕的方法,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养蚕方法。

也可以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养蚕方法。

BC说法对的;A说法错误。

16.C
解析:C
【详解】
像蚕与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得叫卵生。

我们知道得卵生得动物有鸡、青蛙、鸭、鹅、乌龟等。

在观察一枚生鸡蛋的时候,先观察鸡蛋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果。

小心地将里面的物质倒入培养皿或碗里,可以看到很多透明的胶状物质,这是卵白和卵黄,它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C符合题意。

17.A
解析:A
【详解】
鸡的卵由卵(蛋)壳、卵(蛋)壳膜、卵(蛋)白、卵(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

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

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所以A符合题意。

18.C
解析:C
【详解】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观察的方法:1.用眼睛看;2.用耳朵听;3.用鼻子闻;4.用手摸。

科学观察不仅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画图。

观察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所以C符合题意。

19.C
解析:C
【详解】
蚂蚁是一种昆虫,靠产卵繁殖后代,观察发现,蚂蚁卵的形状是长条形。

20.B
解析:B
【详解】
鸡的卵由卵(蛋)壳、卵(蛋)壳膜、卵(蛋)白、卵(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

蛋壳坚硬有小孔,对胚胎有保护作用,保证胚胎发育时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蛋黄和蛋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

气室里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鸡蛋蛋黄上的一个小“亮点”是胚,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胚胎能发育成小鸡。

鸡蛋中提供胚胎发育时所需
营养的是卵黄,所以B符合题意。

21.B
解析:B
【详解】
A.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错误;B.蚕喜欢吃桑叶,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吸干水分晾干。

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正确;C.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不能喷杀虫剂或者上蚊香,这样会对蚕宝宝身体不好,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22.A
解析:A
【详解】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它喜欢吃桑叶,也能吃生菜叶、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

蚕最喜欢吃的是植物的叶,尤其是桑叶。

为了让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不能有水。

23.A
解析:A
【详解】
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共8对足,其中三对胸足,四对腹足,一对尾足。

24.C
解析:C
【详解】
蚕的幼虫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新鲜的桑叶里就有水分,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喂水,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蚕,要求学生掌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的条件。

25.A
解析:A
【详解】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是蚕的幼虫。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因为蚕的皮不能随着蚕的身体长大,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

26.A
解析:A
【详解】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蚕宝宝化蛹前幼虫吐丝结茧。

27.B
解析:B
【详解】
蚕的幼虫时期需要不断地进食,这时的蚕正在不断地长身体,储存能量,这是蚕的生长发育期。

蚕的一生四个阶段中,只有在幼虫时期,也就是它一生的生长期需要进食,其他阶段都不用进食。

28.B
解析:B
【详解】
蚕之所以要用茧把自己包围起来,完全是为了创造一个蜕变的安全环境,最终还是要把茧咬破,从而繁殖后代的。

蚕宝宝作茧是为了保护蛹,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吐丝结茧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29.C
解析:C
【详解】
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另一种形态。

A.蚕茧里有蚕蛹和蜕下的皮,蚕宝宝变成蛹,茧内还有一套外皮,那是蚕儿蜕皮化蛹时,所蜕下来的外衣,正确;B.与蚕宝宝相比,蚕蛹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蚕蛹的身体是纺锤形、褐色、有环节,正确;C.蚕蛹不吃不喝,触碰时也不动,但是它是生命的,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蚕蛹,要求学生掌握蚕蛹的特点。

30.B
解析:B
【详解】
蚕一生要蜕6次皮,蚁蚕到结茧前蜕4次皮,结茧后蜕2次皮。

图中箭头指的是蚕蜕下的皮。

故选:B
31.B
解析:B
【详解】
月球的直径是3476公里,而太阳的直径是139.2万公里,也就是说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

因此月球比地球小得多,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太阳与月球的知识,知道太阳比月球大的多。

32.C
解析:C
【详解】
A.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正确;B.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正确;C.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北方,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33.C
解析:C
【详解】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实验时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铅笔代替物体。

手电筒的移动相当于太阳的移动。

34.A
解析:A
【详解】
沿直线传播的光被手挡住,在墙上光线照不到的地方会形成手影在手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手影的大小与电灯到手的距离以及手到墙壁的距离有关;电灯到手的距离越大,手到墙壁的距离越小,所形成的手影越小。

35.C
解析:C
【详解】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同一时刻,阳光下同一物体不同侧面影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所以C符合题意。

36.C
解析:C
【详解】
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

根据月相判断,月相的亮面在左侧,是农历的下半月,可能是农历二十二。

37.A
解析:A
【详解】
月球与地球之间也有引力作用。

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绕地球运动,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38.A
解析:A
【详解】
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海上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现代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及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9.C
解析:C
【详解】
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

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的。

40.B
解析:B
【详解】
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在1519-1522年9月实现的环球航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

41.C
解析:C
【详解】
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多,约占总面积的71%,陆地少,约占总面积的29%。

42.A
解析:A
【详解】
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上看,地球像一个蓝色的水球。

根据对地球水陆分布的认识,通过数格子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可以比较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43.A
解析:A
【详解】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相比,海洋面积大,所以A符合题意。

44.B
解析:B
【详解】
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

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的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

45.A
解析:A
【详解】
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

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

所以
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太阳、月球上都没有水,只有地球上有水。

46.C
解析:C
【详解】
过山车又称云霄飞车,是游乐园中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令不少人着迷。

它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爬升、滑落、旋转等过程。

根据对过山车的人认识,设计过山车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并不是坡度越大越好。

47.B
解析:B
【详解】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10秒内,时间一定,距离远的速度快,所以小丽速度快。

48.C
解析:C
【详解】
在建造“过山车”时,我们要经历“设计一制作一评价”的过程。

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讨论,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绘制设计图。

按照设计图拼搭“过山车”轨道,过程中对设计进行了微调。

组内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调试。

制作“过山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把工作分为设计、搭建、测试、完善,组内成员每人完成其中-项,应该组内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讨论,所以C符合题意。

49.C
解析:C
【详解】
“过山车”得设计要求:1.轨道得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2.要有直线轨道与曲线轨道。

3.轨道得坡度要有变化。

4.小球要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小明想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和用更加光滑的轨道做过山车。

降低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减慢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所以C符合题意。

50.B
解析:B
【详解】
A.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正确;
B.设计图完成后,在建造过程中出现问题还需要做适当的修改,错误;
C.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正确。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