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步测试 (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质的两类变化:__物理变化__和__化学变化__。

(1)概念
物理变化:物质只发生颜色、状态等变化,而__没有__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后__有__新的物质产生。

(2)根本区别: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__新物质__。

(3)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__伴随着__物理变化的发生。

2.物质的两类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概念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颜色__、__状态__、气味、__熔点__、__沸点__、硬度、延展性、__导热性__、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只能在物质的__化学变化__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本区别: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__化学变化__才能表现出来。

【夯实基础】
1.[2015·台州]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氢气燃烧 B.菜刀生锈
C.冰雪熔化 D.电解水
2.[2015·绵阳]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C )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3.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B )
A.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
B.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水在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
D.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变为水和二氧化碳
4.当你在复印店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A.固体酒精用作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6.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 )
7.“蜡烛会燃烧,蜡烛在燃烧”,文中指的是蜡烛的( B )
A.前者指化学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B.前者指化学性质,后者指化学变化
C.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性质
D.前者指物理变化,后者指化学变化
8.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能凝固成冰属于化学性质
C.12mL蒸馏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
9.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叙述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__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__;
酒精的化学性质:__酒精易燃烧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__汽化__;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__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

【能力提升】
10.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C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状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B ) A .洗洁精可溶解油污,用于去除油污 B .铁能与氧气反应,用于制造机械
C .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 .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13.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燃料――――――→(1)燃烧燃烧产物――――――――――――→(2)太阳能或生物能燃料,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B ) A .(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 .(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14.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

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此项技术有助于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物理变化
16.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

为了了解维生素C 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mL水,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

这时维生素C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是__化学变化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把滤液加热煮沸5秒至10秒,重复做上述两个实验,发现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以下不会发生分解。

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在常温时__稳定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

17.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什么变化__?
(2)建立假设:__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能是物理变化(或“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能是化学变化”)__。

(3)设计实验方案:在物理变化过程中__没有新物质__生成,所以只要检验木炭、集气瓶中的氧气在燃烧前后是否一样即可。

(4)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①用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后,把红热的木炭用燃烧匙送进集气瓶中。

②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黑色木炭变成白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比较分析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表格内选填“能”或“不能”)
说明了__燃烧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__。

【拓展创新】
18.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你就这两种照明方法,从你所学的知识中,找出两者两个方面的差异:
(1)__电灯照明是物理变化,点燃蜡烛是化学变化__;
(2)__电灯照明时无新物质生成,点燃蜡烛时生成了新物质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