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合璧,威力无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合璧,威力无限
发布时间:2022-06-28T01:40:58.85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4期作者:王静[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读写结合,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
王静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第三初级中学262737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读写结合,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拓展阅读,增强语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是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语文课本是个“例子”,它为我们确定了一个视角,我们可以它为圆心向外发散不断拓展我们的知识面。
1.同作者拓展阅读。
学习一篇课文后,对于本文的作者,学生已有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产生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的愿望,这时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拓展阅读该作家的其他作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主题拓展阅读。
教师在讲读某一主题的文章后,就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本单元的主题文章,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爆发。
3.同体裁拓展阅读。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文体,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阅读教学时,可适当拓展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4.同知识点拓展。
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同学科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
学生读的多了,接触的好文章就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语句就多了,写起来便得心应手。
而且读的越多,就越加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还可以锦上添花,把意思表达得更圆满、更生动。
这也是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勤抄强记,积累素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督促学生有效地读书,我们布置了做读书卡片的任务,并指导学生多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从摘录有关的好词佳句、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摘录式到概括文章内容观点的提要式;从旁征博
引、引伸阐发的心得式到记下标题出处的索引式,同学们都很好地对自己阅读的文章进行了归纳总结。
为帮助学生建立更清晰明了的读书卡片,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例如,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为检测学生的阅读质量,我们会隔周在班级内部开展读书交流会。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汇报自己读书心得,向其他同学推荐好的阅读读物。
对于那些阅读广泛、收益颇丰的同学,老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我们还会每半学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评,为那些平时读书多、积累多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同时获奖者可自由挑选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名著作品。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作品加深理解,获得感悟、启迪,提高阅读和欣赏水平。
三、常写多练,随笔写作显身手
教育家叶圣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反复要求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
由此可见,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而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练笔方式就是随笔,这种文体不拘形式,不受时空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很受学生欢迎。
我们规定学生不仅要写课堂随笔,还要写生活随笔。
所谓课堂随笔,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布置,可以是某个课后片断练习,也可以是诗歌改写,还可以是课文某个点的拓展,总之是与文本紧密结合的。
而生活随笔内容就宽泛多了,学生可以在随笔中抒写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字数不限,可长可短,可一句话,也可长篇大论。
然而,随笔写作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语文教师及时有效地对随笔进行指导反馈。
在批阅中我们坚持鼓励性原则,有时从整体内容出发,有时从内容的某个侧面出发,有时从一个细节、一个警醒之语、一个恰当的用词出发……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加以引导鼓励。
这种鼓励不仅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肯定,更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期待教师的评价与肯定而爱上随笔,爱上写作。
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大多同学的随笔不仅言之有物,表达准确流畅,而且不少同学的随笔内容集中展现了他们各自关注的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写作特色。
四、读写合体,随笔成集
哈佛教学多用案例,其实每一件好的作品本身就是教会学生写作的最好案例。
为立足学生现有的写作成果,实现榜样引领和激励的最大收益,帮助学生在肯定和展示中获得成就感,明确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
我们组织学生将其随笔进行结集印刷。
我们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本着居住地区就近的原则,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6—7个小组。
每组从组员的课堂随笔和生活随笔中选取优质作品各15篇。
为文集命名,力求新颖而富有个性和寓意;为文集作序,内容不加限制,但要与写作有关;设计有风格的目录;印刷可黑白也可彩印。
随笔集印刷后,班内、级部内进行交流,交流后大家推选出优秀文集参加校评,选出优者供大家观摩。
我们的文集虽然没有精美的装帧,大多也是黑白打印,然而里面包含的却是大家对生活的挚爱,对写作的热忱;张扬着我们写作的快乐!同时,能在不同范围内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文字得到大家的肯定,那份成就感将极大地激励每个同学以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来,收获更多的喜悦和成功。
真正让学生做到激情不减,欲罢不能。
对学生而言,苦于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化写作文的消极态度变积极态度,就离不开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舞好两柄“利剑”,相信就能“双剑合璧,威力剧增”,那么当前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一定会得到改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