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 (2分) (2018高二上·兰州期中) 常温下,Ka(HCOOH)=1.77×10−4 ,Ka(CH3COOH)=1.75×10−5 ,Kb(NH3·H2O) =1.75×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同体积 pH 均为 3 的 HCOOH 和 CH3COOH 溶液,中和 NaOH 的能力相同
B . 0.2 mol·L-1 HCOOH 与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c(HCOO-)+c(OH-)>c(Na+)+c(H+)
C . 均为0.1 mol·L-1 的 HCOOH 和NH3·H2O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中不变。
2. (2分) (2015高二上·青海期末) 温度为T时,向4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50150250350
n(PCl3)/mol00.320.380.400.40
A . 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64mol/(L•s)
B .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则反应的△H<0
C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PCl3、4molCl2 ,达到平衡时,则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0.025mol/L
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间向容器中充入2molPCl5、0.40molPCl3和0.40molCl2 ,达到平衡前v(正)<v (逆)
3. (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A(g)+B(g)⇌2C(g)△H=﹣Q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同条件下,2molA(g)和1molB(g)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C(g)所具有的能量
B .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 将2molA(g)和1molB(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kJ
D . 如将一定量A(g)和B(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molA(g)被消耗
4. (2分) (2018高二上·广州期中) 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 ,需吸收21.88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 C + H2O =CO + H2ΔH =+131.3kJ·mol—1
B . C(s)+ H2O(g) =CO(g) + H2(g)ΔH =+10.94kJ·mol—1
C . C(s)+ H2O(g) =CO(g) + H2(g)ΔH = -131.3kJ·mol—1
D . C(s)+ H2O(g) =CO(g) + H2(g)ΔH = +131.3kJ·mol—1
5. (2分)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⑦
D . ①③④⑤⑧
6. (2分) (2017高一下·铜陵期中)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1mol酸与碱恰好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C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7.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下列有关焓(H)判据和熵(S)判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H>0的反应使体系能量升高,不能自发进行
B . △H<0的反应使体系能量降低,无需加热便能自发进行
C .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熵增大
D . 熵增原理说明△S<0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体系的温度或增加某一组分的浓度均能增加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所占百分数
B . H2+Cl2 2HCl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C . 面粉生产工厂要求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有机物颗粒极大,总表面积巨大容易被引燃爆炸
D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9. (2分)根据下列有关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图Ⅰ可知,该反应在T2时达到平衡
B . 由Ⅰ图可知,该反应的△H<0
C . 图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6N⇌3L
D . 由图Ⅱ可知,若密闭容器中M、N、L的起始浓度依次为0.4mol/L、0.4mol/L、0.2mol/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L的浓度为0.4mol/L
10. (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
B . 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C . 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 . 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11. (2分)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B . 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C . 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D .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12. (2分) (2015高二上·宁波期末)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 . 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 . a>b
13. (2分)设反应A═D+E△H﹣T△S=(﹣4500+11T )J•mol﹣1 ,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 . 高于409 K
B . 低于136 K
C . 高于136 K而低于409 K
D . 低于409 K
14. (2分) 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 2C(g)+zD(g);若2 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 mol·L-1·s-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v(C)=v(D)=0.2 mol·L-1·s-1
B . z=3
C . B的转化率为75%
D . 反应前与2 s后容器的压强比为4∶3
15. (2分) (2017高二上·芜湖期末) 关于A(g)+2B(g)═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 v(A)=0.6mol/(L•min)
B . v(B)=1.2mol/(L•min)
C . v(C)=1.2mol/(L•min)
D . v(B)=0.03mol/(L•s)
16. (2分) (2015高二上·宁德期末) 某温度,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CO、7molH2S,发生如下反应:CO(g)+H2S(g)⇌COS(g)+H2(g),达平衡时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0.1
B . H2S的平衡转化率为20%
C . 增大CO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D . 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17. (2分)向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6mol H2 ,合成氨.2秒钟之后达到平衡,测得氮气为
0.6mol.则氢气的反应速率是()
A . 0.1mol/(L•s)
B . 0.2mol/(L•s)
C . 0.3mol/(L•s)
D . 0.6mol/(L•s)
18. (2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通常用()
A . 反应物浓度的减少
B .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C . 单位时间内某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某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大
D . 单位时间内某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某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大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
19. (5分)(2015·自贡模拟) 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1) I.已知反应 Fe2O3(s)+CO(g)⇌ Fe(s)+CO2(g)△H=﹣23.5kJ•mol﹣1,该反应在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4.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应经过l0min 后达到平衡.
①CO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
②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2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2)Ⅱ.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
②已知氢气的燃烧热286kJ/mol,请写出甲醇气体不充分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反应物投入的量反应物的
转化率CH3OH的浓
度
能量变化
(Q1、Q2、Q3均大于0)
甲1mol CO和2mol H2α1c1放出Q1kJ热量
乙1mol CH3OHα2c2吸收Q2kJ热量
丙2mol CO和4mol H2α3c3放出Q3kJ热量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1=c2B.2Q1=Q3C.2α1=α3D.α1+α2=1E.该反应若生成1mol CH3OH,则放出(Q1+Q2)kJ热量.
20. (7分)(2018·沈阳模拟) CO、CO2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产物。
(1)将含0.02 molCO2和0.01molCO的混合气体通入有足量Na2O2 固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不断地用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________g。
(2)已知:2CO(g)+O2(g)=2CO2(g) △H=-566.0 kJ·mol-1,键能Eo=o为499.0kJ·mol-1。
①反应:CO(g)+O2(g) CO2(g)+O(g)的△H=________kJ·mol-1。
②已知1500℃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 CO(g)+O(g)。
反应过程中O(g)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 所示,则0~2 min 内,CO2 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________。
(3)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 2CO(g)+O2(g),1molCO2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分解量如图2 所示。
①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表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CO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 的浓度等于生成CO2 的浓度
②分析图2,若150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且容器体积为1L,则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数)。
③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g),发生反应:2CO2(g) 2CO(g) +O2(g),测得温度为T℃时,容器内O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曲线II 所示。
图中曲线I 是相对于曲线II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后c(O2)随时间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a、 b两点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净反应速率关系为υa(CO)________(填“>”“<”或“=”) υb(CO)。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2分)
21. (12分) (2018高二上·红桥期中) I.实验室用50 mL 0.50mol/L盐酸、50mL 0.55 mol/LNaOH溶液和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NaOH溶液
120.220.323.7
220.320.523.8
321.521.624.9
完成下列问题: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制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计算].
(4)如用0.5 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如改用60 mL0.5moI/L的盐酸与50 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 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 . 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 . 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 . 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 . 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 . 大烧杯的盖扳中间小孔太大。
(6)Ⅱ.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C2O4):n(KMnO4) ≥________。
(7)试验编号②和③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
(8)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同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mol·L-1·min-1。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
22. (20分) (2016高一下·应县期中) 在一密闭的2L容器中装有4mol SO2和2mol O2 ,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SO2(g)+O2(g)2SO3(g).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1.6mol SO2 ,请计算:
(1) 2min末SO3的浓度;
(2) 2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
(3) 2min末SO2的转化率.
(4)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8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 19-1、
19-2、
20-1、
20-2、
20-3、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2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