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修订解读
以理 解 其 深 刻 的 意 义 ,但 在 日常 生 活 中 能 感 受 到 公 平 公 正 给 他 人和 自 己 带 来 的 尊 严 和 愉 悦 ,这 正 是 进
6 4 福 止 敬 2 0 1 3 l 、 2
行 规 则 、 法律 教 育 的 基 础 。 标 准 的 第 三 条 将 实 验 稿 课标 第二 条的 “ 公 平 公 正 ” 内 容 调 整 到 了 这 里 ,显
课 程 目标 对 于 课 程 的 内 容 选 择 、 实 施 以 及 评 价
具 有 重 要 的 指 向作 用 。 因 此 ,课 程 目标 的 制 订 要 体 现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 以及 学 生 现 实 的 学 习状 况 ,本
次 分 目标 的 修 订 也 体 现 了 这 一 点 。 下 面 以 2 0 1 1 年版
一
珍 爱 生命 , 热 爱 生 活 ,养 成 自尊 自律 、 乐 观 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 现)
珍 爱 生 命 , 热 爱 生 活 ,养 成 自尊 自律 、 乐 观 向
上 、热 爱 科 学 、 热 爱 劳 动 、 勤俭 节约 的 态度 。 ( 原)
、
目标修订 的解读
标 准 的 第 一 条 修 订 了 勤 劳 朴 素 的 内 容 ,略 微 降
标 准 的 第 二 条 意 义 在 于 提 出 文 明礼 貌 是 当 代 公
民 的 基 本 素 质 。 小 学 中高 年 级 是 培 养 学 生 文 明 礼 仪 习 惯 和 素 养 的关 键 时 期 。 标 准 在 修 订 中删 去 了 “ 公 平公正 ” ,而 将 其 放 在 了后 面 的条 目中 ,这 是 因为 公 平 公 正 不 仅 是 学 生 集 体 生 活 中 ,更 是 社 会 生 活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内容 。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024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4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自从参加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学习,我深感这是一次极富启发性和深远影响的学习体验。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学习过程中,我首先认识到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程理念。
例如,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等。
这些理念让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我们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习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时,我对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新课标中强调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则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时,我认为新课标的学习不仅让我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塑造,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知识灌输。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喜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学校低班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
2.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程。
其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它兼具品德训练、科学训练、社会训练以及生活训练等多重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品德训练和社会训练的双重价值。
(二)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l.综合课程有诸多详细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如相关或交叉课程,融合或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或阅历课程等。
2.品德与生活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同学在活动中获得阅历与体验,因而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泛指人类的一切行为。
尽管学校训练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界定为训练活动,但活动课程却有着特定而详细的涵义:第一,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或开发模式。
依据活动要素并以活动的方式开发出的课程被称为活动课程;相对于旨在使同学把握已成事实或定论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使同学获得鲜活的直接阅历和真实的体验。
其次,在课程实施上,活动课程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组织并参与的教与学的行为。
那种单纯由老师组织并缺少同学主动参预的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机械、灌输式的训练教学行为,那种纯粹由同学自行组织并缺少老师参预的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同学的个别行为,而非教学行为;上述两种行为都不符合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
第三,活动课程所设计并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单向相互沟通或机械式双向相互沟通的教学方式,基于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相互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同学学习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科学 发展 观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 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 《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 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 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 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
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 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
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 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 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良好品德形成
