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二章 三角形-京改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二章三角形-京改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下面是一位美术爱好者利用网格图设计的几个英文字母的图形,你认为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已知两个锐角
B.已知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
C.已知两条直角
边 D.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
3、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和DA的中点,连接EF.FG.GH和HE.若EH=3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 EF
B.AB=2 EF
C.AB=3EF
D.AB= EF
4、如图,中,,点在边上,连接,现将
沿着对折,得到,与交于点,若,,则
的长为()
A.3.8
B.
C.4
D.
5、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连接 AD,点E在AD上,过点E作EM⊥AB,EN⊥AC,垂足分别为M,N。
下面四个结论:①如果AD⊥BC,那么EM=EN;②如果
EM=EN,那么∠BAD=∠CAD;③如果EM=EN,那么AM=AN;④如果EM=EN,那么∠AEM=∠AEN.其中正确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 cm,cm,cm
C.1cm,2cm,cm
D.2cm,3cm,4cm
7、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1+2x,8,则x的取值范围是()
A.2<x<5
B.3<x<8
C.4<x<7
D.5<x<9
8、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55°和65°,下列四个角中,不可能是这个三角形外角的是
()
A.115°
B.120°
C.125°
D.13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一张相纸冲洗出来的10张1寸相片是全等形;②我国国旗上的4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形;③所有的正方形是全等形;④全等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所示,AE切⊙D于点E,AC=CD=DB=10,则线段AE的长为()
A.10
B.15
C.10
D.20
11、如图,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连接、、、、,若
,则()
A. B. C. D.
12、如图,王大伯家屋后有一块长12m,宽8m的矩形空地,他在以长边BC为直径的半圆内种菜,他家养的一只羊平时拴在A处的一棵树上,为了不让羊吃到菜,拴羊的绳长可以选用()
A.9m
B.7m
C.5m
D.3m
13、△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O点,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S△CAO等于()
A.1︰1︰1
B.1︰2︰3
C.2︰3︰4
D.3︰4︰5
14、在△ABC中,∠C=90°,BC=5,AB=13,则sinA的值是()
A. B. C. D.
15、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
16、如图,在△ABC中,∠A=64°,∠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则∠
A1=________;∠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 n﹣1BC与∠A n﹣1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 n,要使∠A n的度数为整数,则n的值最大为________.
17、在⊙O中,若弧AB等于2倍的弧AC,则AB________ 2AC.
18、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6,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
19、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这是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1).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内、外都是正方形的美丽图案.在弦图中(如图2),已知点O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的中点,对角线BD分别交AH,CF于点P、Q.在正方形
EFGH的EH、FG两边上分别取点M,N,且MN经过点O,若MH=3ME,BD=2MN=4 .则△APD的面积为________.
20、如图所示,在中,分别是边上的点,且
,则________.
21、如图1,边长为a的正方形发生形变后成为边长为a的菱形,如果这个菱形的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h,我们把的值叫做这个菱形的“形变度”。
例如,当形变后的菱形是如图2形状(被对角线BD分成2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菱形的“形变度”为,如图3,正方形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形变后成为菱形,△AEF(A、E.F是格点)同时形变为△A′E′F′,若这个菱形的“形变度”,则________.
22、如图,在△ABC中,AB=AC=5,BC=6,将△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B′C.若点A′恰好落在BC的延长线上,则点B′到BA′的距离为________.
23、如图,AB是⊙O的弦,⊙O的半径OC⊥AB于点D,若AB=6cm,OD=4cm,则⊙O的半径为________cm.
2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cm,D、E分别是为AB、AC上的点,将四边形DBCE 沿直线DE折叠,点B、C分别落在B′、C′处,且都在△ABC的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
25、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O点作DE∥BC,分别交AB、AC 于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
26、如图,在△ABC中,AD⊥BC,AE平分∠BAC,若∠B=24°,∠C=44°.求:∠DAE的度数.
27、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D.
28、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P点到达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
(3)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9、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点,延长DC、AB相交于点E.若BC=BE.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30、如图,小颖和她的同学荡秋千,秋千AB在静止位置时,下端B离地面0.6m,荡秋千到AB的位置时,下端B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EB等于2.4m,距地面1.4m,求秋千AB的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B
2、A
3、D
4、D
5、D
6、C
7、A
8、D
9、C
10、C
11、D
12、D
13、C
14、A
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
27、
29、。