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
用分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中职教学模式实现了不断的
创新与优化,这为现代中职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在中职教育专业体系中,汽修专业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汽修专业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成为现
代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
对此,本
文就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
后续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应用
汽修行业对汽修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也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标准。
通常情
况下,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基本导向,推行理实一体化模式,打造和社会行
业匹配的优质技术人才,这对于汽车行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然而,以往的中职
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未能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为改变当前现状,我们可将信息化
资源应用其中,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基本优势分析
1、利于提升汽修课堂效率
在汽修课堂讲解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度选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可以很好的优化与完善教学过程,利于提升汽修课堂效率。
上课前,学生能够通
过手机平台、各种软件等来预习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或者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多
媒体等来展示提炼出来的核心内容,即可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堂内容[1],带着重点
进行听课,等到讲解完课程后,教师可借助电子平台来对现场视频进行录播,且
操作时,将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等利用电子白板予以展示,即可让学生操作时
把握重点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利于提升整体课堂效率。
2、利于激发学生对汽修的学习热情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现代信息资源功能更加强大,且信息种类繁多,能播放图片、影音、视频,因此,这让整个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充实,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感官,即听觉、视觉等,可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兴趣。
如,教师讲解汽修知识点时,需要将基础软硬件等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通过教
师的详细讲解,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关于发动机的基
本构造,选择相应的图片予以编辑,让课堂讲解变得生动而形象,其与传统教师
空口教育模式相比效果更强,而图片与视频可以很好的刺激学生感官,也更容易
被学生所接受,可更为深度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汽修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在以往的中职汽修课堂教学过程中,鉴于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且教学思维也比较局限,教师应注重灌输理论知识点,将基础知识点视为核心教
学内容,未能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相关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封闭、贫瘠,其和
现代汽车产业间的衔接程度不够,鉴于行业知识点延伸与拓展程度不足,导致学
生认知的层次相对浅薄,导致学生认知狭窄。
此外,由于一些中职汽修人员对实
践课程教学的实际重视度不足,时常会忽略实践教学的真实价值,即使开展相关
的实训操作,然而过于注重形式,和学生具体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是很高,其会
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2]。
2、整体教学实力待提高
通常情况下,教师专业实力与职业素质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结果,然而,一些中职学校时常会忽略教师团队构建,致使教师整体教学实力还有
待提升。
其一,中职学校在教师招聘方面的门槛比较低,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
其对汽修专业和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实际认知度不足,导致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
灵活性严重不足,使得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此外,部分教师无法精准把握信息技
术和专业教学间的平衡点,若教学行为太过娱乐性,使得学生注意力不存在知识
点上,会制约学生全面而高效的发展。
3、信息化建设力度严重不足
中职汽修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重要学科,为了更大程度上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准,需要在理论教学条件下增强实践性教学,这是十
分重要的。
汽修实践操作要以先进而专业的设备与仪器作为重要的支撑,以便让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的操作与训练,可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奠定稳定而坚实的基础[3]。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在汽修方面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严重不足,导致实训
活动需要的仪器与设备都相对匮乏,会影响学习效率。
三、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1、借助信息化资源来优化教学方式
在以往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若教师教学思维古板且僵化,使得教
学模式相对单调,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若想更好的改善当前状况,整个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借助一系列的信息
化资源,选择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其一,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选
用信息化技术,需要从多个平台、多个渠道来获得教学资源,促使教学内容变得
灵活而有趣。
其二,在汽修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
教学内容的科学渗透,实现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做到相互检验,
实现理论知识点与实践学习点齐头并进,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可让
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转变。
课程完
毕后,教师可借助信息化平台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将任务作为重要驱动力,以便让学生透过网络学习资源与视频内容等展开系统化学习,可从根本上提高学
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2、根据课程特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
如今,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至教学层面,再加之多媒体设备的有
效普及,利于推动教育进程。
教学时,需要对信息化技术的灵活运用,根据汽修
专业课程的基本特征,以提升教学灵活性与趣味性。
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都具备
相应的学习基础,然而,在传统学习经验中,鉴于以往教学模式处于主导型地位,学生体验感不强,且趣味性不足。
新时期,教师可借助信息化资源来创设真实而
有效的教学情境,旨在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文件可以加深学生理解,增强学生逻辑性思维。
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
种学习问题,借助相关的学习网站来攻克各种难关,以处理实际问题,若实操中
遇到一定的难题,就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或手机等设备开展视频录制,而后发送给
教师或同学,而后展开探讨与研究,以处理相关问题。
针对中职汽修课程中所涉
及到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借助AR技术,旨在为学生打造立体化模型,既可向
学生细致讲解,也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模拟,从而给学生提供一种愉悦的
体验。
3、透过微教学开展信息化教学
制作微视频时,需要将短视频时长控制到6-10min,内容精简,集中学生注
意力,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眼球,以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需要将微视频作为核心内容,激发出学生知识储备,
增强知识点间的串联,合理架构知识模块,要求学生可以在探索与学习中不断优
化学习体系。
同时,教师需要把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传送至云服务平台,以不断
的延伸与拓展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移动终端展开高效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促使教学过程变得便捷,教学效率更高。
而教师则可透过多媒体平台把汽修教学中需掌握的重要知识
点充分展示给学生,特别展示重难点问题,将一些视频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开展案
例分析,可以很好的补充与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点,促使知识学习变得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陈荣.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
风,2022(16)117-119.
[2]刘权.现代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146-147.
[3]冯金露.信息化资源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1(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