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2. 方法与途径:通过看视频、读故事、讲故事,在讨论交流中让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有限的,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情感与评价: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
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4.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网络与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可贵, 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
生命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孩子看图片、看视频、读故事、讲故事感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教学方法:
1.讨论学习与情景教学相结合。
2.采取事例讲解与课堂讨论法,以突出重点。
课前准备:
1.自己搜集有关生命的知识以及珍惜生命的故事。
2.向爸爸妈妈了解有关生命的知识。
3.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及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步感受生命的宝贵。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生命生命》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
杏林子她带给我们的是何等的震撼啊!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2.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吗?
师:生命绚丽多彩,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历程与价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对于谁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
(板书课题:生命只有一次)
二.感受生命的可爱。
1.学生打开课本看胎儿出生前的变化图片。
2.给学生播放有关生命的视频资料,教师简单讲解。
师:同学们,这伟大而神奇的生命是谁孕育而来的呢?根据你们的课前调查,谁来说说妈妈在孕育你的时候受了哪些苦?(学生交流)
3.出示怀孕妈妈的照片,感受她们幸福的微笑。
(1)请一位同学读课本上准妈妈写给肚子里宝宝的信。
(2)这封信表达了所有母亲的心声,现在请同学们说说妈妈为什么明明很艰辛,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4.同学们再自由读课本上妈妈的后两则日记,与同桌交流自己的
感受。
5.爸爸妈妈眼中的你一定是最可爱的,那你知道在他们眼中你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吗?知道的同学可以先与大家分享,不知道的同学回家后赶快“采访”一下他们,并把他们的话记录下来。
三.感受生命的宝贵。
每朵花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生命因为存在而可爱,也因为她仅有一次而显得尤为宝贵!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本上的两个小故事。
1.读了小故事《有生命就有希望》和《一块石头的价值》,同学们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自由发表意见。
2.评议案例,说感受。
(1)汕头潮阳区金灶镇新林水库发生一起7人溺水死亡的意外事故。
事故起因是一小孩扫墓后到水库洗手失足落水,其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接连下水救援,由于不识水性,相继溺水身亡。
类似的溺水事件还有很多。
(2)出示有关交通事故数字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再重来.
3.老师举一些身边的事例,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采访他们。
(1)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们小区有一位失去双腿的叔叔,他是怎样对待生活的呢?
(2)一个叔叔因为工作受伤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他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那他和女儿又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呢?
4.感受珍惜生命的事例
(1)出示张海迪与杏林子、残奥会运动员画面,重温学生对于生命的体会。
(2)观看《千手观音》视频,谈自己的感受。
5.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听别人讲的有关珍惜生命的事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讨论交流,感悟生命的意义。
1.指名读课本上小朋友们对生命的认识。
2.你的生命只属于自己吗?
(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是父母、家人的,是所有为自己付出爱心的人的。
生命中凝结着许多人的关爱,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
)
3.小组讨论
(1)同学们,现在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说“生命只有一次”呢?
(2)通过学习,说说我们怎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呢?把你们对生命的认识,用一句话写下来。
4.课后摘录珍惜生命的名言。
五、课堂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是有限的,是短暂的。
正因为如此,才让人倍加珍惜。
希望同学们学了这一课,懂得生命的珍贵,因为她不仅仅是我
们自己的,还是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亲人朋友的;那我们更应该懂得,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要做伤害自己生命的事情。
我们要活得光彩有力。
让我们共同呼吁:“珍惜生命!”
六、板书设计
生命真可爱
16 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生命最宝贵
教学反思:
生命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寻觅。
作五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生命的认识还处于朦脓阶段,因而体会生命的可爱、感悟生命宝贵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更应该懂得生命的宝贵,更应该去珍惜。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少,家长非常疼爱,一受委屈挫折就容易想不开。
这一课,无论是上课前还是课后,我的感受总是很多,因为对于我来说,面对的每个学生,无论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有义务告诉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生命都是无比宝贵的,都要珍惜!虽然孩子年龄小,但我想珍惜生命这个道理他们都懂。
现就自己本节课的得与失反思如下:成功点:
1.教学设计合理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着力体现本学科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
特点,把握品德教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注意突出德育课的价值,注重学生情感的升华。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激情导入,表述生命的唯——感受生命的可爱——体会生命的价值——总结升华,生活实践——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这样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能做到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资源,课堂教学中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让教材锢住自己的大脑。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感受生命最宝贵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观看特写图片这一活动,使学生很形象地感受到生命是那样得宝贵,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身体不健全时,也要坚强地活着,用生命去创造一个个伟大奇迹。
如此科学地、有意义的地调整使用教材,提高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3. 教与学有效结合
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品读感悟法、归纳总结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中教与学有效结合,达到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效果。
4.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微笑面对孩子,语言自然
流畅。
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回答欠佳处,不责备,不急躁,而是鼓励、引导他们说好。
“亲其师、信其道”,我努力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参与到他们的小组活动中,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
教师、自己、小组等多主体的参与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
不足点:
1、设计中活动内容有些少,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或身边的实例来感受生命的可爱与宝贵,这样学生的体会会更深刻,更能够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和宝贵。
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时,引导不够到位,因此谈自己对生命认识的学生不多。
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语言过于单一,没有做到多元化。
2、课堂上对部分孩子关注不够,在教学中,忽视了课堂上不善于表现的学生,没有给这些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今后教学中要多关注这类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期待中,同学的鼓励中,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我知道,孩子们收获了很多,在他们以后的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会善待自己有限的生命。
3、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语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