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2.“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体现(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兵家思想 D.儒家思想
3.董仲舒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
下列言论中不符合董仲舒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
C.“无为而无不为”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下列哪项可以反映汉代初年的治国思想()
A.出兵匈奴
B.扫平七国之乱
C.“萧规曹随”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强调“君权神授” B.宣扬“天人合一”
C.实现“大一统” D.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
6.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7.“家”字的字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
“家”字字义的演变反映出()
A. 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B.道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
C. 宗法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理论
9.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0.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古代散文的发展
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
D、明清小说的出现
11.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12.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1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作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4.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1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宋明理学
D.信仰得救;致良知
16.一人生活在明清之际,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 )
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看京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沃尔夫在1935年写道:“(它)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他所指的著作是 (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霍金的《时间简史》
C.哥白尼的《天地运行论》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8.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 )
A.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与“上帝直接对话”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D.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19.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20.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价值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迷信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教禁锢
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当年胡适年轻气盛,为了抬高自己,曾向别人夸耀说,北大是由“三只兔子”(如图)而成名的。
这“三只兔子”的共同点是
北大“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
①反对儒家传统道德②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否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④代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文化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22.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 B.雨果 C.都德 D.司汤达
2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有()。
①核心是实事求是②在批判“左”倾错误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④包含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解放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26.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列节日中与宗法制关系最密切的是A.端午 B.清明 C.七夕 D.元宵
27.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
B.民主科学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8.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
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③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
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30.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二、非选择题。
(共三小题,40分)
31.(20分)民主与科学并行,是社会进步的两个车轮,也是近代思想文化演进的的两大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
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
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自冯国超《世界通史》材料三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
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
……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
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
进化公例,适者生存。
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批判目标,并从理论依据、制度设计、实现途径三方面分析启蒙思想家是如何促进政治变革的?(8分)
(3)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并指出其论证的理论依据。
(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2分)
32.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
……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
“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
……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
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桐乡乌镇召开,让全世界互联网巨头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规律、凝聚共识。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这一媒介和报刊、电视相比有何特点?(2分)概括指出材料二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不得照抄原文)(2分)
(2)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人本身。
”请结合所学知识,就他对科技的态度予以简要评述。
(4分)
33.(12分)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举例说明。
(6分)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3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试题
高二历史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2.D 3.C 4.C 5.C 6.A 7.C 8.C 9.B 10.A 11.B 12.B 13.A 14.B15.C 16.B 17.A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A 25.B 26. B 27.D 28.D
29.C 30. C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20分)(1)万有引力定律(2分)。
近代科学影响: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分)
思想领域影响:成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武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2分)(2)批判目标:专制王权和教会神权。
(2分)
观点:理论依据: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2分)
制度设计:提出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制度构想。
(2分)
实现途径:提出了立宪(改良)、革命(起义)等途径。
(2分)(3)主张: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2分)
理论依据:进化论的思想(2分)
(4)认识:思想解放推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自然科学的进步也进一步带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2分)
32. (8分)
(1) 特点:拥有更高的科技含量;信息传播更及时,速度更快;具有互动性,不易受到控制。
(2分,仼答一点给1分)
积极作用:增进了人们的交往;更加便利地、广泛地获取知识;激发人们自主平等和独立创新意识。
(2分,仼答一点给1分)
(2)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二战中又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战后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分)体现了他对科学革命的深刻认识以及人文主义精神。
(1分) (史实2分,评价2分,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
33.(12分)(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
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振兴中华、振兴国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