(2)社会性发展
(3)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
(1)“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目标解读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 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 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知识”目标解读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 基本权利 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 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 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 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 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 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老师们,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比较重要的部分登在工作室里,希望我们学科的老师,在教学中能不断以课标的要求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呈现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设计思路(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二)课程结构框架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与《品德与生活》教材介绍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教材副主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杜文艳第一部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品德与生活》课程产生的背景1999年我国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据说国家投资7个亿,一个亿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搞课程改革,6个亿给师范司搞师资培训。
基教司的朱慕菊副司长具体负责课改工作。
教育部汇集各路精英成立了课程改革专家组,有核心组和各科课程标准组。
2000年1月至6月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复审等程序,成立了由数百名专家参加的18个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
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标准研制工作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
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征求意见。
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
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审议,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给予肯定。
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之后,国标新教材进入实验区实验。
全国还有8所重点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参与国家的这一轮课改工作。
如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东北师大等。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品德与社会》倡导哪些新的课程理念——学习《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体会
“ 把手 ” 手 。这 就 要求 教 师 能 给 学 生 可靠 的学 习 “ 擎 ” 既指 引 : 点上 网捷 径 、 相关 网站 , 又指 导 借 鉴原 则 、 习策 略 。 只 要这 学 样 , 生才 能 “ 学 网阔 任我 游 , 横 不迷 途 ” 纵 。
O 精 论 集, 你 出 击 给 让
■ 凌 龙 华
我 们 已置 身于 一 个学 习 时代 。网络 和 教育 的联 姻 使 新世 纪 的教学 时 空 如星 云一 般 空前 拓 展 。 面对 丰 富 和快 捷 , 瞻 前 的选择 或许 就 是 让课 堂成 为师 生共 同 “ 冲浪 ” 的阵地 。 超越传 统 教学 的“ 受 ” 式 , 主体 精 神 和 多 元 智 能 得 授 范 让
( ) 习方式 的综 合性 。《 二 学 品德 与社 会 》 以体 验 学 习 、 探
究学 习和 问题 解决 式 学 习作 为三 种 基 本 的学 习形 式 , 小 组 将 合 作学 习 作 为 主要学 习形式 , 导丰 富 的 、 观 的 、 活 的 、 倡 直 灵 开
放 的学 习 形式 , 学 生 提 供大 量 动脑 、 手 、 口的机 会 , 学 给 动 动 让 生 在多 种 多 样 的 活 动 中促 进 个 体 品德 的 形 成 和 社 会 性 的发
李 成 泉
常 识 等 知 识 融 为 一 体 , 对 原 有 的 小 学 历 史 、 理 课 程 结 构 与 是 地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一、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一规定是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明确定位。
首先是给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段以明确定位——品德与社会课开设在小学中高年级,即小学3—6年级。
品德与社会课的基础,下面的“接口”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上面的“接口”是初中的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程)。
同时,从课程目标来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做出了明确定位,规定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培养目标,规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明确的价值导向。
再有,从课程类型来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做出了明确定位,规定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非学科性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地规定了课程的性质。
1.品德与社会课的基础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课程的主线。
教育回归生活是近年来的热门课题。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现实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由于课程的基础和主线都源于儿童的生活,自然就会拉近本课程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并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实现本课程的目标。
