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迸发(bèng)应和(hè)嘹亮(liáo)倔强(jué)
B. 踌躇(chú)瞠目(chēng)蹒跚(pán)蹊跷(qiāo)
C. 孱弱(chán)缄默(jiān)踯躅(zhí)缥缈(miǎo)
D. 恣意(zì)缭绕(liáo)旖旎(yǐ)徜徉(chá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矍铄峥嵘惴惴不安殚精竭虑
B. 缱绻箴言明察秋毫风声鹤唳
C. 桀骜不驯怏怏不乐踌躇满志
D. 濯濯涣散踌躇不前惘然若失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B.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C.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D.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意识。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2.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其中,“落霞”指的是__________。

3.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指__________。

4.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其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其中“晓”指的是__________。

6.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情怀。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__。

8.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其中“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情趣。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其中“会当”的意思是__________。

10.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其中“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的景象。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
《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
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缘溪行: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简述桃花源人的生活特点。

(2分)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10分)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
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
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
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
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1. 作者写荷塘月色的原因是什么?(4分)
2.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感受是什么?(4分)
3. 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2分)
四、作文题(20分)
题目:我眼中的春天
要求:1.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3.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 A
4. D
5. A
6. B
7. C
8. D
9. A 10. B
二、填空题
1.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2. 晚霞
3. 各地的民歌
4. 刘备
5. 早晨
6. 忧国忧民
7. 月亮
8. 寄情山水
9. 一定要
10. 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
三、阅读理解题
(一)
1. (1)沿着(2)开阔明亮
2. (1)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又向前走,想要走完这片桃林。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3. 桃花源人的生活特点是: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生活安宁,衣着简朴,怡然自乐。

(二)
1. 作者写荷塘月色的原因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想在荷塘月色中寻找宁静。

2.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感受是:荷塘月色美丽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3. 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

四、作文题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