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目录
第一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
一、《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背景
二、《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内背景
第二章《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原则
一、课标构建的宏观视点
二、《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认识论基础
三、《品德和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公民教育的价值
二、.综合课程的性质、特点应得以体现
三、加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设计特点: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五、《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特点
第四章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解说
第五章《品德和社会》教材介绍和分析
第六章《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案例介绍和分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品德和社会》这门课程是格外引人注目的。这一现象不难理解。在全球视角上,小学社会科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不平凡的。从这门课程涉猎的领域来看,它要比中学同类课程广阔得多、丰富得多,单单是这一特点,已经令人颇有感触了。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一致观点,认为在小学所有课程中,社会学科是对社会情况和社会事件做出最敏感和最快反应的学科。对于教师而言,它一直是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对于学生而言,它既是学生梳理生活的平台,也是借此眺望社会的窗口,是一扇走向社会的大门。在我们的心中,装载这门学科不平凡的故事越多,或许我们就会越有更高的不平凡的抱负、自信和自尊,从而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从学术角度来看,小学社会学科国内外都很重视,但在西方将近百年的历史中,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在此,我们罗列了几个主要的争论焦点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入新课程。
1.许多人认为,小学生主要是体验社会,参和社会。“我做了,我就
理解了”(即Hand on)。不同观点是,社会常识和体验社会行为一样重要,因为没有知识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那些还没有产生相应的理解就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人,往往不仅是不负责任的反复无常地行动,而且可能是以毁灭他们自身的前途的方式行动。合格公民应当是有知识、有理智、有尊严和积极参和社会(有行为)的公民。
2.社会学科课程应该是“有关真实社会的知识”,学生想要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缺陷和缺点,同时也想要发现通过人的努力而产生的成就和成绩。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反对意见是,社会课程在一般情况下起着巩固现行的社会价值观的作用,而不应为社会变革敞开大门。社会课内容应该重视基础内容。因此,课程应有利于培养学生一致的价值观。
3.关于课程内容的编排,一种观点是:社会课内容应以“扩展人的环境”的
顺序编排,即从儿童早期最接近的环境开始,逐渐向开阔的和长远的社会环境移动,从学习作为社会环境的家庭、住宅和学校的相关情况开始,学习学校的位置及附近事物,并初步渗透参和意识,到学习有关他们的社区、城镇方面的情况。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逐渐学习国家、国家所处的大洲、世界各国,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基础上,认识世界本身是一个相互依赖而又充满矛盾的社会。这种观点特别注重每一年级都涉及一种环境,课程沿螺旋上升顺序编排。
另一种观点:“扩展人的环境”的想法合理,但课程功能在每一年级应是一致的。他们认为,人类有一些基本的活动,如集体活动、领导和被领导、民主和自由、安全和健康、资源和财产等,这些基本活动,不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在国家活动中都同样存在。个人在这些基本活动中,总是扮演七种角色:公民、劳动者、消费者、家庭成员、朋友、社会集团成员、自我。虽然在某些年级有一些角色要被特殊强调,但是在每一个年级都应当涉及所有的角色。例如,要学习“家庭生活”这一课,就可能要涉及社会学(角色)、经济学(生产者和消费者)、政治学(规则和法律)、历史学(很久以前的某些家庭)、人类学(核心家庭和扩大的家庭)等方面的概念,从而体现社会课功能的整体性。
前一种观点得到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后一种观点主要是理论工作者尤其是社会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前一种观点太武断,学生不会感兴趣。
4.教材的地位。西方有些国家的社会课教材是不断变化着的,由此产生了分岐。一种现象是:只有20%左右的教师不断迎接和使用新教材,但大多数教师根本不看,也不买新教材,一个年级学生用过的教材,下一个年级的学生继续用,直到把教材用坏为止。教师也不主张学生看教材,而他自己仅有一本参考书,上课时经常使用地图、图表、照片、
招贴画等等。这种现象反映教师对社会课的认识和态度,教师可能认为教材对学生认识社会并无帮助。
针对这种现象,产生了另一种观点: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支柱,它能使社会课更活跃,并能保证社会课的教学更正确、更可靠。这种观点认为,社会课教学存在问题,许多教师遵循学校制度上的和官僚主义的理解,而不是遵循教育理论。应该给学校教师施加一些强制性影响,使他们接受教材的合理变化。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程。
第一章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
《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组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研制组由三部分人组成:有关部门专家、教研员及小学生活和社会课题实验组成员。在研制组成立大会上朱慕菊、王建国两位司长对两门课程的研制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倾向,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要有利于解决现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重复;三要有利于加强品德教育的原则,要贯彻‘积极进取,小心论证,精心设计’的工作方针。”根据司领导的意见,研制组随即开始工作,先是进行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当今小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调查;近年来思想品德、社会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关课程(公民、道德、社会)设置以及纲要的资料搜集和对比;对我国近代以来相关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的历史梳理等。在初步完成以上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研制组从2001年9月至2002年2月这将近5个月的时间内分别就两个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和多次的文字撰写、修改,2002年2月初完成了两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002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排版字数大约是2万5千字。
对于此次课程改革,《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课改工作大大迈进了一步,可以说,新的课程标准理论基础夯实,强调儿童的现实生活,重视儿童价值观的养成。但决策过程和研制过程相当漫长。
一、《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背景
1.借鉴国外相关或相近学科的发展经验
世界各国小学课程设置中对儿童进行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学科统称社会科,总体上的差异体现为设置综合社会科和分领域社会科的差异。社会科涉猎的领域大体有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人类文化学。分领域设置社会科大体有4个学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