2.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依据与儿童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并根据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需要,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有别于某个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鲜明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目录第一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
一、《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背景二、《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内背景第二章《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原则一、课标构建的宏观视点二、《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论基础三、《品德和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章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一、公民教育的价值二、.综合课程的性质、特点应得以体现三、加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四、设计特点: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五、《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特点第四章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解说第五章《品德和社会》教材介绍和分析第六章《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案例介绍和分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品德和社会》这门课程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这一现象不难理解。
在全球视角上,小学社会科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不平凡的。
从这门课程涉猎的领域来看,它要比中学同类课程广阔得多、丰富得多,单单是这一特点,已经令人颇有感触了。
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一致观点,认为在小学所有课程中,社会学科是对社会情况和社会事件做出最敏感和最快反应的学科。
对于教师而言,它一直是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学生而言,它既是学生梳理生活的平台,也是借此眺望社会的窗口,是一扇走向社会的大门。
在我们的心中,装载这门学科不平凡的故事越多,或许我们就会越有更高的不平凡的抱负、自信和自尊,从而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从学术角度来看,小学社会学科国内外都很重视,但在西方将近百年的历史中,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在此,我们罗列了几个主要的争论焦点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入新课程。
1.许多人认为,小学生主要是体验社会,参和社会。
“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即Hand on)。
不同观点是,社会常识和体验社会行为一样重要,因为没有知识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那些还没有产生相应的理解就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人,往往不仅是不负责任的反复无常地行动,而且可能是以毁灭他们自身的前途的方式行动。
合格公民应当是有知识、有理智、有尊严和积极参和社会(有行为)的公民。
2.社会学科课程应该是“有关真实社会的知识”,学生想要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缺陷和缺点,同时也想要发现通过人的努力而产生的成就和成绩。
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
反对意见是,社会课程在一般情况下起着巩固现行的社会价值观的作用,而不应为社会变革敞开大门。
社会课内容应该重视基础内容。
因此,课程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一致的价值观。
3.关于课程内容的编排,一种观点是:社会课内容应以“扩展人的环境”的顺序编排,即从儿童早期最接近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开阔的和长远的社会环境移动,从学习作为社会环境的家庭、住宅和学校的相关情况开始,学习学校的位置及附近事物,并初步渗透参和意识,到学习有关他们的社区、城镇方面的情况。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逐渐学习国家、国家所处的大洲、世界各国,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基础上,认识世界本身是一个相互依赖而又充满矛盾的社会。
这种观点特别注重每一年级都涉及一种环境,课程沿螺旋上升顺序编排。
另一种观点:“扩展人的环境”的想法合理,但课程功能在每一年级应是一致的。
他们认为,人类有一些基本的活动,如集体活动、领导和被领导、民主和自由、安全和健康、资源和财产等,这些基本活动,不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国家活动中都同样存在。
个人在这些基本活动中,总是扮演七种角色:公民、劳动者、消费者、家庭成员、朋友、社会集团成员、自我。
虽然在某些年级有一些角色要被特殊强调,但是在每一个年级都应当涉及所有的角色。
例如,要学习“家庭生活”这一课,就可能要涉及社会学(角色)、经济学(生产者和消费者)、政治学(规则和法律)、历史学(很久以前的某些家庭)、人类学(核心家庭和扩大的家庭)等方面的概念,从而体现社会课功能的整体性。
前一种观点得到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后一种观点主要是理论工作者尤其是社会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前一种观点太武断,学生不会感兴趣。
4.教材的地位。
西方有些国家的社会课教材是不断变化着的,由此产生了分岐。
一种现象是:只有20%左右的教师不断迎接和使用新教材,但大多数教师根本不看,也不买新教材,一个年级学生用过的教材,下一个年级的学生继续用,直到把教材用坏为止。
教师也不主张学生看教材,而他自己仅有一本参考书,上课时经常使用地图、图表、照片、招贴画等等。
这种现象反映教师对社会课的认识和态度,教师可能认为教材对学生认识社会并无帮助。
针对这种现象,产生了另一种观点: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支柱,它能使社会课更活跃,并能保证社会课的教学更正确、更可靠。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课教学存在问题,许多教师遵循学校制度上的和官僚主义的理解,而不是遵循教育理论。
应该给学校教师施加一些强制性影响,使他们接受教材的合理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程。
第一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研制组由三部分人组成:有关部门专家、教研员及小学生活和社会课题实验组成员。
在研制组成立大会上朱慕菊、王建国两位司长对两门课程的研制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要有利于解决现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三要有利于加强品德教育的原则,要贯彻‘积极进取,小心论证,精心设计’的工作方针。
