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湖北卷)物理卷(全解全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C【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错误;B、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
射形成的,故B 错误;C、我们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故C 正确;D、光发生漫反射时,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线,但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 错误。
故选C。
2.D【解析】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超声波是声波,所以超声波不可以测月亮和地球间距离,故A 错
误;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 错误;C、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故C 错误;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D 正确。
故选D。
4.A【解析】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热风的温度高于烧瓶的温度,会发生热传递,
热量传递给烧瓶内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随之升高而大于外界大气压强,进而使瓶内液面下降,故A 选项符合题意。
5.B【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在2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
受力平衡;即物体在水平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F f=F=2 N;当木块在3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于摩擦力保持不变,故合力应是3 N–2 N=1 N,由于合力不为零,则木块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所以,木块将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6.D【解析】A、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因为锤头具有惯性,
故A 错误;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 错误;C、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
物理第1 页(共6 页)
物理 第 2 页(共 6 页)
F 甲
乙
乙
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故 C 错误;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自身质量,从而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故 D 正确。
故选 D 。
@网
7. A 【解析】A 、甲容器为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F 甲 = G 液 ,乙容器上宽下
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即 F 乙 < G 液,所以,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大于乙图
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即
F > F ,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p = 可知,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 甲
乙
S
强 p 甲>p 乙,故 A 正确。
B 、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故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 即V > V ,因为质量相同,根据 ρ =
m
,所以 ρ >ρ ,故 B 错误;CD 、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
乙
甲
V
甲 乙
F 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 F 甲=F 乙,由 p = S
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故 CD 错误;故选 A 。
得,容
8. D 【解析】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 :ρ
m 甲
2g =
= =2 g/cm 3,乙物体的密度:ρ m 乙 1g = = = V 1 cm 3
V 2 cm 3
0.5 g/cm 3,因为 ρ 甲>ρ 水,所以甲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入水底;因为 ρ 乙<ρ 水,所以乙物体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
9. B 【解析】由题意可知,只有开关 S 1、S 2 都闭合后,电机才开始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一个开关不
能单独控制电机,两开关是串联的,两开关、电机与电源组成串联电路,由图示电路图可知,B 正确; 故选 B 。
11. C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R ′的阻值随气体酒精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电流表示数较大时,则由欧姆
定律 I =
U
知道,说明此时电路中的电阻较小;即说明此时 R ′阻值较小,所测气体的酒精浓度较大,
R
故只有 C 符合题意,故选 C 。
12. D 【解析】A .由电路图知道,R 0 与R 1 串联,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象知道,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I =0.2 A ,此时R 1的电功率是P 1=2 W ,由P =I 2R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
甲
物理 第 3 页(共 6 页)
1 0
P 0
值是: R 1 = I 2 = 2W
(0.2 A )2
= 50 Ω ,故A 正确;BC 、由图象知道,当电路中的电流I ′=0.4 A 时,R 1 的电功率
P ' 3.2 W P 1′=3.2 W ,此时R 1 接入电路的电阻是:R 1 =
1
= = 20 Ω ,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 (I ')2 (0.4 A )2
之和,所以,由欧姆定律知道,电源的电压是:U = I (' R 0 + R ')= 0.4 A
⨯(R + 20 Ω)
,当电路中的电流I =0.2
A 时,电源的电压:U = (I R 0 + R 1)= 0.2 A ⨯(R 0 + 50 Ω)即0.4A×(R 0 +20 Ω)=0.2 A×(R 0+50 Ω),由此解得,R 0=10 Ω,电源的电压是:U = (
I R 0 + R 1)= 0.2 A ⨯(10 Ω + 50 Ω)= 12 V ,故BC 正确;D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 时,电路为R 0 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且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
I =
U
= 12 V =1.2 A ,即R 的最大功率是:P = I 2 R =(1.2 A )2 ⨯10 Ω =14.4 W ,故D 错误,符合
R 0 10 Ω 大 0
题意,故选D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共 34 分)
15.(每空 1 分)(1)受热均匀 慢 (2)秒表 (3)固液共存
【解析】(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上升较慢, 便于记录实验温度,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 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
缺少秒表。
&网
(3) 由图可知由图象知,该物质从第 5 min 开始熔化,到第 8 min 时,还没有完全熔化完,此时物质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大
物理 第 4 页(共 6 页)
16.(每空 1 分)(1)右 (2)便于测量力臂 (3)3 (4)C
【解析】(1)由图 1 知道,杠杆左端下沉,所以,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则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所以,图 3 实验设计较好,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 3 ) 设 OA =4L , 则 拉 力 的 力 臂 是 : L 1=2L , 故 A 处 3 个 钩 码 的 重 力 是
G = m g = 3⨯ 50⨯10-3 kg ⨯10 N/kg = 1.5 N ,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OA ⋅G = L ⋅ F ,即
A
A
4L ⨯ 1 . 5 N = F 1 ⨯
2
L ,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 1=3 N ; A 1 1
(4)在使用筷子、镊子时,都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费力杠杆;天平是典型的等臂杠杆, 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在使用开瓶盖的起子时,是为了省力,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所以它是省力杠杆,综上所述,只有 C 符合题意,故选 C 。
17.(每空 1 分)(1)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 (2)控制两次实验的电流大小不变 线圈匝数 (3)电
流方向和绕线方式
18.(每空 1 分)(1)如图所示 (2)D (3)右 0.6 (4)10 0.4
【解析】(1)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 ,因此量程选小量程,实物电路
物理 第 5 页(共 6 页)
= P
图如图所示:
19.(1)热胀冷缩 (2)40 Ω (3)87.5% (4)用电高峰期,由于干路电流增大,则导线的分压增大,
使得用电器的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在电阻一定时,其实际功率也将低于额定功率,所以加热时间会增加
【解析】(1)双金属片是利用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 分)
(2)由图甲可知,当 S 接 A 时,电路中只有 R 1 工作,此时 R 1 两端电压最大,其消耗的功率最大,电
U
2
水壶处于加热状态,加热电阻 R 1 的阻值: R 1 加热 (220 V )2
= 1 210 Ω
= 40 Ω ;(2 分) (3)水的质量为:m=ρV =1.0×10 3 kg/m 3×1×10 -3 m 3=1 kg ,(1 分)#网
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cm △t =4.2×10 3 J/(kg ·℃)×1 kg× (100 ℃–25 ℃)=3.15×105 J ,(1 分)
这次烧水中消耗的电能:W =
300 r
3 000 r/ (kW ⋅h )
= 0.1 kW ⋅h = 3.6⨯105 J ,(1 分)
η=Q =3.15⨯105 J
=
此过程中电水壶的加热效率:W 3.6⨯105 J 87.5% ;(1 分)
物理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