”根据司领导的意见,研制组随即开始工作,先是进行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当今小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调查;近年来思想品德、社会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关课程(公民、道德、社会)设置以及纲要的资料搜集和对比;对我国近代以来相关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的历史梳理等。
在初步完成以上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研制组从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这将近5个月的时间内分别就两个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多次的文字撰写、修改,2002年2月初完成了两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2002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排版字数大约是2万5千字。
对于此次课程改革,《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课改工作大大迈进了一步,可以说,新的课程标准理论基础夯实,强调儿童的现实生活,重视儿童价值观的养成。
但决策过程和研制过程相当漫长。
一、《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背景1.借鉴国外相关或相近学科的发展经验世界各国小学课程设置中对儿童进行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学科统称社会科,总体上的差异体现为设置综合社会科和分领域社会科的差异。
社会科涉猎的领域大体有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人类文化学。
分领域设置社会科大体有4个学科,即历史、地理、公民及现代社会。
可以这样说,社会科是一个学科群。
研读我国的《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直接可以参阅、分析的国外课改经验,就是国外社会科的理论和经验。
《品德和社会》和国外社会科有相同之处,比如,涉猎的领域都很宽泛,都要促进儿童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都要进行历史、地理及现代社会教育,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课程实践,这两点既决定了这门课程的价值观教育的不同,也决定了课程的综合程度不同,其中,中外比较,差异最大的还是价值观教育。
社会科的综合方式有几种类型,代表了课程综合化的基本途径。
第一,相互关联的课程(关联型课程),就是试图把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联系起来,这样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就可以建立和巩固在另一门学的学习上。
如在美国一些州,历史、地理通常安排在同一学年学习。
第二,综合课程,即把几门学科综合成一门课程。
综合社会科通常整合的学科内容包括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法律和人类学。
第三,跨学科学习。
一种方式是以经验为中心,另一种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进行了“哈比改革”。
小学阶段开始“启发课”,把道德、历史和地理综合在一起。
初中阶段创设了人文科学。
可是,数年以后,检视这一教育改革的效果,大多数人深感不安,学生了解本国历史知识太少了,而且了解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又恢复了分科设课制度,小学设置史地、公民,初中开设历史、地理、经济、公民,这一计划一直沿用至今。
应该说,社会学科的综合相当复杂,“哈比改革”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刻的。
一方面,不能以削弱历史教育为代价换取综合社会科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决不能因为“哈比改革”的不甚成功而丧失信心。
综合社会科课题有其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这是分科型学科课程所无法取代的。
我国的《品德和社会》课程和国外比较,在品德和价值观方面,有显著的差异。
我国历史悠久,文明辉煌,非常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而美国建国仅200多年,而且是移民大国,所以它强调民主传统教育。
意识形态、历史传统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思想教育及价值观养成方面的不同。
然而尽量中外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同,可这一点却是社会科教育的灵魂蛭返掠爰壑倒凼且桓鋈说牧榛辏瞧浯κ乐馈⒂肷缁峤煌淖忌T诩壑倒劢逃矫妫型馍缁峥埔灿幸恢轮Γ炊脊刈⒚裰骶窈桶饕迩楦小⒀裳鹬乩肥率担卸嘣幕奂叭蚬勰畹慕逃?br> 2.美、日两国社会科的经验最值得借鉴社会科诞生在美国。
早在1790年,美国就开设了公民科,到1916年,美国首先在中学设立了社会科,到20世纪20年代,社会科成为美国中小学的主要课程,而全球范围社会科的设立,应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美国社会科的性质是综合学科,这种学科建构的综合特点对其他国家社会科内容的构建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日本战后初期社会科的构建是直接在美国影响和指导之下进行的。
作为现代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的建立和当时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的一些社会学者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青少年适应社会,“接受”周围环境的文化价值观、习惯和观点的过程,既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中心不是学科,而是学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他自己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生活主义教育的主张,也对社会科教育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杜威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因此,儿童在学校中的生活活动,即学习活动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活动。
在社会科学习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经验、兴趣和关心,应通过各种对真实生活的模拟性体验性学习来研究社会生活。
美国的社会科有以下基本立场和原则:①社会科是和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使传统的各学科相互关联和统一起来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②社会科的本质是研究我们日常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所以,它不应是对学科的研究,而应是直接抓住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美国社会科委员会1936年发表的报告中对美国社会科教育的目的的表述是:社会科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